仰光大金塔

仰光大金塔以其悠久的曆史、磅礴的氣勢、莊嚴神聖的形象聞名於世,已成為東南亞佛教國家——緬甸的象征。每年都吸引著無數虔誠的佛教徒和各國旅遊者慕名而至。

挺拔雄偉的大金塔坐落在仰光市西北角勃固山脈末端的丁固達拉山岡之上,距仰光碼頭3公裏。凡是瞻仰過大金塔風姿的人,無不為其金碧輝煌的外觀、娓娓動聽的風鈴聲、龐大多姿的建築群而感到驚歎不已。

高度近100米的大金塔基部周長為433米。四周有15-60米寬的塔壇。塔壇上有68座小塔簇圍著大塔。大小塔身均遍貼金箔。塔基四周還有傘形花塔44個、穴亭82座以及大小佛殿鱗次櫛比;眾多的石傘、旗幡柱、星相柱等相插其間,形成一個龐大的多姿多彩的佛教建築群。它們與主體大塔渾然一體,更增添了肅穆、莊重的氣氛。而那些佛廊、佛殿、佛亭上裝飾的精美的浮雕、繪畫,那些形態各異的佛像、神怪異獸像,則代表著緬甸雕塑、繪畫藝術的曆史最高水平,顯示了宗教藝術的魅力。

緬甸人稱大金塔為“瑞德宮”塔。其中“瑞”是“金”之意。“德宮”是仰光舊稱“大光”的同音譯名。瑞德宮塔與蒲甘等地的一些古佛塔形狀不同。它外表挺拔尖矗,是最有代表性的近代型緬甸佛塔。與近代眾多的緬甸佛塔一樣,它自下而上主要可分成:塔基座、倒鍾、箍環、蓮花座、果核、頂傘6個部分。從塔基座到果核部分遍貼金箔,僅果核部分就用了30克重30厘米周長的方形金箔8688張。全塔身上的金箔總共有7噸重。從果核到頂傘這部分鑲嵌著價值連城的7000多顆鑽石,以及紅、藍寶石等稀世珍寶。大金塔的四方建有四個門殿,各由四條佛廊通往山岡下與市區的大路相連。為了方便人們攀登,現在已在東、西、南三方裝了電梯,北邊的佛廊附近則修了鐵道以便運輸。

這一具有代表性的瑞德宮塔又是緬甸最古老的佛塔。據說是2500年前佛陀在世之時便已建立。經曆代不斷修繕改建才形成今天這般形狀與規模。

關於此塔曾有過不少傳說。較為一致的說法是根據大金塔下的石碑上的文字記載而來。據碑文記載,很古以前的仰光地方稱歐格拉巴城,由天帝釋之子歐格拉巴管轄。該地有經營大米貿易的兄弟二人。一次,他們運大米去印度時見到了佛陀,求得八根佛發返回。按佛陀指示,佛發要與原先埋在丁固達拉山岡下的另外三佛舍利一起埋藏。那三佛舍利係指先於釋迦牟尼成佛的拘留孫佛的法杖,拘那含佛的濾水器,迦葉佛的袈裟。兄弟倆在歐格拉巴王和天帝釋及眾神的幫助下,找到了三佛舍利。將八根佛發用該地井水洗滌後,盛於紅寶石盒中與三佛舍利同埋一處,上建佛塔以供瞻拜。故大金塔又有“四佛舍利塔”之稱,其源出於此。至今,大金塔北佛廊一端右側的佛殿內還留有一口水井,名曰: “佛發洗滌井”。這些傳說與記載使大金塔幾千年來香火不絕,久負盛名。

又傳,此塔一直由帝釋之子歐格拉巴王及其十二代子孫護衛。其後雖有卑謬的杜得榜王及蒲甘的阿奴律陀王派兵來大光,企圖迎取佛發舍利,都未能成功。

大金塔的變化反映了緬甸民族、國家的發展史。它保存著曆代傳留的無數珍貴文物與古跡,可以稱得上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活的露天博物館。佛塔,不同於一般古跡文物,總難免遭際天災人禍。尤其是大地震之後,需要不斷修繕維護,否則就要衰敗以致銷聲匿跡。而瑞德宮塔初建時僅19米高,方圓僅16米左右。發展成為今天緬甸最高大宏偉並擁有龐大建築群的佛教聖地,是緬甸人民心血的結晶。

1450年自古王勃尼亞金道曾重修此塔增高至92米。1452年登基的孟族女王信蘇布與其婿達摩悉堤王一起對大金塔作了一次大修整。平整了山岡土地,塔基砌石塊,四周建佛亭。遍植椰樹並築了圍牆。鑄獻了一口據說是200多噸重的銅鍾。女王病危時,移病榻於窗前目視大金塔而終,可見其對以大金塔為象征的佛教的虔誠。在大金塔的修建史上,信蘇布女王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17世紀時在東佛廊處出土了三塊石碑,上麵用巴利、孟、緬三種文字詳細記載了信蘇布女王及達摩悉堤王共同整修大金塔的過程。這三塊石碑是有關大金塔可靠的最早史料。遺憾的是那口大銅鍾已不知去向。據說是被葡萄牙人鄂信加運走去鑄大炮了。但在運送過程中船翻鍾沉,從此失蹤。

1492年登位的自古王勃尼亞揚在大塔四周增建了與他年齡相同數目的小塔48座。自此,始有小塔群出現。

16世紀東籲王朝的瑞體、勃因瑙兩王一直很重視發展南部勢力,都曾為大金塔作過大修繕。並為之貼金、升傘,還捐獻王冠以示對大金塔的崇敬。

1581年阿瓦王朝的南達勃因王開始在塔基部建金、銀傘形花塔。其後的阿瑙潑龍王每兩年向大金塔獻兩頂金銀傘形花塔。1612年他還親臨大光,為塔貼金,獻上嵌有2000顆紅寶石的頂傘。

貢榜王朝的吳昂擇亞王於1753年來大光,改大光名為仰光。重修大金塔,增建大佛亭。1774年辛漂信王親自護送因地震損壞後在阿瓦修複的頂傘回仰光,為之貼金、升傘。1777年信古王在塔基塔壇四方建佛殿,並鑄了四尊五合金佛像;又於1778年鑄造一口25.6噸的銅鍾置於大金塔西北麵。第一次英緬戰爭中,英軍曾在1824年企圖劫走該鍾,但在裝船時墜入河中。英國人未能打撈上來。次年由緬甸人民打撈出後仍放回原處。這一口不屈服於侵略者的銅鍾為大金塔增添了愛國主義的光彩。至今傳為佳話。

1871年敏東王為大金塔重修了寶傘,這就是今日大金塔頂上的寶傘。其模型至今一直陳列在大金塔東塔壇處。

第二次英緬戰爭開始以後的80年中,英國人占領了大金塔。他們關閉西門修建堡壘並駐紮了軍隊,使大金塔蒙受恥辱。聖潔之地被玷汙,大大傷害了緬甸人民的感情。經多年不息的鬥爭,英國人終於在1929年底交還。緬甸人民還曾舉行盛會慶祝。但次年西門不幸失火,佛廊佛殿均付之一炬。今日所見,係大火後民眾集資重建的。

大金塔的文物中還永久地保留了殖民統治時期緬甸人民反帝鬥爭的部分史實。大金塔下的一塊石碑中記載:1920年仰光大學11名學生為了反對英國統治者的“大學法”曾聚集於大金塔下表示決心。

大金塔是緬甸民族發展的曆史見證,也是各族人民團結愛國的象征。大金塔的許多文物是多少世紀以來緬甸各族人民共同積累的文化遺產。

1970年,大金塔頂傘因地震歪斜。大金塔管理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將懸掛於頂傘上的1480多隻風格各異、工藝精美的金質、銀質、銅質及合金的風鈴摘下修理擦洗。以後又卸下了金塔第一層箍環部分的6000餘片銅瓦。緬甸文化部考古局組織了專家對風鈴及銅瓦上的文字進行了研究,發現它們是由1771-1956年期間各朝代、各族、各階層人民布施的,其中有僧侶、皇族、官吏,也有平民百姓及集團。經研究得知:1768年大地震時,大金塔果核以上部分全部墜落。當時,辛漂信王以本身體重的純金78.8公斤製成金箔為塔貼金。頂傘用一層鐵一層銅嵌以九寶製成,共重445公斤。上掛300餘隻金、銀、合金的風鈴。風鈴共重330公斤。辛漂信王從阿瓦親臨仰光,在城西北處建宮居住。將新頂傘置於五層頂的亭中,舉行盛典,允許百姓捐贈風鈴。

在幾百年漫長的歲月中,隻要頂傘上掉下一隻風鈴,就會有人重新修複,甚至加重後再掛上。而懸掛捐贈風鈴的機會也很難得,隻有在修繕佛塔時才有可能。由此可見,從1771年最早的300餘隻風鈴增加到如今1000餘隻,其中凝聚了多少緬甸人民的心血。從在這些風鈴上署名的捐贈人來看,他們來自各個不同地區、各民族的不同階層。這為研究當時的緬甸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麵情況提供了曆史資料。這千百隻風鈴在風風雨雨中不停地搖曳了幾個世紀,合奏著一支唱不完的各族人民團結之歌,表達了千千萬萬個善良虔誠的人們的心願。尤其令人感興趣的是記載為1819年12月22日捐贈的8隻風鈴中有一隻是署名為中國商人何恒(音澤)的。它記錄了當時中國雲南的佛教徒曾跋山涉水千裏迢迢到仰光朝聖的史實,反映了中緬人民文化交流的情況。

大金塔塔壇上第14、15、16號石碑上還鐫刻了印度文及中文,記載了1881年前後,從印度、中國曾大量向緬甸移民的情況。

佛教徒認為,每做一件功德善事之後,隻要撞擊銅鍾便可將功德分與大眾同享。所以,緬甸佛塔四周常伴有銅鍾。大金塔塔壇四周的29座口徑不同、風格相異的銅鍾中,除9座是曆代帝王捐獻的外,其餘20座均係曆代各族人民所捐獻。

大金塔的風鈴、銅瓦、銅鍾及石碑上,幾乎都刻有文字。這些珍貴的文物史料是研究緬甸曆代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史的可靠依據。隨著緬甸考古事業的發展,人們將會對大金塔有更多的發現。

今日之大金塔,由一個專門管理委員會負責募捐修繕:維修資金全部靠募捐所得。每3-5年為大金塔貼金、整修一次。在緬甸人民的悉心愛護下,大金塔仍在繼續譜寫著新的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