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波斯帝國一代君主一一大流士一世

伊朗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國之一。早在距今2500多年前它便建立了聞名於世的波斯帝國。該帝國幅員遼闊,橫跨當今的亞非歐三洲,顯赫一時;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古波斯帝國在希臘文中稱為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550-前330年),其波斯文名稱取自一位名叫哈豪曼內希的波斯王公,稱哈豪曼內希王朝。該王朝的創建者是居魯士大帝,但是全盛期當推大流士一世統治時期。大流士亦屬哈豪曼內希王室,但非嫡係。其父維希塔斯普在居魯士大帝統治時曾任帕提亞行省的省督。

居魯士大帝駕崩後,波斯帝國內部紛爭迭起。當時居魯士大帝之子岡比西斯殺了自己的兄弟巴爾第亞而登基,正當他在北非埃及等地進行征伐時,忽聞本土起亂。原來在波斯帝國本土的一位名叫高墨達的術士,憑借自己長相酷似被岡比西斯所殺的巴爾第亞,乘岡比西斯不在波斯本土之機,宣稱巴爾第亞沒有死;他在自己兄弟的支持下於公元前522年發動政變,登上王位。身在埃及的波斯帝國國王岡比西斯聞訊後急匆匆地返回本土討伐,不幸中途暴卒。高墨達在波斯帝國本土稱帝統治了7個月。最後由七位有名望的王公(大流士係其中之一)聯合起來討伐高墨達,殺死了高墨達及其兄弟。事後這些王公們一致推大流士為王。大流士上台的情景傳說不一。據著名的古希臘曆史學家希羅多德說: “當時伊朗的七位領導人相約於太陽升起之前統一前往某一指定的地點。在抵達之後,七人中的任何一位的乘馬在朝陽升起時首先嘶鳴,便立該乘騎者為王。據說大流士便是如此被擁立為王的。”

大流士一世接位時,波斯帝國形勢嚴峻。由於高墨達政變後,全國混亂不堪,麵臨的情況是全國各地叛亂起義迭起。各地王公均自稱是帝國的合法繼承者而要求獨立,自立為王。例如當時在巴比倫、帕爾斯、米底亞、亞述、埃及和亞美尼亞等地均有起義發生。據說大流士一世先後進行了19次戰鬥,捕擒了9位地方君主,統一了國家,並且進一步擴張了波斯帝國的疆域。例如當時在非洲,埃及、利比亞以及非洲的北部和東部都已臣服於波斯帝國。為此大流士一世任命了一位省督。隨後大流士又聞悉此省督欲搞獨立自治,並已發行了鑄有省督本人頭像的錢幣,以示抗衡。大流士一世於公元前517年去往埃及平息了該行省的起義,嚴懲鎮壓埃及人民的由他任命的伊朗籍省督,撤了他的職;對埃及人民持安撫政策。埃及雖早在岡比西斯統治時便已臣服,但它是曆史悠久的世界文明中心之一,自視與波斯帝國和希臘是平起平坐的,故不甘心於波斯帝國的占領。而希臘也一再挑唆鼓動埃及舉事起義。正因為如此,大流士一世對埃及采取了一係列的安撫政策。他尊重埃及人的宗教信仰,下令修建寺廟;安排人民的生活,改善水利灌溉設施,推廣開鑿坎兒井等。由於大流士一世的貢獻巨大,埃及人把他稱為埃及的法老(古埃及國王的稱呼)。他還在埃及修築了許多道路,下令在尼羅河與紅海間挖通並與地中海相連接上,以使船隻由地中海可直通印度和伊朗。大流士一世在此海道工程完工時,用兩種楔形文字鐫刻在碑石上以示紀念。此碑石至今尚存。在教育方麵,他重新開辦了關閉已久的埃及醫學院校。

大流士自埃及返回後,把注意力集中到東麵,出兵印度,征服了旁遮普和信德等地區。然後又轉而去對付波斯帝國以北的老對手——塞族人(希臘人稱之為斯基泰人)。塞族人自波斯帝國之前的米底亞時代起,便一直在騷擾波斯帝國本土。由於大流士的討伐,塞族人被迫逃亡。大流士一世一直追至多瑙河畔。當時大流士怕戰線拉得太長,軍需補給有困難,故止步。塞族人對波斯帝國的威脅和騷擾被阻止住。

希臘人煽動業已臣服於波斯帝國的一些小亞細亞的城邦舉行起義,甚至焚毀了薩狄斯名城,大流士一世聞訊後停止追擊斯基泰人而出兵希臘。在希臘的馬拉鬆平原上雙方展開激戰,這便是著名的“馬拉鬆戰役”。在這次戰役中,希臘的雅典人獲勝。馬拉鬆一戰波斯帝國軍隊損失慘重。波斯帝國之所以失敗主要是由於大流士一世沒有正確估計敵方實力。但是他從自己的失敗中總結教訓,覺得除了要提高波斯帝國軍隊的射擊技術外,還要增強肉搏白刃戰的本領。波斯帝國軍隊重整旗鼓,等待時機以圖再度出征希臘。正在此時,大流士一世駕崩。

大流士一世執政期是波斯帝國的全盛時期,疆域也最為遼闊——東起印度,西抵亞得裏亞海、地中海沿岸和北非,北迄廣袤的俄羅斯草原,南達阿拉伯半島;幾乎把所有西亞和中亞民族以及埃及和阿比西尼亞族均置於波斯帝國的控製之下。

波斯帝國是一個由眾多民族聯合組成的國家。它包括了一些希臘屬同、埃及、呂底亞、小亞細亞、兩河流域的巴比倫、古敘利亞和巴勒斯坦等國家。大流士一世把整個帝國劃分為23個行省,即曆史上習稱的薩圖拉皮亞(希臘語根據古波斯語轉化的發音)。而每個薩圖拉皮亞的統治者則稱薩圖拉普(即各行省的省督)。每個民族在各自的地方行政長官的領導下有相對的自由和獨立權。

大流士一世在統治波斯帝國時改進和健全了武裝部隊的編製,設立了軍區。他創建了一支擁有10000名射手和騎兵的部隊。

由於大流士一世實行中央集權統治,要求全國各行省均得與首都相通,各級行政機構需協調一致,上情下達,互通有無。為此,交通聯絡實是有效統治的一種重要手段。大流士一世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能經常以最快的速度來和各行省進行聯係,建立了快速郵遞,修築了驛道,其中最長的一條是從波斯帝國的中心蘇薩一直通到愛琴海邊的“禦道”,全長2500公裏。驛道上每隔一定距離便建一驛站。各驛站均備有傳遞者和快馬值勤。隻要傳遞信一到,此驛站的傳遞者即可馬上出發星夜兼程。據說緊急文件從愛琴海邊到波斯帝國王宮隻需3天,而在平時一般傳遞則需90天的時間才能送到。無怪當時人們傳誦道: “波斯王遠住巴比倫,愛琴海鮮魚送上門。”這種驛道的建立除了能使交通運輸暢通之外,而且也有軍事、經濟和文化上的意義。

此外,在大流士當政時,波斯帝國統治者還把尼羅河與紅海相挖通,溝通了自地中海到紅海的海道。當然,此工程古埃及早在公元前609年便已開始進行了,隻是到了大流士一世時才得以完成。

波斯帝國在大流士一世當政時統一了全國的貨幣,規定了鑄幣製度,即中央政府有權鑄金幣,地方諸行省有權鑄銀幣,而各城邦隻能鑄銅幣。當時鑄成的金幣——“大流克”以其成色足、分量準而享譽於世。統一幣製對於中央控製全國經濟以及各地的貿易發展均是有益的。此外,大流士一世還整頓了國家的稅收製度,以前各地無固定的稅製,他給各行省規定了貢獻額,各行省要定期以貨幣或實物來納稅。

大流士一世當政後,他憑借了伊朗人尚武的傳統、對外族文化藝術的敏感以及對外族的科學技術方麵知識的運用,在許多方麵取得了成功。他在政治上和經濟上所顯示出的才能與其先驅居魯士大帝在軍事上所表現出的才能是同樣偉大的。大流士一世善於處理與被征服民族之間的關係,常取安撫政策。許多曆史學家認為在岡比西斯之後要不是由大流±一世即位的話,那麽波斯帝國很可能出現危機,也不可能會有如此遼闊的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