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稱帝

唐代神龍元年(705)一月,武則天病重,秋官侍郎、同平章事張柬之,天官侍郎、同平章事崔玄暐,中台禦史敬暉,司刑少卿桓彥範,相王府司馬袁恕己,五人合謀,誅滅張易之、張昌宗兄弟,推翻了武則天的統治。武則天傳位給太子李顯,是為中宗。但武則天所留下的皇位繼承問題還沒有解決。武則天在位時,兒子、侄子、女兒都想做皇帝,雖然現在中宗即位,這些人及他們的依附勢力,沒有不窺測皇位的。因此,在武則天被推翻以後,太子李重俊謀誅韋後未遂,韋後殺死中宗,玄宗殺了韋後而擁立睿宗,睿宗以聖庶抗嫡的名義換玄宗為太子,譙王李重福洛陽謀亂未遂,睿宗禪位玄宗,玄宗誅殺太平公主而移睿宗於百福殿。在短短的八年半時間內,先後發生了七次宮廷事變。在這七次宮廷事變中,有四次與玄宗有關,亦可見這位人物在當時的地位和作用。

唐玄宗,名隆基,生於垂拱元年(685),是睿宗第三子,史書稱他“性英武,善騎射,通音律、曆象之學”。始封為儲王,後為臨淄王,曾兼衛尉少卿、潞州別駕。

景雲元年(710)六月,唐中宗韋後鴆殺中宗,韋後與太平公主(武則天之女)等合謀,冊立十六歲的李重茂為帝,韋後臨朝攝政。為實現專權的目的,韋氏宗親勾結宗楚客等,欲仿照武則天故事,改朝換代。這樣便與原來的同謀者太平公主和唐室宗親,尤其是中宗的弟弟李旦發生衝突,韋後與自己的女兒安樂公主相謀,準備除掉他們。

韋後殺掉中宗之後,恐李姓諸王生變,將在外的諸王大多召回京師,李隆基也在此行列。失去實權的李隆基,不甘任人宰割,“陰聚才勇之士”,準備待機行動。韋後與太平公主失和,李隆基早已偵知,乃與太平公主之子薛崇簡等相謀,實際上是想取得當時頗有勢力的太平公主及其死黨的支持。就在此時,韋後等謀害李隆基的父親李旦的謀劃已定,兵部侍郞崔日用派人告密。為了不至於被政敵消滅,也為了使政敵措手不及,李隆基決定馬上發動政變。這樣大的事情,按常理應該通知其父李旦和太平公主。李隆基以“事成福歸於王(其父),不成以身死之,不以累王”為名,率所聯絡的羽林軍所轄的“萬騎”,攻入長安宮的玄武門,殺韋後、安樂公主、上官婉兒等,滅其黨羽,廢李重茂,擁立其父李旦為帝,是為睿宗。李隆基發動政變,能夠在一夜成功,這在很大程度上因為有太平公主的支持。

太平公主沉敏多權略,武則天認為她最像自己,也最愛她,使她很早就參與政事的謀議。在唐中宗複辟時立有大功,故在中宗之世,是非常有權的人物。這次與李隆基共誅韋後,擁立睿宗,可謂功高權大。

睿宗即位,議立太子。長子李成器是嫡生,李隆基是有大功的,究竟立誰,睿宗自己也猶豫不決。李成器在權衡利弊之後,自知李隆基握有實權,又有文武大臣阿附,難以與之抗衡,便以“時平則先嫡長,國難則歸有功”為名,“涕泣固讓”。李隆基本有此意,但不能表示出來,所以“抗表固讓”。然大臣多言,成器固讓,隆基終於得到太子的位置。

睿宗在武則天時曾為皇嗣,但形同囚犯,自己正妃劉氏、德妃竇氏(玄宗母)被人誣告詛咒武則天,而被武則天殺死,也不敢申辯半句。爾後又被幽閉宮中十餘年。中宗複位,他仍遭猜疑。可謂是一直生活在惶惶不安之中。正因為如此,他非常怕事,又缺乏主見。即位後,凡宰相奏事,他常先問:“嚐與太平議否?”再問:“與三郎議否?”然後才作出決斷。軍政大權實際上操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手中。二雄不並立,這兩位握有實權的人物,自然會產生矛盾,相互衝突也是不可避免的。

本來太平公主在立太子問題上,認為李隆基年輕,容易控製,所以非但沒有反對,還支持他。不想這位青年“英斷多藝”,凡事自有主見,很難控製。於是有些後悔,想重新找一位黯弱者立之,以便於她控製。欲立新太子,必先除去李隆基,所以太平公主派人散布流言雲:“太子非長,不當立。”並派遣耳目,覘伺李隆基的一舉一動,纖介必奏之睿宗。睿宗因為“朝廷皆傾心東宮”,威脅自己的地位,有意廢去李隆基。李隆基的地位岌岌可危,心不自安。

李隆基兩麵受敵,按常情和當時的道德規範,太平公主是李隆基的姑姑,而且是害李隆基的主謀,李隆基應該想方設法除去太平公主的威脅,這是必然的。睿宗是李隆基的父親,又是當今皇帝,即使有廢己之心,也不該有所非議的。然而,太平公主欲害李隆基,必須依靠睿宗,沒有睿宗的認可,太平公主是不可能廢掉李隆基的,故決定李隆基命運的關鍵還是在睿宗。

李隆基在權衡利弊之後,便悄悄地行動起來。他先讓術者向睿宗說“五日中當有急兵入宮”,以使怕事的睿宗難以處置。然後讓張說、姚崇對睿宗說:“此必讒人欲離間東宮。願陛下使太子監國,則流言自息矣。”連嚇帶哄,使睿宗命太子監國。李隆基借此得到更多的權力,以期得到與太平公主抗衡的實力。當太平公主得知姚崇、宋璟參與此謀,責備李隆基時,李隆基因實力尚不如,便順從太平公主之意,奏他們“離間姑、兄,請從極法”。將二人貶官在外,進而安撫了太平公主,使她放鬆警惕,而暗中發展勢力。這是李隆基第一次成功地使用聲東擊西之計的腳踏實地,以不然為必然爭而勝之的手法。

太平公主見李隆基忍讓,便大肆援引心腹充當宰相,力爭在多名宰相中占有多數,以便掌握政事。而李隆基卻不動聲色地將羽林軍控製在手,掌握應變的基本力量。712年秋七月,正好彗星臨近地球,這本是自然現象,可在當時卻是與國家政事有關的災變。借此機會,太平公主使術士言:“彗所以除舊布新,又帝座及心前星皆有變,皇太子當為天子。”欲使睿宗懷疑太子搶班奪權,借機鼓動睿宗廢掉李隆基。不想睿宗卻說:“傳德避災,吾誌決矣。”這是太平公主忽略睿宗久受磨難,膽小怕事的弱點,以天變為辭,正是逼睿宗傳位與李隆基。事情發展至此,太平公主及其黨羽力諫也不能挽回。太平公主隻好求其次,“勸上雖傳位,猶宜自總大政”。所以睿宗下誥:“三品以上除授及大刑政決於上皇,餘皆決於皇帝。”

當時有七名宰相,五名出於太平公主之門,太平公主仍掌握重權,睿宗雖為太上皇,但大權不下放,李隆基仍受到掣肘。以現在形勢來看,太平公主所把持大權的後台是睿宗,李隆基想辦法收回太上皇的權力應該是必然的,因為隻有如此,才能奪回主動權;太平公主的黨羽遍布內外,除之不易,應是不然,也就是不可妄動之事。然而,太平公主身在不安的地位,肯定會采取奪權行動,這將威脅李隆基的地位。故決定李隆基的命運的關鍵已經是太平公主及其黨羽。

太平公主及其死黨謀廢立的事實已見端倪,李隆基尚為大權不在手而猶豫不決。這時,荊州長史崔日用前來奏事,順便進言:“太平謀逆有日,陛下住在東宮,猶為臣子,若欲討之,須用謀力。今既光臨大寶,但下一製書,誰敢不從?”促使李隆基下定決心。

713年秋七月,李隆基開始采取行動。他先發羽林“萬騎”兵,肅清禁軍的異己分子,然後再殺太平公主門下諸宰相,賜令太平公主自殺,將太上皇遷往百福殿,收回所有權力。自此以後,李隆基才成為名副其實的皇帝,先後任命姚崇、宋璟、張嘉貞、張九齡等為宰相,針對當時的弊政,進行一些改革,大唐王朝開始走向盛世。

在當時錯綜複雜的多位鬥爭中,李隆基算不上是佼佼者,正是他的低調和隱忍不露,使他躲過了政敵的注意,逐步在鬥爭中後來居上,最終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