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最佳距離是社交中的一個潛規則

你在與別人交往時,一定要把握好分寸。盡管你有著良好的願望,希望自己所擁有的人際關係親密度越高越好,但你還必須記住"親密並非無間,美好需要距離”。

每個人都需要一個能夠把握的自我空間,它猶如一個無形的“氣泡”為自己劃分了一定的“領域”,而當這個“領域”被他人觸犯時,人們就會覺得不舒服、不安全,甚至開始惱怒。

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和體會:與某人的關係越親密,越容易經常與其發生摩擦和矛盾,反倒不及與初次見麵者交往容易。家庭成員、情侶之間常常相互埋怨,正是這種情況的表現。一般來說,應該是雙方交往得越深,就越容易相處,相互之間的人際關係也越好,可事實卻並非如此。原因何在?這其實可以用心理學上的“刺蝟法則”來解釋。

刺蝟法則說的是這樣一種十分有趣的現象。在寒冷的冬季,兩隻困倦的刺蝟因為冷而擁抱在一起,但是由於它們各自身上都長滿了刺,緊挨在一起就會刺痛對方,所以無論如何都睡得不舒服。因此,兩隻刺蝟就分開了一段距離,可是這樣又實在冷得難以忍受,因此它們就又抱在了一起。折騰了幾次之後,它們終於找到了一個比較合適的距離,既能夠相互取暖又不會被刺到,這也就是心理學家所說的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心理距離效應”。

現實生活中,這種例子舉不勝舉。一個你原來非常敬佩或喜歡的人,你與其親密接觸一段時間後,對方的缺點就日益顯露出來,你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改變自己對其原有的感情,甚至對其變得非常失望,討厭他。夫妻、戀人、朋友以及師生之間都不例外。

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一個大閱覽室中,當裏麵僅有一位讀者的時候,心理學家便進去坐在他身旁,測試他的反應。結果,大部分人都會快速、默默地遠離心理學家,到別的地方坐下。還有人非常幹脆、明確地說:“你想幹什麽?”這個實驗一共測試了整整80個人,結果都相同:在一個僅有兩位讀者的空曠閱覽室中,任何一個被測試者都無法忍受一個陌生人緊挨著自己坐下。

由此可見,人和人之間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間距離。心理學家經研究發現,46~61厘米是一個人的私人空間,其女友或男友可以安然地待在私人空間內。如果一個

人發現有第三者待在自己男友或女友的私人空間內,這個人肯定會吃醋,甚至大發雷霆。私人空間可以延長到76~122厘米,這個空間最適合討論個人問題。當你與愛人約會的時候,和他之間的最遠距離最好不要超過46厘米,否則他會覺得受到了你的冷淡,可能引起誤會。與同事或領導討論公事,最佳的空間距離為122~213厘米,大於這個距離,對方會誤認為你態度不認真;小於這個距離,對方會覺得你有逼迫之意。和非親密朋友交談,較佳的空間距離是213~366厘米,小於此距離,對方會覺得你盛氣淩人;大於此距離,對方會覺得你沒禮貌。演講者與聽眾之間,或有矛盾的人之間的談話距離一般需要保持在336厘米以上。

最佳距離的多少還與交往者的文化背景有關。比如你如果與一位美國人交談,距離最好不要小於60厘米,否則他會覺得你不友好;如果你與一名阿拉伯人交談,距離最好小於60厘米,否則他也會覺得你不友好,可能會出現他會不斷向你靠近以示友好,而你則不斷後退的尷尬場麵。

另外,心理學家還發現了如下的規律:人們離他喜歡的人比離他討厭的人更近些,要好的人比一般熟人靠得更近些;兩個女人談話總比兩個男人談話挨得更近些,異性談話比同性相距遠一點;性格開朗和喜歡交往的人更樂於接近他人,也較易容忍他人的接近,他們的自我空間比較小,而性格內向和孤僻自守的人就不願意主動接近他人,寧可將自己孤立地封閉起來,對接近自己的人非常敏感,當自我空間受到侵占時,他們很容易產生不舒服感與焦慮感。

你在與別人交往時,一定要把握好分寸。盡管你有著良好的願望,希望自己所擁有的人際關係親密度越高越好,但你還必須記住"親密並非無間,美好需要距離"。在了解了交往過程中人們需要的自我空間和交往距離後,你就應當在社交中有意識地選擇和他人交往時的最佳距離,以便能更好地進行人際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