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慎講話,萬無一失

一個人對一位學者說,他對他的好朋友說了一些難聽的話,問學者應該怎麽補救。學者讓他先去找一些羽毛,然後插在沿街的房門上,第二天去把它們收回來,學者再告訴他答案。第二天,那人很失望地去找學者,他告訴學者那些羽毛被風吹走了,一根都找不回來了。這時,學者說,你對你的朋友說的話也是一樣的,說了出去的話,就再也收不回來……

說的話一說出口就會被風吹走了,但卻會留在聽的人心中。因此,說話要謹慎。有時候,說錯一句話,影響是很大的。說錯一句話,很可能因此喪失了好友;商人如果說錯一句話,則可能喪失上萬億的生意;病人如果說錯了一句話,很可能會讓醫生誤診……

我們說話應三思而後言,不要讓自己說過的話,成為人生的絆腳石。

對於不能確定的事,就不要把話說滿,要學會給自己留後路。否則結果一旦出乎意料,就會給別人留下話柄,影響人際關係。所以,對那些自己沒把握的事,還是謹慎點兒說,避免最後事與願違的尷尬和無法逃避的責任。

比如人在職場,單位領導就某項決策征求職員意見的時候,你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和建議說得太絕對,因為任何人的看法都不可能絕對正確,每個人看問題都可能有片麵性;把自己的意見絕對化了就有可能出問題、失敗。因此,說話要有自保的餘地,比如當你在單位決策上發表自己看法時,別忘記加上一句話,“這僅是我個人的想法,還要看上級的最終的決策”。

袁誌明是公司的產品部經理,他在每個產品進行市場預測的初期,總是要開公司會議,還經常叫上銷售部和設計部共同討論。同時私底下也會征求個人意見。

在本季度一次例會上,袁誌明在征詢意見時,公司新來的兩個員工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充分地表達了自己超前的思想。當然,他們的想法是不錯的,得到了公司領導包括銷售部和設計部的好評。

兩個新員工在領導的肯定中不禁得意起來,於是兩人在闡述自己想法的同時,還特別強調如果按照他們的方法做一定會成功。袁誌明當即表示要兩個新員工一起寫一份詳細的計劃書出來,公司一定會認真考慮。此話一出,兩個新員工欣喜若狂。作為新人的他們能得到領導的如此重視,想來自己也算是幸運的吧!

但是,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新產品在製作過程中出現了問題,這令公司上下非常緊張。事後, 當公司處理這個問題責任的時候, 兩個新員工成了眾矢之的。最後, 兩個新員工出於無奈,遞交了辭職信。

所以,沒把握的事一定要謹慎著說。當你想要闡述自己想法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說話的方法,千萬別忘了加上一句“這僅僅是我個人的想法,我也沒有什麽把握”。

聰明者說話追求“盡善盡美”,沒把握的話從不輕易出口。君子一言,不僅會給人際關係造成不應有的損失,還可能因此影響自己的前途和聲譽。

不過,現在這個社會上,有很多人喜歡誇大自己的能力,雖然他們明明知道自己不能勝任,但還是亂許諾言,結果卻做不到,以致失去別人的信任。

謹慎地許下諾言並且能夠兌現它,是個人素質、個人誠信的體現,更是一種人格魅力、個人價值的體現。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說一個人不講信用,就不知他能幹什麽。所以,我們立身處世要言而有信,說到做到,隻有這樣才能贏得別人的信任。

但也有些人,能把空話說得天花亂墜,可一旦要付諸行動,就變成了“天橋的把式”光說不練了。

劉品輝就是個淨說些做不到的事的人。他虛榮心強,愛炫耀,希望看到別人羨慕自己的眼神,總是亂吹牛。小時候跟隨爸爸回到鄉下的老家,劉品輝就眉飛色舞地對鄰居小孩繪聲繪色地描述說:“我們家有三輛小轎車,我爸爸的是奔馳轎車,我媽媽的是寶馬轎車,我舅舅的是奧迪轎車,他們經常在校門口同時來接我。”

“真的?太棒了! 你經常坐誰的轎車?”鄰居孩子不由得神往。

“當然是爸爸的,他的轎車又長又寬又豪華, 開起來很威風。”

“那你這次回來坐誰的轎車?”鄰居孩子追問。

“這次回來沒有坐轎車, 因為鄉下沒有公路,不好開車,都停在我們家的車庫裏了。”鄰居家的大人知道了,就都不再讓自己家的孩子和劉品輝一起玩了。

長大工作後,劉品輝依然如此。他剛進公司上班時,經理把他介紹給大家認識以後,他就很大方地說:“認識大家很高興,改天我請大家吃飯。”大家客氣了一番,當然誰也沒有把他的承諾放在心裏。

可是,從此以後,請大家吃飯就成了劉品輝的口頭禪,動不動他就說:“等我有錢了,請大家吃海鮮去。”“最近發現了一個非常不錯的餐館,菜做得很有特色,哪天請你們去吃。”不僅僅是吃飯,如果他要回東北老家,就說要給大家帶點兒家鄉的土特產。如果他準備出去旅遊,他就說要給大家帶點兒紀念品。

可是,劉品輝從來沒有請大家吃過一頓飯,也從沒見到過他帶的土特產,更沒看到過他買的紀念品的影子。時間長了,他再說“我請你們……”大家就不再理他,劉品輝成了辦公室裏的孤家寡人。

這種說話不著邊際的人,往往愛慕虛榮,內心自卑。他們的願望往往在現實當中得不到滿足,便把這種無法實現的,但是又極其渴望得到的心理,表現在嘴上了。他們是過了癮了,但是在別人的心目當中,他們的形象卻下降了,因為他們從不依據事實,隨意誇大自己的行為使他們的人格魅力盡失。

說話要謹慎,謹慎要講誠信,無論在什麽時候都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之一。“說到做到”作為一種美德,會吸引周圍的人跟隨你。反之,當你心中的誠信一點點兒消失時,所有的朋友都會用懷疑、歧視的目光看著你,從此,再不會有人尊重你了。

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準備去趕集,由於孩子哭鬧不已,非要跟著去,妻子就哄他說:“你在家等我,回來給你殺豬燉肉吃。”兒子這才答應留在家裏。

等到妻子回來的時候,一進院就看見曾子正磨刀霍霍準備殺豬。她趕忙阻攔說;“我不過是跟孩子鬧著玩的,你真的要殺豬給他吃?”曾子認真地說:“我們的一言一行對孩子都有影響,我們說話不算數,孩子以後就不會聽我們的話了,所以答應孩子的事是不能反悔的。”他果真把豬殺了。

曾子懂得,說出的話就一定要做到,說話算話是做人的基本準則。若失言不殺豬,家中的豬保住了,但失信於孩子,以後還有什麽信譽可言?

不僅家長對孩子應該說話算話,每一個人都應該如此,如果是做不到的事,就要謹慎地說,不要亂說,說了就一定要做到。否則,雖然你過了吹牛的“癮”,卻會給別人留下把柄。

就像2004年奧運會亞洲區足球預選賽前,有人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就開始了不著邊際的“吹牛”。在和馬來西亞隊交手之前,就有中國人吹:這次一定要在馬來西亞隊身上撈足淨勝球,贏他們五六個,然後以五連勝的成績小組出線。

馬來西亞隊主教練賽前一臉謙恭,隻說“我很尊敬中國隊”。而在賽後新聞發布會中,他卻用“你們低估了馬來西亞隊,之前你們有人說要贏我們五六個球”這句話將了中國國奧隊一軍。

每個人都喜歡和說話算數的人打交道,因為這樣的人值得信任,從他們嘴裏說出來的話,可以當作自己做事的參考。一個對明明做不到的事也敢信口開河的人,是不可能在他人心中留下地位的。

做聰明人要會說話、巧說話,但絕不是說大話、說假話。聰明人必然懂得做不到的事不能亂說。光說不練不僅會讓人瞧不起,還有可能為對方留下攻擊你的把柄,到時即使想對說過的話不認賬,恐怕都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