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特的家庭教育觀

猶太民族是世界上堅強而又偉大的民族之一。自從兩千年前,猶太人開始了大流散,在長期的民族災難中,背井離鄉,流散於世界各地。他們不但頑強地保持著自己的文化傳統和民族習俗,而且也吸收了所在國的文化精華。猶太民族傑出的科學創造力,源於這個民族特有的開放式社會文化形態。許多猶太家庭主動與其他民族接觸,大量地汲取其他民族的文化素養,這樣就有了更加廣闊的視野和更加豐富的養料,他們對自己的孩子都有一套自己的教育方法。美國的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等,都是在這種複合型文化生態下破土而出的科學人才。

世界上的猶太人共有一千五百萬左右,隻占世界總人口的3%。其中以色列五百萬,美國五百萬,其他地方約五百萬。可是,在世界政治﹑藝術﹑科學和思想各領域,十個領導性的人物中就有一個是猶太人或猶太後裔的。

猶太人的數量少,但是人才輩出。可以看出,這與他們徹底普及了猶太人的家庭教育製度有著直接的聯係。

海外一位作家寫道:“猶太人家庭在學問方麵應受到高度評價,在這方麵和非猶太人的家庭相形見絀。這個因素,構成了其他一切差異的基礎。”愛因斯坦的成就,也與他在童年時代受到的良好教育有關。這得益於他母親的音樂熏陶,得益於叔父的數學啟蒙,得益於父親在他做出了蹩腳的小板凳後仍加以鼓勵的情感教育。

1. 獨立性格的培養

猶太民族之所以會人才輩出,這與他們長期被奴役、受歧視、遭迫害、被迫流亡異鄉,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也是有一定關係的。從公元280年起,猶太人開始流散到世界各地,在一些國家被送到隔離區裏生活,這種做法在14、15世紀時遍布歐洲,身上還要佩帶一個黃色的標記以示區別,他們隨時處於歧視、傷害和危險之中。這些景象在描寫二戰的一些影片中就可以看到。

也許是長期惡劣的生活環境,使猶太人形成了獨立性很強的性格特點,他們認識到一個真理:要生存隻能靠自己!因此,猶太人很重視孩子的獨立性格。猶太人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孩子進行獨立性格培養。在猶太法典上說:“5歲的孩子是你的主人;10歲的孩子是你的奴隸;到了15歲,父子平等,就沒有孩子了。”在五旬節內,年滿13歲的人都要參加隆重的成人儀式,表示自己是真正的猶太人了,開始承擔宗教義務。

孩子都是在家庭中成長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聰明的猶太人父母是這樣教育自己孩子的,在孩子四五歲的時候,就讓孩子從茶幾上跳到父親的懷裏,然後父親緊緊地抱住孩子,一次、兩次、三次……突然,有一次父親不抱孩子了,讓孩子摔在地上。這時父親對孩子說:“請記住,除了你自己,不要相信任何人,不要依靠任何人,一切隻能靠你自己!”猶太人就是這樣對孩子進行獨立性格教育的。據說,老洛克菲勒就是這樣教育他的兒子——後來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由於這種教育是由最值得信賴的父親親自傳授的,並且是用痛苦去感受的,因此,猶太人的孩子從小就在心中牢記獨立性格的信念。

這種做法看來似乎有些離譜,但在猶太人的家庭教育中卻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他們說:“像這樣重複幾次以後,孩子就不敢輕易相信別人了,也不會再有依賴心理。”由於猶太人注重對孩子的磨煉,因此猶太人的孩子在滿18歲後就可以獨立生活了。當然,如果本人願意,到18歲後仍可享受免費教育。

其實,不僅是猶太人,國外的許多家庭都這樣做。可相比之下,我們有很多18歲已經成年了,還不是要處處依賴父母。

猶太人除自己之外,不相信其他任何人。尤其在遇到金錢問題時,表現出過分的小心。猶太商人在與他人交易中,總會認真研究所在國的法律、市場、公司前景甚至對方的個人喜好等。

每一次商業交易,都是一次智慧的較量。猶太商人從不給品質低下的商人機會,他們往往要事先了解對方的實力與信譽,他們的膽識與冒險是建立在可靠的信息基礎上的。他們通常會親自實地考察對方,從不輕易相信別人所提供的資料。

猶太商人隻有在掌握了對手的所有資料後,經過分析確認,通過雙方實力對比,以及對所有可能存在的漏洞掌握後,交易才能完成。如果對方試圖設下圈套,猶太商人會步步緊逼,消除一切隱患,不讓對方有製造麻煩的機會。他們這樣理智的決策通常會避免較大的損失。

猶太商人的商業聯係網十分寬廣,他們積極發展與外商的合作關係,建立起聯合公司。盡管如此,猶太商人對於外國人履行協議的能力仍持懷疑態度。對於協議中的內容,仍小心謹慎。為了使對方遵守並履約,他們將直接派人采取有效方式實施監督。

猶太人哪怕同再熟的人做生意,也絕不會因為上次的成功合作,而放鬆對這次生意的各項條件、要求的審視。他們習慣於把每次生意都看作一次獨立的生意,把每次接觸的商務夥伴都看作第一次合作的夥伴。這是猶太商人能夠使自己不受損失的好方法。

正是基於需要在生意中小心謹慎,所以,猶太人從小就培養孩子不輕易相信任何人,以使孩子從小就學會理性地看待任何人任何事,避免日後由於盲目信任而導致經商失敗。

2. 學者比國王偉大

除了猶太民族以外,幾乎所有的民族都會將王侯、貴族、軍人或商人的地位放在學者之上,而猶太人卻不這樣認為,他們更加重視文化知識,他們認為學者比國王偉大。

因為猶太人把知識當作財富,所以他們認為妻子一方的家庭是學者家庭為最佳。為了能使孩子成為學者,猶太人認為在擇偶時要看重對方的家庭背景,而不是看重相貌。他們一般認為:為了能和學者的女兒結婚,一個人可以賣掉自己所有的家產;如果不能娶到學者的女兒,就娶一個大人物的女兒為妻;如果娶不到大人物的女兒,就娶一個猶太領袖的女兒為妻;如果娶不到猶太領袖的女兒,就娶一個慈善家的女兒為妻;如果娶不到慈善家的女兒,那麽就娶一名教師的女兒為妻。最後,絕對不能和整天無所事事人家的女兒結婚。

由此可見,猶太人把文化知識看得更加重要!相比之下,我們許多人擇偶更重視財富背景和權力背景,文化教育背景並不十分重視。其實,文化程度對未來的家庭生活影響很大。很多人並沒有看到這一點。

3. 智慧比錢財更重要

諾貝爾獎獲得者、美籍猶太人赫伯特·布朗說:“我的祖父常問我,為什麽今天與其他日子不同呢?他總是讓我自己提出問題,自己找出理由,然後讓我自己知道為什麽。我的整個童年時代,父母都鼓勵我提出疑問,從不教育我依靠信仰去接受一件事物,而是一切都求之於理。我以為,這一點是猶太人的教育比其他人略勝一籌的地方。”

幾乎每個猶太家庭的孩子都要回答這一個問題:“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著火了,你將帶什麽東西逃跑呢?”要是孩子回答是金錢或鑽石,母親將進一步問:“有一種沒有形狀、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寶貝,你知道是什麽東西?”要是孩子回答不出來,母親就會說:“孩子,你要帶走的不是金錢,也不是鑽石,而是智慧。因為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你隻要活著,智慧就永遠跟著你。”

正是在這樣的思維方式支配下,使猶太人以不同尋常的方式運用知識來謀生的特點代代相傳。

猶太家庭不但重視知識,而且更重視才能。他們崇尚創新,認為沒有創新的學習隻是一種模仿,學習應該以思考為基礎,要敢於懷疑,隨時發問。懷疑是開啟智慧大門的鑰匙,知道越多,就越會產生懷疑,而問題也就隨之增加。所以,許多猶太人在家庭裏碰到放學的孩子,第一句話就是:“你又提問題了嗎?”

基於這種認識,猶太人家庭特別注意與孩子的思想交流,孩子一直受到成人的教誨和指導。孩子們可以同成人談話和討論問題,偶爾成人還會和孩子們纏個沒完,意在引導他們投入到學習與研究中去。

猶太人還認為,學習應該以思考為基礎。思考是由懷疑和答案組成的。學習便是經常懷疑,隨時發問,懷疑是智慧的大門,知道得越多,就越會懷疑,而問題也就隨之增加,所以發問使人進步。發問和答案同樣重要。

無疑,猶太人出眾的口才和智力測試中的高分同這一點是不無關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