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批評也要臉麵上過得去

我們要學會批評於褒揚之中,給苦口的“良藥”包裹上一層糖衣,從而使對方愉快地接受批評。

三國時期,曹操準備征服關中後,即回師洛陽,可是關中豪強許攸拒絕率部歸順曹操,還說了許多謾罵曹操的話。曹操大怒,準備下令討伐許攸。

群臣因此紛紛勸曹操宜用招撫的辦法使許攸歸服,以便集中力量對付蜀、吳的侵擾。曹操絲毫聽不進去,橫刀膝上,群臣們嚇得不敢做聲了。

杜襲卻仍上前勸諫,曹操劈頭喝道: “我的主意已定,你不要說了。”杜襲問: “殿下看許攸是個什麽樣的人呢?” “不過是凡人罷了。”

杜襲說: “對呀,隻有賢人才了解賢人,聖人了解聖人,像許攸這樣的凡人,怎麽能了解殿下的非凡的為人呢?所以,你犯不著跟他生氣。現在大敵當前,豺狼當道,你卻要先打狐狸,人們會議論你避強攻弱的。這樣的進軍算不上勇敢,收兵也算不上仁義。我聽說張力千鈞的強弩,不會對小老鼠扳動扳機;重量萬石的大鍾,不會因為小草棍的敲打而發出聲音。現在小小的許攸,哪裏值得煩勞殿下的聖明威嚴呢?”

曹操聽了這番話,覺得很順耳,已經傷害的自尊心得到補償,麵子上也能下得來台,就很爽快地接受了杜襲的勸告,以優厚的條件招撫許攸,許攸果然歸服了。

再看下麵的例子:

據史載,唐代魏王李泰喜歡文學,受到唐太宗的寵愛。有人說大臣中有瞧不起李泰的,唐太宗大怒,當著眾大臣責備道: “隋文帝時,眾大臣都被諸王踩在腳下,我如果也放縱他們這樣做,豈不折殺諸位,使諸位蒙受恥辱嗎?”魏徵一聽皇上說話離了譜,趕緊接上說:“若說法紀綱常被徹底破壞,固然不必理論,如今聖明君主在,魏王當然沒有辱沒群臣的道理。隋文帝嬌縱他的兒子,最終都做了刀下之鬼,這也值得效法嗎?”

唐太宗聽了,高興地說: “我因私愛而忘公義,聽了您的話才知道自己理屈。”

魏徵之所以能夠說服唐太宗,是因為他讚美唐太宗是“聖明君主”,給他點麵子,先讓他心裏舒服一下,如果魏徵以硬碰硬,結果就會大不一樣了。

“請提寶貴意見。”人們說這句話的時候,心裏期待的往往隻是對方的讚揚。坦率提出批評意見的人,即使不因此招人怨恨,至少也難以受到歡迎。這是因為人類都有強烈的自尊,都希望受到表揚而拒絕批評。明知別人有過失而不及時批評糾正,無異於慫恿其繼續犯錯誤,但在提意見時如果施行“無麻醉手術”,嚴詞直道可能使對方加劇錯誤的程度。

如同讚美有助於敞開一切大門一樣,在批評中柔和褒揚,就會滿足對方的麵子需要,有助於克服批評中經常遇到的麵子障礙。而一旦發生這種麵子障礙,受批評者就會產生抵觸情緒乃至強烈的對抗情緒,容易使人變得非理智,以固執己見來排斥批評。

有“心計”的人會寓批評於褒揚之中,給苦口的“良藥”包裹上一層糖衣,從而使對方順利地接受批評。

當然,批評的藝術方法還有多種,但均要求優先考慮對方的心理,一般都要照顧對方的麵子,例如不點名批評法、旁敲側擊的暗示批評法、不當眾人麵批評法、由回憶自己的過失而來的間接批評法等。

做人秘語

如果不想傷害對方的麵子,一定要提出批評,那麽就請你給他一劑加糖的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