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國際貿易:經濟領域中的隱形戰場

國際貿易與國內貿易相比,有了更廣闊的空間範圍,這一方麵有利於廠商在更大的範圍內挖掘資源,開辟市場,另一方麵也使其遇到的競爭更加激烈。在國際貿易中,將遇到更多、更強的對手,特別是發達國家的競爭對手。

國際貿易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曆史階段的產物,是指世界各國(地區)之間進行的商品交換。它既包括有形商品(實物商品)交換,也包括無形商品(勞務、技術、教育、谘詢等)交換。這種交換活動,從一個國家(地區)的角度看,稱為該國(地區)的對外貿易;從世界範圍看,世界各國(地區)對外貿易的總和構成了國際貿易,也稱世界貿易。

對外貿易與國際貿易都是指越過國界所進行的商品交換活動。從這一點說,二者是一致的。但是它們也有明顯的區別,前者是著眼於某個國家,即一個國家(地區)同其他國家(地區)之間的商品交換;後者是著眼於世界範圍,即世界上所有國家(地區)之間的商品交換。

國際貿易屬於一定的曆史範疇,它是在一定的曆史條件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它的產生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產生了可供交換的剩餘產品,以及由此促進的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規模的擴大;二是國家的形成。

在人類原始社會初期,由於社會生產力水平極為低下,人類勞動所得的產品僅能維持人們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沒有什麽剩餘產品可供交換。到了原始社會末期,由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出現,人們創造的產品已略有剩餘,於是有了部落之間的物物交換,這可以說是國際貿易的雛形。

此後,隨著部落的消亡、國家的出現,商品越出了國界產生了國際貿易。但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由於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加上交通條件不便和通信手段落後,因而國際貿易的發展受到很大的限製,到了資本主義社會,國際貿易才得到迅速發展,才真正具有了世界的性質。

各國政府應當合作,避免貿易保護主義。所有國家應該同時采取行動,如果政府不能以合作的方式應對挑戰,經濟複蘇可能需要一年、兩年或者更長時間。

世界經濟大國采取貿易保護主義,很可能引發其他國家的效仿,甚至報複。這樣,勢必引起國際貿易環境的惡化,讓當前世界經濟雪上加霜。1930年,美國國會通過臭名昭著的《斯穆特-霍利關稅法》,對2萬多種進口產品征收高額關稅,從而引發全球貿易大戰,國際貿易幾近停頓。很多經濟史學家認為,美國在危機之初挑起的貿易戰拖延了經濟複蘇,與世界經濟陷入大蕭條長達10年有直接關係。

國際貿易是跨越國界進行的,遇到的問題既多且複雜,由此帶來的貿易風險也比國內大得多。比較顯著的有以下幾種:

1. 信用風險

這裏所說的信用風險,主要是指錢貨不清的風險。在國際貿易中,從磋商交易到訂立合同,再到賣方交貨,買方付款,需要經過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在此期間,買賣雙方的財務狀況可能發生變化,有時危及履約,給對方造成損失。同時,賣方交貨、買方付款存在著時間差,可能出現交貨了收不到款,或者不能按期足額收到款;也可能出現付款了收不到貨,或收到的貨物不符合合同的要求。此類事情時有發生。一旦發生這類事情,雙方又在不同的國家,打起官司頗為麻煩。為了規避信用風險,國際貿易中一般采用信用證結算,即在雙方交貨與付款之間引入銀行擔保。但是,即便如此也不能絕對避免風險。

2. 匯率風險

這是指由於幣值不穩定,從訂立合同到成交期間的匯率變動給交易者帶來的損失。在國際貿易中,由於各國貨幣製度不同,買賣雙方必定有一方要用外國貨幣進行計價、結算和支付。這就產生了兩種貨幣按照怎樣的比率進行兌換的問題。這樣,從訂立合同到支付貨款期間的匯率變動,必然會給交易者的某一方帶來貨物本身以外的匯兌損失。匯率風險不僅直接關係到貿易當事人的盈虧得失,而且會給有關國家的進出口貿易、國際收支、國際儲備、物價等帶來有利或不利的影響。因此,在磋商交易時,用什麽貨幣計價、結算、支付是交易者必須認真考慮的問題。

3. 運輸風險

這是指貨物在運輸途中遇到突發性事件的風險,如暴風雨襲擊、戰爭、運輸工具故障等導致的貨物損失或延期到達造成的損失。雖然在國內貿易中也存在運輸風險,但國際貿易中的運輸路程一般比國內遙遠得多,並且情況也複雜得多,所以其運輸風險也大得多。為規避運輸風險,國際貿易中一般都要求投保貨物運輸險,但是即使投保了貨物運輸險,有的風險可能仍然要由交易者自己承擔。

4. 價格風險

這是指從訂立合同到貨物到達目的地期間所發生的價格變化而導致的交易者的損失。比如,訂立合同後,如果在賣方進貨前,貨物價格上漲,則賣方需承擔風險;如果在買方收到貨物後,貨物價格下跌,則買方要承擔風險。當然,反之也可能帶來利益。但是,一方的利益,往往是對方的損失。在國際貿易中,從訂約到賣方進貨和買方收到貨物往往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而世界市場上的商品價格是經常變動的,所以這種風險,相對於國內貿易來講,突出得多。並且,國際貿易多為大宗買賣,這使得雙方麵臨的價格風險更大。

5. 政治風險

這主要是指貿易對象國發生動亂或革命,政府更替、政策改變以及兩國關係突然惡化等政治原因給交易者造成的損失。

總體來說,國際貿易比國內貿易有更廣闊的空間範圍。這一方麵有利於廠商在更大的範圍裏挖掘資源,開辟市場,另一方麵也使其遇到的競爭更加激烈。在國際貿易中,將遇到更多、更強的對手,特別是發達國家的競爭對手,他們中間的很多廠商,在資本實力、管理手段及技術水平上均居於優勢。在國際貿易中,遇到的競爭手段也更多、更複雜,不僅憑借個體實力競爭,而且有國家的支持;不僅有價格的競爭,而且有非價格的競爭,各種手段紛繁複雜。

現在,我國已經加入世貿組織,國內和國外市場將逐步融為一體,在異常激烈的世界市場上,中國的廠商將如何揚長避短、提高競爭力是應該認真考慮的,應該要有必要的思想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