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錢不值錢的背後--通貨膨脹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有一個小偷去別人家裏偷東西,看見一個筐裏邊裝滿了錢,他把錢倒了出來,隻把筐拿走了。很多人奇怪,為什麽不要錢呢?其實,在當時的德國,貨幣貶值到了在今天看來幾乎無法相信的程度,裝錢的筐與那些錢相比,筐更有價值。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幾年,德國經濟處於崩潰的邊緣。戰爭本來就已經使德國經濟凋零,但戰勝國又強加給它極為苛刻的《凡爾賽和約》,使德國負擔巨額的賠款。德國最大的工業--魯爾工業區1923年還被法國、比利時軍隊占領,可謂雪上加霜。

無奈的德國政府隻能日夜趕印鈔票,通過大量發行貨幣來為賠款籌資。由此,德國經曆了一次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超速通貨膨脹。從1922年1月到1924年12月,德國的貨幣和物價都以驚人的比率上升,一張報紙的價格變遷可以反映出這種速度:每份報紙的價格從1921年1月的0.3馬克上升到1922年5月的1馬克、1922年10月的8馬克、1923年2月的100馬克,直到1923年9月的1000馬克,再到10月1日的2000馬克、10月15日的12萬馬克、10月29日的100萬馬克、11月9日的500萬馬克,直到11月17日的7000萬馬克。

發生在德國曆史上的這次通貨膨脹是真實的事件,在我國解放戰爭期間,國民政府統治區內也曾發生過如此嚴重的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在現代經濟學中意指整體物價水平上升。一般性通貨膨脹為貨幣的市值或購買力下降,而貨幣貶值為兩經濟體間之幣值相對性降低。前者用於形容全國性的幣值,而後者用於形容國際市場上的附加價值。紙幣流通規律表明,紙幣發行量不能超過它象征代表的金銀貨幣量,一旦超過了這個量,紙幣就要貶值,物價就要上漲,從而出現通貨膨脹。

因此,通貨膨脹隻有在紙幣流通的條件下才會出現,在金銀貨幣流通的條件下不會出現此種現象。因為金銀貨幣本身具有價值,作為儲藏手段的職能,可以自發地調節流通中的貨幣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貨幣量相適應。而在紙幣流通的條件下,因為紙幣本身不具有價值,它隻是代表金銀貨幣的符號,不能作為儲藏手段。因此,紙幣的發行量如果超過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數量,它就會貶值。例如: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銀貨幣量不變,而紙幣發行量超過了金銀貨幣量的一倍,單位紙幣就隻能代表單位金銀貨幣價值量的1/2,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用紙幣來計量物價,物價就上漲了一倍,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貨幣貶值。此時,流通中的紙幣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銀貨幣量增加了一倍,這就是通貨膨脹。

在經濟學中,通貨膨脹主要是指價格和工資的普遍上漲,在經濟運行中出現的全麵、持續的物價上漲的現象。紙幣發行量超過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是導致通貨膨脹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實在當今非洲國家津巴布韋,其通貨膨脹也達到了驚人的地步。在2009年2月,津巴布韋中央銀行行長決定從其發行的巨額鈔票上去掉12個零,這樣一來,津巴布韋一萬億鈔票相當於1元。此時,津巴布韋通貨膨脹率已經達到百分之10億,而一美元可兌換250萬億津巴布韋元。很多人笑言:在津巴布韋,人人都是"億萬富翁"。當然絕大部分人都不願做這樣的富翁!

紙幣發行量超過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也就是貨幣供給率高於經濟規模的增長率,是導致通貨膨脹的主要原因。那麽一般在什麽樣的情況下,紙幣的發行量會超過實際需要的貨幣量呢?

首先是外貿順差。因為外貿出口企業出口商品換回來的美元都要上交給央行,然後由政府返還人民幣給企業,那麽企業掙了很多的外匯,央行就得加印很多人民幣給他們,紙幣印得多了,但是國內商品流通量還是不變,那麽就可能引發通貨膨脹。

其次是投資過熱。在發展中國家,為了使投資拉動經濟發展,政府會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那麽就有可能印更多的紙幣。通貨膨脹的實質就是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通常是由經濟運行總層麵中出現的問題引起的。

其實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還有一類隱蔽的通貨膨脹,就是指社會經濟中存在著通貨膨脹的壓力或潛在的價格上升危機,但由於政府實施了嚴格的價格管製政策,使通貨膨脹並沒有真正發生。但是,一旦政府解除或放鬆這種管製措施,經濟社會就會發生通貨膨脹。

當發生通貨膨脹,就意味著手裏的錢開始不值錢,但是大家也不用提到"通貨膨脹"即談虎色變。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當物價上漲率達到2.5%時,叫做不知不覺的通貨膨脹。他們認為,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搞一點溫和的通貨膨脹可以刺激經濟的增長,因為提高物價可以使廠商多得一點利潤,以刺激廠商投資的積極性。同時,溫和的通貨膨脹不會引起社會太大的動亂。溫和的通貨膨脹即將物價上漲控製在1%~2%,至多5%以內,則能像潤滑油一樣刺激經濟的發展,這就是所謂的"潤滑油政策"。

從宏觀上來講,普通老百姓對抑製通貨膨脹無能為力,必須要依靠政府進行調控。政府必須出台相關的經濟政策和措施,例如上調存貸款利率,提高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包括限價調控等。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應該有合理的措施來抵消通貨膨脹對財產的侵蝕,如進行實物投資、減少貨幣的流入等,以減少通貨膨脹帶來的壓力和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