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夢想才有持久的好成績

夢想是什麽?夢想是花朵的色彩,是小鳥身上的羽翼,是人類創造美好新生活的心靈動力,是可以令一個人“雖九死而不悔”的生活向往,它會最大限度地激發一個人的熱情與潛能,促使其為實現自己的目標投入全部的努力。

這是一個典型的關於夢想的故事:

齊奧爾科夫斯基是蘇聯的科學家,他小時候是個善於異想天開的孩子。

8歲時,齊奧爾科夫斯基的母親送給他一個大氫氣球,氫氣球能在空中自由飄動,這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他常常聚精會神地仰望天空思索:能否乘坐氣球去航行?

10歲那年,齊奧爾科夫斯基患上猩紅熱引起並發症,完全失去了聽覺。但是,齊奧爾科夫斯基沒有失去信心。白天他到圖書館刻苦自學,一到晚上,他就盡情地展開想象的翅膀,設想出種種理想飛行器,來實現飛行的願望。

齊奧爾科夫斯基想:是否可以製造一個永遠懸在天空中的金屬氣球呢?能否發明一種航空飛行器呢?能否利用地球旋轉的能量呢?

當時有很多人把他貶為“無用的空想家”和“狂妄的設計師”。但是,這一切都沒有阻擋他探索的步伐。

有誌者,事競成。1883年,他闡明了宇宙飛船的設計方案。

1903年,他推導出了著名的齊奧爾科夫斯基公式——火箭運動公式。他首次提出**燃料火箭的設想,並繪製了世界上第一枚**火箭發動機的構造示意圖。

1929年,他首次提出了多節火箭的設想。他還提出了建立星際太空站的大膽設想。現在,這些設想都已經成為現實。

隻要有夢想就可能創造出奇跡,這是齊奧爾科夫斯基的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同樣,隻要有夢想,不愁孩子不努力學習。因此,家長應珍惜孩子的願望和童真,鼓勵孩子展開想象,大膽設想屬於自己的美好未來。具體的做法如下:

1.保護孩子的童心,永遠不要嘲笑他(她)的夢想

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和另外一名宇航員一道乘坐“阿波羅11號”飛船登上月球,完成了人類曆史上首次載人登月任務。這位6歲時就坐過飛機,未滿18歲就取得了飛行執照的宇航員講了小時候的一個故事:

有一次,他在院子裏玩耍,弄出了很多古怪的聲音,媽媽在廚房裏聽到了,便問他:“你在幹什麽?”小阿姆斯特朗說:“我要跳到月球上!”媽媽沒有像別的母親那樣潑冷水,罵他胡說八道,而是說:“好啊,不要忘記回來喔!”

正因為阿姆斯特朗的父母從小注重保護他的夢想,所以,小小年紀的阿姆斯特朗就對月球充滿了幻想,最終,他達成了自己的願望,成為人類登月“第一人”。

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家長帶來了什麽樣的啟發呢?孩子的夢想可能是醜陋的,可能是荒唐的,可能是怪異的,但它是童心上長出的靈芝草。家長如果能給孩子的夢想一份欣賞,一份嗬護,一份引導,它可能會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2.為孩子樹立正麵榜樣

由於孩子最初的道德理想是從英雄榜樣身上得到的,再加上少年期孩子較強的模仿性,為孩子樹立正麵榜樣十分重要。

大物理學家赫茲從小在叔叔身邊接受了很好的啟蒙教育。不幸的是,小赫茲8歲那年,年僅37歲的叔父過早去世了。出殯那天,世界上許多著名學者不遠千裏前來吊唁,甚至連國王、王後也親自趕來送殯。母親拉著赫茲的手,指著長長的出殯隊伍說:“你叔叔獻身科學事業,受到全世界人民的無限敬仰,你要好好向叔叔學習呀!”

赫茲把母親的話銘刻在心。從此,他一有空暇就閱讀叔叔遺留下來的書籍和日記,遇到挫折時不屈不撓。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最後終於成功了。

在今天的社會中,許多青少年把演藝圈明星作為偶像,使孩子的願望和追求出現了較大的盲目性。因此,為了給孩子樹立正麵的榜樣,家長應該引導他們閱讀英雄模範、先進人物的書籍,觀看有關影視劇,讓這些英雄模範和先進人物成為孩子的榜樣,從而樹立起向他們學習的願望,以推動孩子努力學習。

3.對於孩子的夢想多一點讚許

在繪畫課上,老師對怎樣畫蘋果作了一番精心的指導後,便安排學生進行繪畫,交作業的時候,老師發現有個學生畫的蘋果是方形的,覺得很奇怪,便問這位學生:“蘋果都是圓形的,為什麽你要畫成方形的呢?”

學生回答說:“因為媽媽把蘋果放在桌上時它經常會滾到地上,如果蘋果是方形的,那就不會掉下來了。”

這個時候,作為老師是允許孩子創新還是喝止孩子的“胡思亂想”呢?明智的老師可能會說:“你真是個有理想的孩子,我相信經過努力,有朝一日你一定可以發明出方形蘋果。”而一個缺乏創新意識的老師可能就會責備孩子:“蘋果怎麽可能是方形的呢?這個世界上從來都沒有方形的蘋果!”兩種老師,他們的教育結果也是我們可以想象得到的。前者教出的一定是富有創新精神的、有理想的孩子;而後者是孩子創新能力的劊子手,隻會把孩子的創新能力扼殺在“繈褓”裏!為了使你的孩子更富有創新精神,在社會中更有競爭力,請給孩子的夢想以讚許吧!多一份讚許,將多一種可能!

4.給孩子灌輸夢想一定成真的信念

世上每一本宗教典籍都是在訴說信仰和信心帶給人類的力量和影響。隻要孩子相信夢想會成真,就會充滿動力,充滿自信。自信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樹立自信其實就是一個人戰勝自己心理障礙的過程。有了自信,他就會主動參與一切活動,主動跟人交往,在機遇麵前會比其他人善於爭取。信念猶如汽油,可推動人邁向卓越之境。同時,父母也必須與孩子保持一致的觀點和理念,要相信孩子一定能夢想成真。

福勒是美國的一個黑人佃農七個孩子中的一個。他在五歲時開始勞動。在九歲以前,以趕騾子為生。但他的母親是一位富有夢想的女人,不肯接受這種僅夠糊口的生活。

她時常同福勒談論她的夢想:“我們是窮,但我們為什麽應該貧窮呢。我不願意聽到你說:我們的貧窮是上帝的意願。我們的貧窮不是由於上帝的緣故,而是因為你的父親從來就沒有產生過致富的願望。我們家庭中的任何人都沒有產生過出人頭地的想法。”

我們應該有致富的憧憬。這個觀念在福勒的心靈深處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以至於改變了他的一生。他開始想走上致富之路,致富的願望就像火花一樣萌發出來,並且,他相信自己能夠致富。如今,他不僅擁有一個肥皂公司而且在其他七個公司,包括四個化妝品公司、一個襪類貿易公司、一個標簽公司和一個報館,都實現了他強大的商業夢想。

福勒夢想致富的故事告訴我們:你怎樣想象,就有怎樣的人生。因此,家長的鼓勵很重要。不要因為孩子想得天花亂墜就責備孩子不理智,不務實,不用心做好眼前的事情。如果你希望孩子做好眼前事,不如用“遙遠的未來”激勵現在的孩子。

5.在親身經曆中培養孩子的理想

對於孩子來說,再沒有什麽比自己親身體驗、親身經曆更有說服力了。因此,要讓孩子實現遠大的理想,家長應該讓孩子親身體驗實現理想帶來的榮耀與震撼。

畢加索3歲半時,父親的朋友、歐洲著名畫家安東尼奧抵達他們所在的馬拉加市,連國王都參加了為他舉行的盛大歡迎儀式。作為市立博物館館長的父親專程帶上了小畢加索參加歡迎儀式。從此畫家的神聖地位在小畢加索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因此喜歡上了繪畫。

6.增強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在擔心孩子遭受打擊,陷入困境,害怕他有挫折感。但大多數成功的人都經曆過挫折,而且正是他們當初的坦然麵對,才成就了今天的事業。經曆困難挫折之後,才會得到真正的成長,而曾經的那些苦難經曆反倒成為人生一筆難得的財富。它磨煉了人的韌性,煥發了人的潛能。因此,當孩子失敗時,父母應教導他如何接受失敗。因為任何參與競爭的人都必須學會麵對失敗,學會如何從失敗中走出來並繼續前進。從失敗中可以學到很多東西,沒有失敗,就等於從未嚐試。

如果孩子因為擔心而不敢嚐試,家長不妨鼓勵孩子:“別怕,你能行!”當然,還可以讓孩子驕傲地喊出:“不怕,我能行!”這個“能行”中包含的是孩子對待夢想的積極主動、不怕挫折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