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忠言也不逆耳

人們常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事實上,"忠言"隻要措辭得當,同樣能讓人欣然接受。《今日說法》曾有過這樣一個報道:

浙江餘姚11歲的小女孩毛毛,在上學途中被三個歹徒綁架。毛毛在緊張過後,就想起了老師和爸爸媽媽平時說的話。於是便和那兩個看守她的歹徒聊天,她的天真活潑很快贏得了綁匪的好感。

熟悉了以後,毛毛對他們說:"叔叔,如果你們殺了我可以拯救更多的小朋友,那我也願意死!以後你們一定要自己去賺錢。錢是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的,一定要靠自己的雙手去掙啊!"正是這句話,感動得綁匪之一流下了眼淚,放棄了加害毛毛的打算。

靠著勸告,毛毛拯救了自己也減輕了綁匪的罪行。

故事中的毛毛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以自己誠摯的忠告幫歹徒改正了錯誤,挽救了自己的生命。可見,恰到好處的"忠言"是多麽重要,多麽富有魅力呀!如果你的孩子掌握了“勸告”的語言藝術,不但可以使別人少走彎路,避免無謂的損失,還能讓孩子的人際關係變得更加順暢,贏得更多的喜愛與尊重。以下是勸告的幾種方法:

1.激將法

上海解放初,美蔣對我國大陸實行經濟封鎖,致使全靠進口的盤尼西林(青黴素)缺貨。這種特效藥缺貨,對廣大群眾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為了自己造出盤尼西林,陳毅市長決定請著名化學家齊仰之出山,主持這項工作。但是,齊仰之由於在國民黨時期不受重視,對政治非常失望,躲進書齋進行科學研究。即使是上海市長陳毅請他參加會議也照樣不予理睬。

麵對清高的齊仰之,陳毅決心親自出馬請他出山。齊仰之本來不願意接待陳毅,但是,看到市長親自來了,隻好請他進屋,但重申他的規定:"閑談不得超過三分鍾。"對於這個苛刻的要求,陳毅滿口答應。

陳毅故作神秘地說:"我以為,齊先生雖然是海內外聞名的化學家,可是對有一門化學,齊先生好像一竅不通?!"

齊仰之激動地地反駁道:"什麽?我齊仰之研究化學四十餘年,雖然生性愚鈍,建樹不多,但是舉凡化學,不才總還略有所知……我倒要請教,敢問是哪門化學?”

陳毅故意看表:"三分鍾已到,改日再來奉告,說完做出要走的姿勢。

齊仰之攔住陳毅不讓走:"學者以無知為最大的恥辱,我一定要問個明白……你陳毅可以不受三分鍾之限。”

陳毅坦誠地說:"你還不懂得我們共產黨人的化學,社會變化之學!就是要把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統治壓迫的舊中國,變化為民主、自由、繁榮、富強的新中國的化學嘛。”

齊仰之說:“可惜我對這門化學不感興趣。”

陳毅誠懇地說:"先生之言差矣!孟子說,大而化之謂之聖。社會若不起革命變化,實驗室裏也無法進行化學變化。齊先生自己不是也說嗎,致力於化學四十餘年,而建樹不多,啥子道理?並非齊先生才疏學淺,而是社會未起變化之故。想當初,齊先生從海外學成歸國,雄心勃勃,一心想為中國的醫藥化學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可是國民黨政府腐敗無能,毫不重視,齊先生奔走呼告,盡遭冷遇,以致心灰意冷,躲進書齋,閉門研究化學以自娛,從此不再過問世事。齊先生之所以英雄無用武之地,難道不是當時腐敗的社會造成的嗎?"

當陳毅告訴齊仰之準備請他出山建造新中國第一家盤尼西林製藥廠時,一聽到自己終身所學就要發揮作用時,齊仰之興奮得要拉陳毅暢談三天三夜。

陳毅針對他“學者以無知為最大的恥辱”的心態,因人製宜,采取激將法,說他"對有一門化學一竅不通"。齊仰之果然"上當",追問自己的"化學"水平到底哪裏還有不足,主動破除了三分鍾的規定。"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陳毅通過"激將法"一舉打開了深入交談的局麵。

2.比喻法

春秋時代,晉靈公貪圖享樂,派大臣屠岸給他造一座九層的瓊台,他怕有勸阻,下令說:"誰敢進諫一律殺頭!"

大臣苟息知道後,便來求見晉靈公。晉靈公為了防止苟息勸阻,命武士彎弓搭箭,隻要苟息一開口勸諫,便立刻把他射死。苟息見到晉靈公後,故作輕鬆地對晉靈公說:“我今天來拜見大王,並不敢向你規勸什麽,隻是來給你表演一個特技。我能夠把12顆棋子壘起來,再把9個雞蛋壘上去而不會倒坍。”

晉靈公聽了,便叫苟息表演。苟息先把12顆棋子壘起來,再把雞蛋一個個加上去。晉靈公見了,在一旁大叫"危險",苟息慢條斯理地說:"這有什麽危險,還有比這更危險的呢?"

晉靈公問他更危險的是什麽,苟息說:"大王,彌造九層高台,弄得國內已沒男人耕地,國庫空虛,一旦外敵人侵,國家危在旦夕,難道不更危險嗎?"

晉靈公聽了,這才醒梧過來,立刻下令停止了九層高台的工程。故事中的苟息巧用比喻,以平等的方式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例證法

1939年10月11日,美國總統羅斯福收到一封文件,其內容是對德國在原子彈實驗方麵遙遙領先表示憂慮,並要求美國搶在希特勒之前研製成原子彈。然而,羅斯福總統看了信卻不以為然。

當時,身為總統顧問的美國核物學家亞曆山大·薩克斯以為這件事關及世界人民的命運,但是怎樣才能引起總統的重視呢?

薩克斯和羅斯福總統共進午餐時,講了一個故事:

有一次,輪船發明家羅伯特富爾頓拜謁拿破侖,他建議成立一支由蒸汽機船組成的艦隊,這樣,在氣候惡劣的時候,也能順利地在英國登陸……遺憾的是拿破侖以嘲笑的口吻回答了富爾頓:軍艦不用帆?靠你發明的蒸汽機?……

科學家的建議被拒絕了,使用帆船的拿破侖終於沒能橫渡英吉利海峽,征服英國的願望也落空了。

薩克斯講的故事,引起羅斯福的深思,一個星期後,羅斯福拍板決定製造原子彈。對於羅斯福的不以為然,薩克斯並沒有單刀直入,直接勸告,讓羅斯福心生抵觸,甚至反感。因為知道"直諫"行不通,所以他以相同或相似的事情為例,進行勸告。達到了良好的說服效果。

4.故事法

用故事進行勸告,故事的內容必須生動有趣,有吸引力。如果故事缺乏趣味性,對方不願意聽,那也就削弱了說服力。

趙國打算進攻燕國。蘇代便從燕國到趙國遊說趙惠王。

他對趙惠王說:"剛才臣來時,經過易水,蚌正出殼曬太陽。鷸鳥來了,就啄它的肉,而蚌合緊了殼,鉗住了鷸鳥的嘴。鷸鳥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會渴死你!'蚌也說:‘我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會餓死你!'雙方互不相讓。漁夫來了,就把它們都捉住了。現存趙國要攻打燕圜,燕趙相持不下,百姓將不堪忍受,臣恐怕強大的秦國就是漁夫了。因此,希望大王深思。"

趙惠王說:"說得好",於是放棄了攻打燕國的打算。

這是一個著名的故事。故事中蘇代沒有幹巴巴地談大道理,而是講了這麽一個十分生動的故事,從而達到了勸告的目的。

5.直言法

在一些特定的場合,直言同樣也能起到"忠告"的效果。

高二(3)班的英語老師有拖堂的壞習慣,同學們私下裏稱她為"拖大媽"。

一天,下課鈴早已響過,英語老師還在爭分奪秒,給大家加班加點。同學們個個條件反射,無心聽講,**中充滿了困乏和不滿。

如何讓老師改掉拖堂的習慣呢?如何讓老師知道同學們渴望下課的自由呢?如何把大家的心聲反饋給英語老師呢?如果直接指出,可能會傷害老師的積極性,而且還是不尊重老師的表現,甚至還會把問題弄僵,產生不應有的誤會和難堪。

思來想去,同學們終於想出了一個妙法:教師節那天,英語課代表製作了一個具有特別意義的賀卡,上麵留言道:"老師,感謝您為我們付出的多餘的汗水,我們知道您所做出的都是為了我們,我們從心底感激您。但我們真誠地希望您保重身體,多休息,我們會充實地利用寶貴的課間的。請把課間留給我們吧!——一群渴望課間的頑童。”

果然,英語老師從那以後再也沒有拖堂了。

在這一案例中,高二(3)班的同學直陳道理,直接點出對方的問題,通過道理分析不利的後果讓英語老師意識到拖課的不良後果,從而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6.說服法

太太拿著電話賬單跟丈夫說:"看看,兒子在我們去歐洲這段時間打了多少長途電話。"她指著其中一項說:"單這一天,一個電話就打了一個半小時。也不知道聊什麽?"丈夫準備立刻上樓去說。可是站起來又坐下了,他想自己正在氣頭上,還是應該先冷靜一下。況且兒子已經大了,說話也應該講究點技巧。

第二天吃午飯的時候,父親笑著對兒子說:"你馬上就要回學校了,查一查資料,找一家長途費率最低的電話公司。"然後,又說,"咳,其實你上學挺緊的,估計也沒時間打,我是多操心了。”

“是啊,是啊。”兒子有些不好意思,"您是不是看到了我上個月的電話賬單?那陣子有一大堆事急著聯絡,確實打多了。”

這位父親就很高明,他把要說的"省錢、少打電話、別誤了功課"這些話,統統換了個方式說出來了,沒有造成絲毫的不愉快。

批評的態度比較嚴肅或嚴厲,說話的語氣也比較重、比較強硬;相對而言,說服的態度較溫和,說服的語氣也較輕、較委婉。所以讓人容易接受。

接受批評,有時是自覺自願,但有時可能是不得已,多少帶點勉強。但接受說服卻完全是心甘情願的,不帶任何勉強。

雖然說服與批評皆不可少,但我們希望在社交場合中,說服多一些,批評少一些。遇有矛盾分歧,盡可能多采用說服手段。要改進,但是在獻忠告時,最好高呼理解萬歲,講結果也要講過程。

7.說理法

在一個圖書館的閱覽室裏,讀者們正在專心致誌地看書。突然,一個男青年大聲地講起話來,安靜的氣氛立即被破壞了。這時,工作人員走過來,有禮貌地製止他:"同誌,請不要大聲講話!"不料男青年把眼一瞪:"誰講話了?":工作人員一愣:"剛才不是你……"

“是你跟我說話,我才回話的。”男青年的無禮狡辯顯然激怒了周圍的人,大家不約而同地望著工作人員,希望能狠狠地教訓男青年幾句。

隻見工作人員略加思索,笑著對他說:"看來是我錯怪你了,真對不起!"然後把

目光轉向大家說:"響們這是公共閱覽室,需要有個安靜的環境,而這安靜的環境要靠

大家共同維護。如果有人大聲說話,勢必:影響他人閱讀,這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

大家說,對待這樣的人該怎麽辦?"許多人紛紛表態:"讓他出去""罰他款!”……

工作人員接著說道:"大家說得都有道理。不過,我看他也是求知而來,影響別人並非出於本意,隻要改正了,還是讓他看下去吧",說到這。轉頭又問那男青年:"同誌,你的意見呢?"

男青年麵紅耳赤,啞口無言。

這個工作人員的講話十分巧妙的,但是單憑巧妙並不能說服人,這位工作人員所以能說服人,關鍵在於他掌握圖書館內要安靜這個理,而這個理是那個男青年能接受的,那個男青年才無話可說。如果沒有這個理,那個男青年是決不會這樣善罷甘休的。

當然,僅僅掌握勸告方法還是不夠的,畢竟,現實生活中,勸告的場合是複雜的,所以,在勸告他人的時候,我們還應該讓孩子考慮到場合、時機、動作、神態等多方麵因素。以下是勸告別人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首先,勸告要知己知彼,了解自己也要了解對方要了解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事實勝於雄辯。一切語言在事實麵前都顯得蒼白無力。向別人提出忠告時,一定要建立在事實真相的基礎上,而不能捕風捉影、無中生有。隻有在了解事實真相的情況下,才不至於弄巧成拙。

其次,提出忠告的時候,應該注意"場合"。

沒有人願意在大庭廣眾之下被人教訓。給對方提出忠告的時候勢必會涉及到對方的缺點,有時候甚至可能觸動對方的傷疤。人有臉樹有皮.任何人被當眾揭短,心裏都不會好受,一旦下不來台,就自然會產生抵觸情緒。因此,即使你是善意的,他人也不會領你的情。

最後,向別人提出勸告的時候,還應該注意說話的語氣,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話的語氣委婉、誠摯,這樣才能打動人心。當然,還應該注意到對方的自尊心。當你勸告別人時,如果沒有顧及到別人的自尊心,那麽再好的言語都沒有用的。

為別人提出忠告,同樣的一個忠告,不同的提法可能會為你贏得尊敬,也有可能惹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在為他人提忠告時千萬要謹慎行事,點到為止,留有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