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侃展現你的知識和能力

有句諺語說:"笑是力量的親兄弟。"而幽默的笑則是有趣的意味深長的笑。"幽默是一種優美的、健康的品質。”幽默也是一種修養,一門學問。"世界上沒有哪一位偉大的革命家、藝術家是沒有幽默感的。"知識是幽默的沃土,幽默是知識的產物。廣博的知識使幽默得心應手,左右逢源。因此一個善於調侃的人,一定也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和能力。

兩個鄉下財主站在村頭說私房話兒,農夫老田見了,同他們打過招呼就走了。忽然,其中一個財主喊道:“黑老田,站住。”

農夫站住了,對匆匆趕來的瘦財主說:"您有什麽事兒?"

瘦財主喘了喘氣無中生有地說:"你打斷了我們的話把子,賠三石穀,折合洋錢五十塊,必須三日之內交清。”

老田回到家裏,愁眉苦臉,茶飯不進,隻差沒尋短見了。他的妻子問怎麽了,老田照實說了。他的妻子就說:"這有什麽可怕的?到時由我對付他。"

到了第三天,田妻叫老田上山打柴,自己便在家門口等著。瘦財主來了,劈頭就問:"你家老田呢。"

田妻不慌不忙地回答說:"他上山挖漩渦風的根去了。"瘦財主一聽,喝道:"胡說,漩渦風怎麽還有根?"田妻反問:"那麽話還有把子嗎?"瘦財主無言以對,隻好憤憤地走了。

田妻巧妙地利用財主的邏輯,機智地調侃了他一番。可見想要調侃,應付別人的挑釁,沒有一個聰明的頭腦是不行的。而聰明的頭腦是建立在知識和能力的基礎上的。聰明的人在調侃的同時,也展現了自己的知識和能力。

卓別林說:"智力愈發達,喜劇就愈成功。"調侃是智慧的閃現,而知識是智慧的核心。從文史哲經到世界風雲,從珍聞軼事到漫畫笑話,隻有廣泛涉獵,不斷充實,才能厚積薄發,縱橫捭闔。

孔融10歲時,隨父親來到洛陽。當時,李膺頗負盛名,而且還擔任司隸校尉。到他家拜訪的人都是有學問、有名氣的人,或者是他的親戚,門人才給通報。孔融來到李家門前對門人說:"我是李家的親戚。"

於是門人給他通報後,李膺讓他坐好後,便問他:"你和我是什麽親戚?"孔融回答說:"我的先祖孔子,和您的先祖李耳有師生的情誼關係,所以我和您應該算是世交了。"李膺又問他:"你想吃點兒東西嗎?"孔融說:"要吃一點兒。”李膺說:"我教你做客人的禮節吧。當主人問客人吃不吃東西時,客人應該推讓,不該說要吃。”

孔融則說:"我也教你做主人的禮節吧。當家裏來了客人時,應把吃的東西擺出來,不應去問客人吃不吃。”李膺歎口氣說:"可惜我快要死了。難以看到你榮華富貴了。”孔融則說:"您離死還很遠呢!"李膺答道:"為什麽?"孔融答道:"古人說過‘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而您剛才說的話還不夠友善啊。”

恰巧,有個叫陳韙的大夫也在這裏,聽了孔融的話,便說:"小時聰明的人,大了

未必聰明!"孔融馬上對他說道:"看來,您小時候一定很聰明!"

調侃是建立在知識與經驗的基礎上,想成為一位幽默家,一個善於調侃的智者,必須對古今中外、天南地北、曆史典故、風土人情都有所了解,必須對天文地理、聲光電化、文法哲經、名人軼事、影星趣聞都有所關注。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隻有多讀書、多閱世,多積累知識,擴大知識麵,懂得並熟練地按技巧操作,才能登堂入室,修成正果。

隋朝時,有個人很聰明,但說話結巴。官高氣盛的楊素,常常在閑暇無聊的時候,把那人叫來說說笑話。

年底的一天,兩人麵對麵地坐著,楊素開玩笑地說道:"有一個大坑,深一丈,方圓也一丈,讓你跳進去,你有什麽辦法出來嗎?"

那入低著頭,想了想,問道:"有有有有梯子嗎?"楊素說:“當然沒有梯子,若有梯子,還用問你嗎?”

那入又低著頭想了想,問道:"是白白白白天,還是黑黑黑夜?"楊素說道:"不要管是白天還是黑夜,你能夠出來嗎?"

那人說道:"若不是黑夜,眼眼眼又不瞎,為什麽掉掉掉掉到裏麵?"

楊素不禁大笑。又問道:"忽然命你當將軍,一座小城,兵不滿一千,隻有幾天的口糧,城外有幾萬人圍困,若派你到城中,不知你有什麽退兵之策?"

那人低著頭想了一想,問道:"有救救救救兵嗎?"楊素說道:“就因為沒有救兵,才問你。”

那人又沉吟了一會,抬頭對楊素說:"我審審審慎地分析了形勢,如像您說的,不免要要吃敗敗敗仗。"

楊素大笑了一陣,又問道:"你是很有才能的人,沒有事情不懂得。今天我家裏有人被蛇咬了腳,你能醫治醫治嗎?"

那人應聲答道:“用五月端午南牆下的雪塗塗塗塗一下就好了。”楊素道:"五月哪裏能有雪?"

那人說:"五月既然沒沒沒有雪,那麽臘月哪裏有有有有蛇咬?"

這個人雖然說話不利索,但他頭腦反應機敏,他用調侃把他的才華體現得淋漓盡致。

總而言之,調侃隻有紮根知識的沃土,飽吸知識的營養,才能茁壯地成長起來。

所以,一個調侃高手,一定要提高自己的知識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