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錢“動”起來

《伊索寓言》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人把金子埋在樹下麵,每周挖出來陶醉一番。然而有一天,他的金子被賊偷走了,此人痛不欲生。他從沒花過這些錢,每次隻是看看而已,這些錢有和沒有對他來說都是一樣。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財富閑置就等於零,所以必須讓錢“動”起來!

事實上,如今銀行存款1年期的利率,如果扣除利息稅,實際存款利率並不多。如果以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為3%計算,老百姓的1年期存款實際利率是負值。這就意味著l萬元存進銀行,1年後就隻有9000多元,有幾百元就白白“蒸發”了!這裏並不是勸導人們別把錢存進銀行,而是以這個事實告訴人們,要學會理財,要讓自己的錢“動”起來。

理財專家說:“大多時候,我們不是缺少錢而是缺少觀念。財富是習慣,是思維方式。在資本運作占主導的社會,一個人必須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做好完美的理財計劃,學會讓錢‘動’起來,將每一分錢都通過周密的運作發揮最大的作用。”

那麽,怎樣才能讓自己手中的錢在數十年甚至自己百年之後盡可能不貶值呢?其實,這就是當今人們普遍關注的理財問題。

湖南曾有一個有名的女企業家,叫彭惜惜,她憑借天時、地利、人和,將事業做得有聲有色,財富自然也是積累得越來越多,可她的銀行戶頭裏卻沒有多少積蓄。這是為什麽呢?因為彭惜惜的錢永遠都在市場上流動,“讓錢動起來”是她的創富格言,而她的眼光也一直走在市場需求的最前端。找到商機,抓住商機,執著地走下去。現在,“惜惜家居”向全國進軍的發展路線正穩步進行,彭惜惜要將布藝湘軍品牌擴張到全國的一級市場去,做出自己品牌的家居概念館。

不管你有多少錢,你都不應讓錢埋在地下,成為“死錢”,而應該讓錢“動”起來,因為世界在向前發展,一切都在變化之中。據了解,每年CPI都在同比增長,也就是說,CPI漲幅超過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就意味著市場實際利率為負。所以說,如何讓錢流動起來去生錢,就顯得非常重要。

每次負利率時代到來,都難以避免地帶來儲蓄搬家。時下,有人了解到,很多市民怕手中的錢貶值,都紛紛將存款搬到房地產市場中去,這也是如今房價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其實,專業人士認為,想跑贏CPI的方法有很多。

小胡近年來嚐試運用了一些理財老辦法,讓手中不多的錢“靈動”了一下。

一是零存整取,讓小錢慢慢變大錢。他從小就習慣躲在書本裏,一門心思“做學問”,幾乎沒有理財意識。結婚後萬幸的是,妻子是個會過日子的人。她每月節省出1300元,以零存整取的方式存人銀行。零存整取要求必須按月存,如果這個月不存,下個月就必須補齊,否則以前的存款不能延續。當時,他們夫妻二人的工資收入是2700元出頭,除了給父母的生活費外,再存1300元後已所剩無幾。雖說當時手頭有些緊張,可一年下來也積攢了一筆不小的財富,他們不僅買了摩托車,還逐步還完了房貸。像這樣每月都拿出幾百塊錢存入銀行,一年一取,既不影響家庭的正常開支,又能督促自己不要太奢侈浪費,也算一舉兩得。

二是定期一本通。隨著工資收入不斷提高,他也開始把自己的工資存入定期一本通,一月一存。一年下來,他發現比零存整取效果更好。它類似零存整取,但比零存整取靈活,而且當月結餘多的話可以多存,確實讓他受益匪淺。

三是投資保險,一次成功且久遠的嚐試。保險公司的一位朋友找到他,動員他給孩子買份保險,由於當時他對保險並不了解,就想拒絕。後來朋友極力推薦,他便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給孩子買了一份,年交470元,交到孩子15歲。如今,這份保險他再交一年就可以開始領取1萬元的收益金了。現在算一算,買保險其實還是比較合算的,它有點類似於銀行的零存整取,但比銀行的零存整取收益要高,而且它會在人生的關鍵階段不斷地帶來驚喜。

通過財富的積累我們可以感受到,手裏錢多錢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學會合理並適合自己的理財方法,能讓錢“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