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生活中的憂慮

有一天,死神在一個城市漫步,遇見了一個人,那人問死神:“你來做什麽?”死神回答:“我打算在某月某日前奪取此城裏一萬個人的性命!”

那人一聽,慌忙四處奔走相告。期限到後,那人又遇見死神,生氣地問他:“你不是說要奪取一萬個人的性命嗎?為什麽到今天為止已經死了七萬人呢?”

死神說:“罪不在我。我真的隻要奪取一萬個人的性命。另外六萬人是死於憂慮和恐懼啊!”

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人類的憂慮多麽嚴重,不僅會使人致病,甚至能使人致死。所以我們要克服生活中的各種憂慮。

生活中,各種名利的折磨,難免會讓人們的心情也變得難以控製。人們總是希望,不管能不能升官,也不管能不能發財,起碼能有一個好的心情就可以了,但麵對現實,很多人總是逃不脫憂慮的折磨。我們究竟該如何麵對生活中不盡的憂慮呢?

美國心理學家羅蘭德的一項治療憂慮的措施很獨到。他不是讓憂慮者不去憂慮,而是讓憂慮者來個“欲擒故縱”,每天拿出一段時間專門進行憂慮,即“用憂慮戰勝憂慮”。專家們發現,盡情地憂慮一段時間,更能驅除憂慮。

因此,心理學家建議,每天可以專門用30分鍾的時間來憂慮,這段憂慮的時間不要坐自己平時常坐的座位,以免以後一坐這個座位就產生憂慮,也不要把專門憂慮的時間安排到晚上睡覺前,以避免影響睡眠。

在專心憂慮的時候不能“偷工減料”,要保證時間,專心致誌。這樣做的結果是,人往往不能一門心思地去憂慮,逐漸地,憂慮便悄然離去。

其實,生活中,我們要從多方麵看待問題,如果從一個角度來看,可能會引起消極的情緒;如果從另一角度來看,就可能發現它的積極意義,從而使消極的情緒轉化為積極的情緒。因為事情常有兩麵理,是是非非,得得失失,總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何必非把一件事情想得那麽糟糕?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凡事隻要換個視角,常常會看到另一番情景,何愁不能轉憂為喜?

在快節奏的大都市生活中,如果我們真誠地環顧四周,會發現不少人的內心深處似乎都隱藏著莫名地焦灼和憂慮。這種“憂慮感”令人身心疲憊,使笑臉背後的神經繃得緊緊的。雖然不同指向的憂慮並不總是以它的灰暗呈現在生活的表麵,但它更像陰冷的畫筆,給本該明淨的生活畫上了無數若有似無的暗影。

憂慮後麵潛伏著人類的恐懼。現代醫學早就證明,人類心靈的最大殺手不是罪惡,不是悲痛,而是恐懼。如果說人生就是一場與恐懼較量的持久戰,那麽憂慮則是敵方的利器。人們為未來的健康和財富擔憂,害怕失業,害怕破產,害怕貧窮,害怕各種會影響和破碎生活的事情發生。

雖說喜、怒、憂、思、悲、恐、驚乃人之七情,但有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卻告誡我們:“不要讓憂慮占據我們的生活!”她17歲時嫁給了一位38歲的律師,後來,她因丈夫病逝足足守了13年寡,而含辛茹苦的回報是,6個孩子中有3個在中年時離她而去。她還經受了慘烈的戰地轟炸,逃亡的危險以及疾病的折磨。可以說,她經曆了一個婦女所能經曆的全部人生苦難,但是她的精神卻始終沒有被擊垮!快樂的天性依然。她喜歡遊戲,會發明一些娛樂節目,她還有編故事的才能,所編故事新奇而有趣,常講給周圍的人聽,引得他們開懷大笑。她還將這樣的天賦遺傳給了她的大兒子——約翰·沃爾夫貢·馮·歌德,這個名字如今早已是人類文明的一座燈塔。

如果我們再次閱讀她的文字,解析她的生活哲學,就會明白她的快樂所在:“我之所以快樂,是因為我心中的信念之燈沒有熄滅。我不斷求索生命中的喜樂平安:如果門太矮,我會彎下腰;如果石頭擋道,我會動手挪開它或者換一條路走……我從每天的生活瑣事中都可以找到快樂。”由此,我們明白了為何她家總是擠滿了年輕人,歲月留下的痕跡絲毫未能減損她的魅力——除了有一顆年輕的心,還有她的“快樂處方”——可以隨時醫治現代人的焦慮和不安。

曾聽老師講過這樣的故事:一位深感憂慮的婦女想通過旅行來擺脫痛苦的陰影。她走了很多地方,但憂傷的情緒卻如影隨形,揮之不去。有一天,她來到一座城市,由於旅途勞頓,她走進路邊的一座小屋內休息。那裏空無一人,非常安靜。小屋的牆上掛著許多藝術家的作品。這些藝術家生前都曾經曆過苦難和悲痛,他們的作品描述的是一位受難者,以及他偉大的同情心和犧牲精神。在這個安靜的小屋內,一種從前所未有的寬恕和愛的情懷油然而生,她決定幫助那些和她一樣在憂傷中度日的人們。在家鄉,她建造了一座木屋,稱之為“安靜之所”。裏麵同樣也掛著藝術家的同類作品。沒有音樂,沒有廣告,也沒有解說,那些滿懷憂慮、身心疲憊的人紛紛來到這個小屋,努力使自己安靜了下來,在這裏學習放下心靈的重擔,學習聆聽內心、聆聽他人,學習愛和被愛……

如果將生命切割成以一天為單位來計算,而一天又是如此快速地逝去,我們有什麽理由懷抱昨天留下的怨憤和對明天的憂慮,把短暫而又奇妙的今天虛度?我們應求得今天需要的精神和肉體的食糧,為今天所擁有的一切——麵包、健康、工作、親情而心存感激。

懂得感恩和付出的人通常離憂慮最遠。有一個相關統計,在每周有一天或一天以上的時間參加義工服務的人群裏,發生不良情緒的比例最小;一些癌症俱樂部成員的快樂指數要遠遠超過許多年富力強、衣食無憂的健康人。其實,美國總統林肯早就說過:“大多數人能活得快樂是在於他的選擇”——在簡單生活中找到快樂;在幫助他人中得到快樂;在忘卻仇恨中品嚐快樂。

這就是說,大凡作出這樣選擇的人,是可以克服憂慮而走向快樂和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