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選故事任你挑

並非所有喜歡“斤斤計較”的孩子都有同樣的心理,他們有因為被占有而不痛快的;有因為被批評而不開心的;還有因為閱曆淺而不能釋懷的。孩子喜歡斤斤計較的原因需要家長就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然後運用故事教育法對症下藥,對其進行教育。

下麵的備選故事,是編者根據不同孩子“斤斤計較”的情況準備的,以便於家長選擇適合孩子的故事對他們進行說服教育,開導孩子解開他們的心結!

狗熊和小蜜蜂

對於孩子而言,“忍讓”並非他們的強項,他們不能忍受自己的一點點損失,為了挽回麵子,他們會因為小事而跟同學大幹一場。如果你的孩子一樣“善戰”,不妨找個機會讓他們聽聽《狗熊和小蜜蜂》的故事,也許這個故事能讓孩子學會了忍讓——

森林裏,狗熊突然闖進了小蜜蜂的家。它趁小蜜蜂們都外出采花粉時,偷吃了一大桶蜂蜜後,又溜回了自己的家。

小蜜蜂們回家後,見辛辛苦苦釀的蜜被狗熊偷吃了,都十分氣憤,它們聚集在一起,商量著要去找狗熊報仇。

一位過路的神見了,便說:“你們原諒狗熊一次吧,不然,你們在報複它的同時,自己也會受到傷害的。”

“不,此仇不報,我們心中的怨氣就難消。”領頭的那隻小蜜蜂對神說完這句話後,便領著其他的夥伴,浩浩****地出發了。

正在家裏酣睡的狗熊被嗡嗡聲驚醒時,才發現自己被成千上萬隻小蜜蜂團團包圍住。狗熊忙爬起來逃命,可小蜜蜂們仍窮追不舍,它們紛紛把身上的毒針狠狠地向狗熊刺去。

狗熊渾身被刺得全是大大小小的包,又痛又癢了好幾天。而那些把毒針留在狗熊身體裏的小蜜蜂們,回去後沒多久就全死了。

孩子,人的一生,誰都會常常碰到自己利益受到他人有意或無意侵害的事情。如果我們總是斤斤計較,存心報複,想以此挽回自己的損失,那我們所受的傷害將比對方更大。因為,仇恨和不寬容,讓我們損失更大。得饒人處且饒人,不是一種懦弱,而是一種胸懷,懂得寬容他人過錯的人活得更幸福,更快樂!

原諒別人等於原諒自己

有一個婦人,溫文有禮,也很懂得持家待人。有一次,有一個她非常信任的朋友向她借錢,借到錢後做生意折了本,便躲了起來,從此不再見婦人。

這位婦人不能接受這個事實,她將怨氣積在心中,經常拿把菜刀和棍子在家門口破口大罵,以此來發泄自己內心的怨憤。

幾年後,這個朋友終於賺到了錢,來給婦人還錢時,婦人已經瘋了。

孩子,你是否也以為,不原諒對方,就能讓對方得到一些教訓?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不原諒別人,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實際上,倒黴的是自己!所以,凡事看開一點,度量大一點,就能讓我們的日子好過一點!

不要計較得失

第一次登陸月球的太空人,其實共有兩位,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阿姆斯特朗外,還有一位是奧德倫。

當時阿姆斯特朗所說的一句話,“我個人的一小步,是全人類的一大步”,早已是全世界家喻戶曉的名言。

在慶祝登陸月球成功的記者會中,有一個記者突然問奧德倫一個很特別的問題:

“由於阿姆斯特朗先下去,成為登陸月球的第一個人,你會不會覺得有點兒遺憾?”

在全場有點兒尷尬的注目下,奧德倫環顧四周很有風度地回答:“各位,千萬別忘了,回到地球時,我可是最先出太空艙的。”

在笑聲中,大家給予他最熱烈的掌聲。

試想,如果奧德倫是個心胸狹窄,喜歡計較的人,他將很難麵對這樣尷尬的處境,說出一些沒有風度的話來,這樣,不僅讓別人下不了台,還讓自己下不了台。所以,不過於計較得失不但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美德。

吃雞的貓

從前,趙國有個人家裏老鼠成災,他便到中山國去求助,中山國的人給了他一隻貓。然而這隻貓卻不僅善於捕捉老鼠,也善於吃雞。一個多月後,家裏的老鼠被捉幹淨了,雞也被吃了個精光。

他的兒子感到這樣不是辦法,就對父親說:“為什麽不把這隻饞貓趕走呢?”

父親說:“這就是你不懂了。我們的禍患是老鼠,而不在於有沒有雞。假如家裏有老鼠,它就會偷吃我們的糧食,咬壞我們的衣物,洞穿我們的嗜壁,損壞我們的家具,我們就要挨餓受凍了。這不是比沒有雞更有害嗎?沒有雞,我們不吃雞就是了,離饑餓和寒冷還遠著呢!町要是把貓趕走了,我們恐怕就不隻沒有雞吃這麽簡單了。”

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應該權衡利弊。有時為了維護大的利益,就要容忍小的弊端。“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獅子和瘋狗

生活中,喜歡逞強的孩子不少。這並不是什麽壞事,壞就壞在孩子不分時候逞強,這將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如果你家裏也有這個一個喜歡逞強的孩子,不如給他講講以下的故事——

獅子帶著小獅子外出散步,遠遠地看見一條瘋狗,雄獅趕緊躲開了。

小獅說:“爸爸,你敢於和老虎搏鬥,與獵豹爭雄,如今見了一條瘋狗卻要躲避,多丟人啊!”

雄獅說:“孩子,我問你,打敗一條瘋狗光榮不光榮?”

小獅搖搖頭。

“讓瘋狗咬一口倒黴不倒黴?”

“倒黴”小獅點點頭。

雄獅意味深長地說“既然如此,咱們幹嘛要去招惹一條瘋狗呢!”

孩子,一隻雄獅對付一條瘋狗按理說是綽綽有餘。但它懂得藏巧,對自己沒有益處的事情,即使能力可以達到,也一定不做。有些時候,忍讓並不一定就吃虧,相反,不會忍讓的人,一定會讓自己四處碰壁,吃大虧!

瓜田化怨

公交車上,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幕,你踩我一腳,我罵你一句,以為這樣就扯平了!實際上,這種做法不但破壞自己的修養,還可能引起一場更大的糾紛,對自己對別人都沒有好處。小事情上吃點虧,不是懦弱的表現。學會忍讓,能讓自己受益無窮。這是《瓜田化怨》中講述的道理——

戰國時期,梁、楚兩國相鄰。梁國邊境縣的縣令一職由梁國的大夫宋就擔任。

梁、楚兩國的邊境都沒有界碑。兩國邊境的老百姓各自種了一塊瓜田。梁國邊境的百姓十分勤勞,肯於吃苦,多次給瓜田澆水灌溉,他們種的瓜長勢很好。而楚國邊境的百姓比較懶惰,給瓜田澆水灌溉的次數少,他們種的瓜長勢不好。

楚國邊境的百姓看到梁國邊境的瓜田長得綠油油的,比自己的瓜田長勢好,十分妒忌,就在夜間偷偷去扒亂梁國瓜田裏的瓜秧,使粱國瓜田裏的瓜秧有的枯幹而死。

不久,梁國邊境的百姓發覺這件事,就向縣尉請求:允許他們也偷偷到楚國的瓜田,扒亂瓜秧,進行報複。

因為這件事可能造成兩國邊境事端,事態嚴重,縣尉沒敢擅自做主,便去請示縣令宋就。

宋就知道了以後,說:“唉!這是什麽話!這是結怨招禍的辦法,如果真的這樣做了,對雙方都沒有好處。讓我教給你處理這件事的辦法,你必須每天夜晚派人前去,偷偷地給楚國邊境的百姓澆灌瓜田,還要讓他們不知道。”

縣尉聽了,感到很為難,但是這是縣令的意思,他不敢違抗,隻好把縣令的話轉告給了老百姓。百姓們更不明白這其中的意思,但既然這是縣令的命令,便不敢不照縣令的意思去做。

於是,梁國邊境的百姓就在每天夜裏前去,偷偷地澆灌楚國邊境的百姓的瓜田。楚國邊境的百姓早晨到瓜田裏一看,發現已經澆灌過了。就這樣,在梁國邊境的百姓的幫助下,楚國邊境的百姓的瓜田長勢一天比一天好起來。楚國邊境的百姓感到奇怪,便暗中察訪知道原來是梁國邊境的百姓幹的。

楚國邊境的百姓大受震撼,便把這件事向縣令報告了,縣令聽後很高興就把這件事告訴給了楚國朝廷。

楚王聽了這件事,感到很慚愧,知道自己的百姓糊塗,做了錯事,就對縣令說:“你們邊境的百姓除了扒亂人家的瓜秧,就沒有其他罪過嗎?”楚王的言外之意是要求縣令嚴格地約束部下,檢查有沒有其他向對方挑釁的事件。

這時,楚王對梁國人能暗中忍讓感到非常高興,便派人帶著豐厚的禮品向梁國邊境的老百姓道歉,並請求與梁王交往。

此後,楚國與梁國關係融洽,而兩國交好的開端,便是故事中的瓜田事件。

結怨招禍的辦法,對雙方都沒有好處。聰明的宋就明白這其中的厲害,懂得與其以怨抱怨,惹兩國的爭端,使老百姓因此遭殃;還不如以德報怨,讓對方明白自己的錯誤,這不但能化解糾紛,還因此讓雙方的關係變得融洽,何樂而不為呢?

蛇頭和蛇尾吵架

從前,有一條蛇,頭和尾之間總是鬧矛盾,它們總是為了誰重要誰不重要、誰應該在先誰應該在後爭論不休。

這一天,蛇頭和蛇尾又吵得不可開交。

蛇頭說:“我是最重要的。你瞧,我有耳朵能聽聲音.有口能吃食,行走時也是我走在前麵為你開路,因此我是最重要的,我為大。”

蛇尾說:“哼!那是我讓你走在前麵,你才能走在前麵。假如我繞著木頭纏三圈,不讓你往前走,你又能怎樣呢?假如我三天不鬆開,你無法去尋找食物,即使你有嘴,又有什麽用呢?恐怕你就離死不遠了吧?你說咱倆到底準霞要、誰應該為大呢?”

蛇頭聽蛇尾一番辯白後,便無奈地對尾巴說:“唉!你也別往木頭上纏三圈了,既然你這樣說了,就算你重要,讓你為大,讓你為主好了。不過,你既然為主,就得走在前麵,我跟在你後麵走。”

尾巴一聽,高興無比,它抖了抖精神,就鼓足力氣拖著蛇頭向前爬去。

誰知前麵不遠處剛好有一火坑,尾巴沒長眼,沒爬幾步便一下掉進了火坑。不一會兒,這條蛇,無論頭尾,全部化作了灰燼。

從此,它們永遠也不用爭吵了。

有些時候,我們難免會為一些無聊的事情花費心思,終究損人又害己。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對於一個團隊或者一個整體來說,任何一個人都是重要的,缺一不可,如果做什麽時候都愛斤斤計較,怕自己吃了虧,怕別人占了自己的便宜,最終誰也沒有得到好處!所以,放開胸懷,才能最後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