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傲自大,釀成大錯
人生在世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險境,驕傲自大可能是最可怕的一種。處境卑微自然不幸,但卻沒有太大的危險,趴在地上的人是不會被摔死的。最可怕的情境是身處險峰而高視闊步,隻謂天風爽,不見峽穀深。這正是人們驕傲時的典型情境。
其實,隻要腳下的某塊石頭一鬆動,就有墜入深淵的危險,而那些不可一世的英雄卻全然不覺,兀自陶醉於“一覽眾山小”的壯景豪情中。殊不知正是這種時候,腳下的石頭是最容易鬆動的。
古往今來,一個“傲”字毀了多少蓋世英雄!
三國時候,禰衡很有文才,在社會上很有名氣,但是,他恃才傲物,除了自已,任何人都不放在眼裏。容不得別人,別人自然也容不得他。所以,他“以傲殺身”,被殺於黃祖。
禰衡所處的時代,各類人才是很多的,但他目中無人,經常說除了孔融和楊修,“餘子碌碌,莫足數也”。即使是對孔融和楊修,他也並不很尊重他們。禰衡20歲的時候,孔融已經40歲了,他卻常常稱他們為“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
經過孔融的推薦,曹操見了禰衡。見禮之後,曹操並沒有立即讓禰衡坐下。禰衡仰天長歎:"天地這樣大,怎麽就沒有一個人!"
曹操說:“我手下有幾十個人,都是當今的英雄,怎麽說沒人?”
禰衡說:“請講。”
曹操說:“荀彧、荀攸、郭嘉、程昱機深智遠,就是漢高祖時候的蕭何、陳平也比不了;張遼、許褚、李典、樂進勇猛無比,就是古代猛將岑彭、馬武也趕不上;還有從事呂虔、滿寵,先鋒於禁、徐晃,又有夏侯淳這樣的奇才,曹子孝這樣的人間福將,怎麽說沒人?"
禰衡笑著說:“您錯了!這些人我都認識,荀或可以讓他去吊喪問疾,荀攸可以讓他去看守墳墓,程昱可以讓他去關門閉戶,郭嘉可以讓他讀詞念賦,張遼可以讓他擊鼓鳴金,許褚可以讓他牧羊放馬,樂進可以讓他朗讀詔書,李典可以讓他傳送書信,呂虔可以讓他磨刀鑄劍,滿寵可以讓他喝酒吃糟,於禁可以讓他背土壘牆,徐晃可以讓他屠豬殺狗,夏侯淳可稱為‘完體將軍’,曹子孝可叫作‘要錢太守’。其餘的都是衣架、飯囊、酒桶、肉袋罷了!"
曹操很生氣,說:“你有什麽能耐?敢如此口出狂言?”
禰衡說:"天文地理,無所不通,三教九流,無所不曉;上可以讓皇帝成為堯、舜,下可以跟孔子、顏回比美。怎能與凡夫俗子相提並論!"
這時,張遼在旁邊,拔出劍要殺禰衡,曹操阻止了張遼,悄聲對他說:“這人名氣很大,遠近聞名。要是殺了他,天下人必定說我容不得人。他自以為了不起,所以我要他任教吏,以便侮辱他。"
一天,禰衡去麵見曹操,曹操特意告訴看門人:"隻要禰衡到了,就立刻讓他進來。”禰衡衣衫不整,還拿了一根大手杖,坐在營門外,破口大罵,使曹操侮辱禰衡的目的沒能達到。
有人又對曹操說:“禰衡這小子實在太狂了,把他押起來吧!”
曹操當然很生氣,但考慮後還是忍住了,說:“我要殺他還不容易?不過,他在外總算有一點名氣。我把他送給劉表,看看結果又會怎麽樣吧。”就這樣,曹操沒有動禰衡一根毫毛,讓人把他送到劉表那兒去了。
到了荊州,劉表對禰衡不但很客氣,而且"文章言議,非衡不定"。但是,禰衡驕傲之習不改,多次奚落、怠慢劉表。劉表又出於和曹操一樣的動機,把他送給了江夏太守黃祖。
到了江夏,黃祖也能“禮賢下士”,待禰衡很好。禰衡常常幫助黃家起草文稿。有一次,黃祖曾經握住他的手說:"大名士,大手筆!你真能體察我的心意,把我心裏要想說的話全寫出來啦!"
但是,後來在一條船上,禰衡又當眾辱罵黃祖,說黃祖“就像廟宇裏的神靈,盡管受大家的祭祀,可是一點兒也不靈驗”。黃祖下不了台,惱怒之下,把禰衡殺了。禰衡死時才26歲。
曹操知道後說:“迂腐的儒士隻會搖唇鼓舌,自己招來殺身之禍。”
禰衡短短一生未經軍國大事,是塊什麽樣的材料很難斷定。然而狂傲至此,即使他有孔明之才,也必招殺身之禍。
關羽大意失荊州,同樣是曆史上以傲致敗最經典的一個故事。
三國時期,吳將呂蒙來見孫權,建議乘關羽和曹操合圍樊城的時候,偷襲荊州。這建議正合孫權之意,立刻委以重任。
可是,呂蒙發現鎮守荊州的蜀將關羽警惕性很高,荊州軍馬整齊,沿江又有烽火台警戒,互透軍情,很難正麵攻破。正在苦思偷襲之計時,陸遜來訪,教給呂蒙一條詐病之計。
陸遜說:"關羽自恃是英雄,無人可敵。唯一懼怕的就是將軍你了。將軍乘此機會可假裝有病,解去軍職,把陸口的軍事任務讓給別人,又使接你職務的人大讚關羽英武,使關羽驕傲輕敵。這樣,關羽就會把防這荊州的兵調去攻打樊城。假如荊州沒有防備,將軍隻需用小股軍隊突襲荊州,便可以重新掌握荊州了。”
呂蒙大喜,說:“真好計也!”
後來,呂蒙果然請了病假,回到建業休息,並推薦陸遜代他守陸口。關羽得到消息知道呂蒙病重,已調離陸口,新來的陸遜又名不見經傳,遂有輕敵之心。他還收到了陸遜送來的禮物,附上一封措辭卑謹的信函。信中說:“將軍(關羽)在樊城一役中,把曹將於禁俘虜過來,水淹七軍,遠近讚歎,都說將軍的功勞足以流芳百世。就算是晉文公大勝楚軍的英勇,韓信打敗趙兵的謀略,也不及您老人家……這次曹操失敗了,我們聽到也很高興。但是,曹操很狡猾,不會甘心失敗,恐怕會增調援兵,以求一逞野心。雖說曹軍師老,還是很強悍的。況且戰勝之後,一般都會出現輕敵的觀念。所以古人用兵,勝利之後就應更加警覺。希望將軍您多方麵考慮計劃,以獲全勝。我隻是一介書生,沒有能力擔任現職,幸好有您老人家這樣強大的鄰居,願意把想到的貢獻給將軍做參考,希望將軍能多加指教!”
關羽看了這信,仰麵大笑,命左右收了禮物,打發使者回去。他覺得這個年輕書生人不錯,用不著防範,於是,他下令把原來防備東吳的軍隊陸續調往樊城前線。
就在這時,曹操聽司馬懿之計派使來到吳國,要孫權夾擊關羽。孫權早已決定要襲取荊州,所以馬上複信,表示同意。這樣,原來的孫、劉聯盟抗曹,一下子變成了曹、孫聯盟破劉,形勢急轉直下。孫權拜呂蒙為大都督,統領江東各路兵馬,襲擊關羽的後方。
呂蒙到了潯陽,命士兵們穿了白色的衣服扮作商人,借故潛入烽火台,攻取了荊州。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關羽才知道自己對東吳的防備太大意。為了重振軍威,他帶著日益減少的人馬準備南下收複江陵。但是,在呂蒙、陸遜的分化瓦解下,他隻能步步敗退,最後隻有困守麥城。在小城既得不到西川的消息,又盼不來援兵,他隻好帶一部分士兵偷偷地從城北小路逃往西川。但他哪裏知道,呂蒙早已派兵埋伏在那裏了,一陣鼓響,伏兵四出,關羽被生擒活捉。同年12月,關羽被斬首,荊州各郡縣皆歸東吳。
關羽之死,可謂千古悲歌。其一生忠義,幾近完人。隻為一個“傲”字,失地斷頭。雖然令人感歎,更為後人敲響了警鍾。英雄如關羽,尚且驕傲自大不得,年輕人哪裏還有驕傲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