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應變的說話技巧

卡耐基曾經說過,掌握神奇機智的語言應變技巧,無論是對演講還是對於講話來說,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有一次,林肯在某個報紙編輯大會上發言,指出自己不是一個編輯,所以他出席這次會議,是很不相稱的。為了說明他最好不出席這次會議的理由,他給大家講了一個小故事:

"有一次,我在森林中遇到了一個騎馬的婦女,我停下來讓路,可是她也停了下來,目不轉睛地盯著我的麵孔看。

她說:‘我現在才相信你是我見到過的最醜的人。’我說:‘你大概講對了,但是我又有什麽辦法呢?'她說:‘當然你生就這副醜相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但你還是可以呆在家裏不要出來嘛!'"大家為林肯幽默的自嘲而啞然失笑。

在交談中,當對方有意無意地觸犯了你,把你置於尷尬境地時,借助幽默擺脫窘境,是一種恰當的選擇。

五十年代初,美國總統杜魯門會見十分傲慢的麥克阿瑟將軍。會見中,麥阿阿瑟拿出煙鬥,裝上煙絲,把煙鬥叼在嘴裏,取下火柴。當他準備劃燃火柴時,才停下來,對杜魯門說:"我抽煙,你不會介意吧?"

顯然,這不是真心征求意見,在他已經做好抽煙準備的情況下,如果對方說他介意,那就會顯得粗魯和霸道。

這種缺少禮貌的傲慢言行使杜魯門有些難堪。然而,他看了麥克阿瑟一眼,自嘲道:"抽吧,將軍,別人噴到我臉上的煙霧,要比噴在任何一個美國人臉上的煙霧都多。”

由此可見,當令人難堪的事實已經發生,運用自嘲能使你的自尊心通過自我排解的方式受到保護,並且,還能體現出說話者的大度胸懷。

遇到人"揭短",如果羞怯萬狀,既不能正常地保持沉默,又不能機智地改變處境,以至失態,那就顯得有些"小器"了。而保持泰然自若的風度,暫時把"揭短"拋置一邊,尋找別的話題,或點起一支煙,端起一杯茶,轉移別人的視線等,才是上策。

當然,最佳方案是急中生智和具幽默感。一位作家剛發表一篇小說,獲得了讚譽之聲。另一位作家卻不以為然,跑去問他:"這本書還不賴,是誰替你寫的?"他答道:“哦,謝謝你的稱讚,不過,是誰替你把它讀完了?”幽默的回敬,對“揭短”者也是一種應付之道。

卡耐基總結過,在談話中有意說錯話也是語言應變的技巧之一。人們說話交談,總是盡量避免出現差錯。可是,在某些情況下,有意地念錯字,用錯詞語,卻有神奇的功效,能豐富語言的表現力,使人的談吐生輝。故意把話說錯,有時是為了蓄勢布陣,待對方批評指正時,再借題發揮,給予回擊。

過去有個藥鋪老板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就點上香向菩薩禱告:"大慈大悲的菩薩,願您保佑男女老少都多病多災,我好發一筆大財!”這話被一個下人聽到了。不久,老板的母親得到了癆病,躺在閑上哼哼嘰嘰的,下人對老板說:"這下老太太病得不輕,這全是托菩薩的洪福!"老板聽了大怒。下人說:"老板息怒,您不是求菩薩保佑男女老少都得病嗎?這下菩薩顯靈了。”老板啞口無言。

巧妙應變的說話技巧很多,比如沒話找話、虛張聲勢、移花接木、正話反說、一語雙關、巧用諧音等,關鍵在於個人的靈活運用,才能生出奇效,使說話變成一種特殊的軟能力。

近來網上有一篇文章,叫“12條對你有用的說話技巧”,現摘錄下來送給大家:急事,慢慢地說。遇到急事,如果能沉下心思考,然後不急不躁地把事情說清楚,會給聽者留下穩重、不衝動的印象,從而增加他人對你的信任度。

小事,幽默地說。尤其是一些善意的提醒,用句玩笑話講出來,就不會讓聽者感覺生硬,他們不但會欣然接受你的提醒,還會增強彼此的親密感。

沒把握的事,謹慎地說。對那些自己沒有把握的事情,如果你不說,別人會覺得你虛偽;如果你能措辭嚴謹地說出來,會讓人感到你是個值得信任的人。

沒發生的事,不要胡說。人們最討厭無事生非的人,如果你從來不隨便臆測或胡說沒有的事,會讓人覺得你為人成熟、有修養,是個做事認真、有責任感的人。

做不到的事,別亂說。俗話說“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不輕易承諾自己做不到的事,會讓聽者覺得你是一個"言必信,行必果"的人,願意相信你。

傷害人的事,不能說。不輕易用言語傷害別人,尤其在較為親近的人之間,不說傷害人的話。這會讓他們覺得你是個善良的人,有助於維係和增進感情。

傷心的事,不要見人就說。人在傷心時,都有傾訴的欲望,但如果見人就說,很容易使聽者心理壓力過大,對你產生懷疑和疏遠。同時,你還會給人留下不為他人著想,想把痛苦轉嫁給他人的印象。

別人的事,小心地說。人與人之間都需要安全距離,不輕易評論和傳播別人的事,會給人交往的安全感。

自己的事,聽別人怎麽說。自己的事情要多聽聽局外人的看法,一則可以給人以謙虛的印象;二則會讓人覺得你是個明事理的人。

尊長的事,多聽少說。年長的人往往不喜歡年輕人對自己的事發表太多的評論,如果年輕人說得過多,他們就覺得你不是一個尊敬長輩、謙虛好學的人。

夫妻的事,商量著說。夫妻之間,最怕的就是遇到事情相互指責,而相互商量會產生"共情"的效果,能增強夫妻感情。

孩子們的事,開導著說。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叛逆,采用溫和又堅定的態度進行開導,可以既讓孩子對你有好感,願意和你成為朋友,又能起到說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