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矛盾靠溝通

談到溝通在工作中是什麽地位?有人說:十分工作,七分溝通。溝通是貫穿整個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項能力。不管你平時是做人、做事,還是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要處理好這些問題,離不開"溝通"二字。

人與人通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矛盾,夫妻矛盾,婆媳矛盾,上下級矛盾,客戶矛盾等等,甚至和一些與毫無關係人之間也會產生矛盾,有了矛盾就會產生戰爭,大到國與國,小到人與人。即使利益一致,也可能產生分歧,產生分歧就需要溝通,良好的溝通是達到和諧最有效的手段。有分歧,語言表達有歧義,矛盾就可能發展成戰爭,吵架、冷戰就可能接踵而來。

有一位教師朋友,他對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深有體會。他在一篇博文中這樣寫道:2006年,我擔任了四個班的物理教學任務。由於班額大、課時多、任務重,我當時的教學情緒極不穩定。記得有一次到四班上課,鈴聲已經響了兩三分鍾了,我走進教室時有一位同學還斜坐著,麵朝著窗外。我叫他坐好,他沒反應。我提高了嗓門,再一次叫他,他還是不理。當時心頭一股無名火騰地一下就上來了,我急匆匆地走過去,拎住他的耳朵想把他拽正。他頭一甩,騰地一下站了起來,怒氣衝衝地望著我。在學生麵前,我的個頭還算高大。"為什麽拎我耳朵?"他反而問起我來。"我叫你,為什麽不坐好?""沒聽見!"他憤憤地說。"我叫了你兩遍!?""沒聽見就是沒聽見!"他說完把頭一甩,臉偏向窗外。“坐好上課!”我用命令式的口吻說。他啪地坐下,但從他的麵容、眼神可以看出他很不服氣。為了不耽誤上課,我也沒再說什麽。這節課他肯定沒聽進去。但不可能就這樣算了,因為今後我們還要相處。於是下課以後,我主動找到那位同學,首先向他道歉:“老師拎你耳朵是老師的不對,我向你道歉!”我這麽一說,沒想到他很詫異,那種不服氣的表情一下子就消失了。他連忙說:"不!老師,是我不對。"接下來,他就把原因一五一十地講給了我聽。原來,家裏父母鬧離婚,他心情不好,整天精神恍惚,所以……“是老師對你關心不夠,老師對不起你!”我誠懇地說。“老師……”那同學一下子眼淚流了出來。從此,那同學有什麽心裏話就願意和我說,我們成了好朋友。這是我當教師時和學生之間發生的事情。

一場師生衝突就這樣化解了。

分析能夠化解矛盾的原因,我想主要是溝通。人與人之間發生矛盾、衝突,緣於

誤解。之所以誤解,就是沒有溝通、交流。如果大家能敞開心扉,互相溝通、交流,什麽事都能理解,什麽矛盾、衝突都能迎刃而解。

我們再看發生在公司裏的一件事:

小力是公司銷售部的一名員工,人比較隨和,不喜爭執,和同事的關係處得都比較好,但是,前一段時間,不知道為什麽,同一部門的小張老是處處和他過不去,有時候故意在別人麵前指桑罵槐,對跟他合作的工作任務也都有意讓小力做得多,甚至還搶了小力的好幾個老客戶。

起初,小力覺得都是同事,沒什麽大不了的,忍一忍就算了,但是,看到小張如此囂張,於是,一賭氣,告到了經理那兒。經理把張力批評了一通,但結果是,從此,小力和小張成了絕對的冤家了。

有溝通專家認為:小力所遇到的事情是在工作中常常出現的一個問題。在一段時間裏,同事小張對他的態度大有改變,這應該是讓小力有所警覺的,應該留心是不是哪裏出了問題了。但是,小力隻是一味地忍讓,這個忍讓不是一個好辦法,更重要的應該是多溝通。小力應該考慮是不是小張有了一些什麽想法,有了一些誤會,才讓他對自己的態度變得這麽惡劣,他應該及時和小張進行一個真誠的溝通,比如問問小張是不是自己什麽地方做得不對,讓他難堪了之類的。那麽任何一個人都不喜歡與人結怨的,可能他們之間的誤會和矛盾在比較淺的時候就會消失了。

但是結果是,小力到了忍不下去的時候,他選擇了告狀。其實,找主管來說明一些事情,不能說方法不對,關鍵是怎麽處理。但是,在這裏小力、部門主管、小張三人犯了一個共同的錯誤,那就是沒有堅持"對事不對人",主管做事也過於草率,沒有起到應有的調節作用,他的一番批評反而加劇了二人之間的矛盾。正確的做法是應該把雙方產生誤會、矛盾的疙瘩解開,秉著以事業為重,加強員工的溝通來處理這件事,我想這樣做的結果肯定會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