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定、四問與五借

一般說,在構想即興演講的思路及內容時,應當做到“三定”、“四問”、“五借”。

1.“三定”

要在接到即興演講的邀請時,快速確定話題,快速確定觀點,快速確定範圍。沒有話題,就沒有抓手,沒有入門之路,沒有思考的方向;沒有觀點,就沒有主題,沒有核心,沒有思考的基點;沒有範圍,就沒有框架,沒有限製,沒有思考的約束,無法快速構思成篇。

“三定”是即興演講快速構思的第一件大事,第一步工作。某校有位學生會主席,參加一個班級“關於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主題班會,臨時被班長邀請作即席發言。他先快速確定話題:“三歲定八十”;再快速確定觀點:青少年時期養成的良好習慣將影響人的一生;然後快速確定範圍:中外成功人士如何在年幼時培養好習慣,當代學生如何培養好習慣。“三定”使他成功地快速構思,麵對“突然襲擊”仍能從容不迫,應對自如。

2.“四問”

快速構思時必須向自己提出四大問題:什麽時間、什麽聽眾、什麽場合、別人已經講過什麽內容。這“四問”能從四個方麵約束思路,快速找到即興演講的框架。

有位因家庭動遷而新轉學到某校就讀的高二學生,在新學期伊始的班會上接到班主任讓他作即興發言的邀請,他在極短促的時間裏快速“四問”,得到的答案是:新學期麵對新夥伴、新老師,在氣氛熱烈的迎新(新世紀、新學年)場合中,在其他人已經說了許多迎新決心的時候發言,必須特別注意“針對性”,要講既符合聽眾需要,符合會議主題,又具有新鮮感的內容。他巧妙地由“動遷”想到“辭舊”,要迎新必先辭舊,要和這麽好的新夥伴、新老師一起學習,必先“辭”掉自己身上的種種“舊”習慣、舊方法、舊想法。他以“辭舊迎新”四個字迅速構想了一席符合“四問”結果的即興發言,獲得了熱烈的掌聲,老同學們興奮地評價:來了一位“出口成章”的“口才專家”。

3.“五借”

即興演講的快速構思要有可循之路,這些思路可歸納為“五借”:借題發揮、借事發揮、借景發揮、借地發揮、借話發揮。

第一,借題發揮。即巧妙地借用會議的議題作發揮。或剖析議題的概念,或對議題作引申發揮,或闡述議題蘊含之義,等等,以此列出若幹層次,發表感受。語言學家張誌公參加一次演講研討會,被邀請即興發言。他稍加思索,脫口說道:

我有自知之明,我不是演講家。因此,我先做個聲明:我講話不超過五分鍾。

演講是科學,演講是藝術,演講是武器。什麽是科學?科學是對客觀事物的規律的認識。演講沒有規律嗎?不能認識嗎?不是的,它是有規律性的,所以說它是科學;演講不僅訴諸人類邏輯思維,而且訴諸人類形象思維,不僅要用道理說服人,還要用感情感染人,所以說它是藝術;演講捍衛真理,駁斥謬誤,所以說它是武器,而且是重要的武器。

張誌公的這番話是從“演講”這個題目出發,剖析其概念,從“科學”、“藝術”、“武器”三方麵一一道來,條理清晰,論點鮮明。如果我們參加“創新思維討論會”、“學習方法交流會”等會議,也可從“創新思維”、“學習方法”等題目入手,剖析概念,闡釋含義,快速構想出發言思路,作一席精彩的即興發言。

第二,借事發揮。即巧妙地借用會議內外的—些事情,找出這些事情與會議中心的某些關係,進而深入闡述,成為一席發言。

某次全國人大小組討論會,桌上有水果招待。一位代表吃橘子後說牙齒不好,吃一個就不能再吃了。另一位代表便借用這件事發揮,快速構思了一席很成功的發言:

我昨天掉了一顆牙,我的孫子最近也掉牙。我們兩人掉牙有本質不同。我掉牙是衰老的表現,而我孫子掉牙卻是成長的象征。同樣,改革中出點問題,就像小孩子掉牙一樣,是新生事物發展中的問題。前進中的問題,本身就包含著解決問題的因素。隻要繼續前進,問題就會解決。80年代初,廣東放開市價,魚價一下子上去,群眾有意見,上級部門也有不同看法,可省委、省府硬著頭皮前進,終於抗過去了。現在廣東的魚價在全國各城市中是最便宜的。可見,對新舊交替過程中的問題,應積極采取新的辦法解決。

這席話中借用“掉牙”的事,以此與改革中的問題作類比,形象、生動、自然。作即興發言時,如能從生活裏新鮮有趣的事情中借用一兩件,以此同類相比,深入問題的本質,常能快速有效地構思成篇。

第三,借景發揮。即巧妙地借眼前之景、生活之景,乃至會場之景,以此生發,常能迅速形成發言的“由頭”,並以此構成全篇的框架。

作家郭風去閩北參加一個筆會,當主持人宣布筆會開幕時、門外適時爆響一串鞭炮,這使會場頓時增添了幾分熱烈的氣氛。接著,發言者陸續開始念發言稿。當郭風被邀作即席發言時,他脫口說道:“我想今天會議的氣氛特別感人,因為就在剛才鞭炮響時,我看見有兩隻蝴蝶從窗外飛了進來。我看見那是兩隻小小的孱弱的,但又十分美麗的蝴蝶,我以為它們就是被我們的筆會所吸引而飛來的,由此我也被深深地感動了……”話音未落,全場已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和由衷的笑聲。郭風巧借會場之景,作為發言的引子,自然而貼切。我們在作即興發言時,也可借會場中的某一擺設、某一幅畫、某一種情景,或借用會場外的某種景物,以此作引子,能取得“由具體到抽象”的好效果。

第四,借地發揮。即巧妙借用會議地點,為發言服務,引出一番妙語。香港回歸前某一年年底,香港寶蓮禪寺天壇大佛舉行開光典禮,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周南和港督彭定康均應邀作主禮嘉賓。儀式過後,彭定康借回答記者提問,無端指責我“港澳辦”關於香港問題的聲明“並不是一份有特別吸引力的聖誕禮物”。周南聞言,便借用寶蓮禪寺這一佛門聖地,說道:“誰搞‘三違背’,定會苦海無邊、罪過!罪過!誰搞‘三符合’,自是功德無量,善哉!善哉!”說罷,再加上一句“阿彌陀佛”,引得在場的人哄堂大笑,那個挑釁的小醜彭定康則羞得無地自容。借用會場所在地,闡發一些與之相關的道理,引出一些妙語,常能為構想整篇發言開出一段生動的引子,進而理出清晰的思路。

第五,借話發揮。即借用前幾位發言者講的某一句話作發揮,或肯定,或質疑,或引申,進而快速構思成一席發言。如有同誌參加某市推廣普通話研討會,與會者大多是各區縣負責推普工作的幹部。他在前六七人發言後,接口說:“方才幾位的發言極好。一位說她自1982年起從事推普工作,屈指算來,至今已有18個春秋了,可稱之為‘老普’(聽眾大笑)。這種堅持平凡工作的韌性很可貴。另一位說她搞推普用‘擠進去’的態度,‘擠’得好呀!應當‘擠’(聽眾活躍)。推普,要打持久戰,要有韌勁;還要有‘夾縫中求生存’的‘擠’勁,但我以為還可以加一條即“鑽”勁。因為推普還有很多學問,非刻苦鑽研不可……”

這一發言,既肯定前幾位發言的可取之處,又巧作發揮,闡明自己的觀點。這種“借話發揮”,常能使沉悶的會場為之一振:被提到的發言者會因你的肯定而高興,樂於傾聽;其他人會因你從剛才的發言內容談起而感到親切;主持人會因你從會議本身取材而感謝你,覺得你是緊扣會議內容的。

“三定“、“四問”、“五借”是快速構思的幾種主要技巧。技巧來自實踐,又在實踐中發展。我們要多作即興演講的實踐,一定會發現更多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