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你的臉上表情

演講者的表情如“熒光屏”,聽眾的眼神都集中在“熒光屏”上。因此,演講台上不歡迎如同撲克牌一樣一成不變的臉。人臉上的每個細胞、每個皺紋、每個神經都表達某種意願、某種感情、某種傾向。古希臘最著名的演講家德莫斯梯尼在回答別人提問演講家最重要的才能是什麽時,曾說:最要緊的是表情,其次是表情,再次還是表情。

美國人評論羅斯福時說:“他滿臉都是表情。”

由此可知,麵部表情在演講中的傳神變化是何等的重要。

人的麵部表情,是人的思想感情在外貌上的顯示,是人的思想感情最靈敏、最複雜、最準確、最微妙的“晴雨表。”一般地說,喜則眉飛色舞,怒則切齒瞪眼,哀則蹙額鎖眉,樂則笑逐顏開。

麵部表情包括眼神、眉目、臉部、口唇等。它主要是指演講者通過自己的臉、嘴和眉目所表達出來的感情。人的麵部表情是十分生動、豐富和複雜的。根據生理學和神經心理學研究,人的喜、怒、哀、樂等複雜感情在臉上的表露,都是由麵部二十四雙肌筋的交錯收縮與放鬆而造成的。比如:麵部肌肉繃緊,多出於嚴肅、莊重、憤怒、疑問、不高興的時候;相反,麵部舒鬆則表現一種平易、和藹可親、取信於人、理解、友善、感激等感情。

在態勢語言中,麵部表情和手勢一樣是最能傳情達意的,它是人的內在思想感情在外貌上的顯示。正如法國作家、社會活動家羅曼·羅蘭所說的那樣:“麵部表情是多少世紀培養成功的語言,比嘴裏講的更複雜到千百倍的語言。”所以,富有經驗的演講者,總是充分地利用麵部表情和手勢,表達出豐富的思想感情,吸引聽眾,影響聽眾,感染聽眾。

達爾文在《人類與動物的表情》一書中指出:“現代人類的表情動作是人類祖先遺傳下來的,因而人類的原始表情具有全人類性。”在當今的社交活動中,這種全人類的表情成為了交際過程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以最靈敏的特點和共性,把具有各種複雜變化的內心世界表現出來。如高興、悲哀、痛苦、畏懼、憤怒、失望、憂慮、煩惱、疑惑、不滿、得意等等思想感情都可以由麵部表情充分地反映出來。“喜怒哀樂形於色”就是這個意思,這個“色”就是由麵部表情和眼神來決定的。

大文豪雨果說過:“臉上的神氣總是心靈的反映。”經常看演講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當我們坐在大廳裏觀看演講者演講時,在他上場的那一瞬間,首先看到的是他的整體形象:瀟灑的風度,高雅的氣質,大方的步態,得體的打扮等。我們對此一一審視之後,在心中定格出演講者形象,但進行下去時間一長,大家的眼睛會會聚到演講者的一個部位——臉部。這並非演講者有一張漂亮迷人的臉蛋,而是因為臉部是感情的“晴雨表”,聽眾可以從上麵讀懂演講者的情感世界。

當代著名演講家、演講理論家邵守義演講時臉部表情豐富多彩,豐富的表情後麵表現著複雜的思想情韻。

有些演講者不善於運用自己的麵部表情,不管內容如何轉折變化,不管感情如何波瀾起伏,始終都是一種表情,仿佛麵部表情同思想感情的變化毫無關係。這不僅會給聽眾一種呆滯、麻木的感覺,而且有損於思想感情的表達。

所以說,演講者在演講時,他的高興、痛苦、激昂、悲傷、憤怒、失望、疑惑、煩惱等豐富複雜的內心世界,無不通過麵部表情來體現。如果演講者臉部不能靈敏及時而充分地表達喜怒哀樂,他的臉部表情隻是一層冷漠,聽眾麵對冷漠也隻能回敬冷漠,演講效果當然不好。

值得注意的是,臉上的表情要緊扣你演講詞中的情緒。通常來說,麵部表情的變化先於或預報了氣氛或心情的轉換。

你不需要事先對著鏡子練習鬼臉、微笑或怪相——你所需要做的隻是在正常表情的基礎上略作誇張而已。近距離接觸中能發生作用的微妙臉部變化,後排聽眾是察覺不到的。

麵部表情是最準確的、最微妙的人的“晴雨表”。人的麵部表情貴在四個字:自然,真摯。微笑是演講中最常見的一種臉部表情,是演講者自信的標誌,禮貌的象征、涵養的外化、情感的體現。在演講中運用性格開朗和溫和的表情,可以建立融洽的演講氣氛,消除聽眾的抵觸情緒,可激發聽眾感情,促進聽眾仔細聆聽。

下列場合可用微笑技法:

(1)上台與下台時應微笑。這樣可拉近與聽眾的距離,把良好的形象留在聽眾心中。

(2)表達讚美、歌頌等感情色彩時應微笑。要博得別人微笑,自己首先要微笑。

(3)麵對聽眾提問時送上一縷微笑是無聲的讚美與鼓勵。

(4)肯定或否定聽眾的一些言行時,可以配合著點頭或搖頭,臉掛微笑。

(5)麵對喧鬧的聽眾,演講者可略停頓,同時臉掛微笑是一種含蓄的批評與指責。

下列情況要特別注意:表達悲痛、思考、痛苦、憤怒、失望、討厭、懊悔、批評、爭論等負麵情緒時不能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