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情感的語調

演講就是一個人以眾多聽者為對象,就某一事物、事情或主題發表談話,闡述自己的觀點,表明立場的語言交際溝通行為,同時它又是一門藝術。它的藝術美既體現在文體上,又體現在非語言因素上。演講文體上的美通過語音語調、詞匯、修辭、句式等來表達,而非語言的美主要通過儀容、眼神、麵部表情、手勢、體態、神態、風度等態勢語來傳遞。

那麽,演講到底該怎樣去講才能把握好演講的情感呢?這是擺在我們初學者麵前的一道題。

其實演講並無定式,一百個人就有一百種講法。隻要符合自身身份、性格和年齡特點,用真情實感去講就行了。演講講的是你的心聲,你的情感,要用“心”去講、去敘述,應該是聲情並茂,聲隨情走而得到一種升華。所以說演講最難的是:語言情感的準確釋放。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在演講中如果缺少了情,你就沒有辦法去把握演講的基調,就沒有辦法使用一切技巧,也就無法準確傳達演講稿的內涵。情感的正確使用是把握技巧中的關鍵,也是演講的成敗因素。在這裏我想提示的是:在演講中用“情”就是“你”要融入演講稿、融入故事,有機的結合,使“你”和你的作品渾然成為一體,達到一種忘“我”的境界。

演講者要到生活中和藝術中去尋找和體驗語言的暖色調和冷色調,就是我們所說的高興和悲傷的語氣語調,在演講中常常會使用到。這些語調的正確使用,就需要我們特別注意在使用時的語感,語感要隨“情”而動。

為了加強語感,讓我們來觀察一下親朋好友在聚會中,相互問候或對某一感興趣的話題展開熱烈討論的情景,你一言我一語,甚至有人高談闊論,歡聲笑語匯聚一堂,那種親情、那種友情,時快時慢的語速,繪聲繪色的聲調,恰到好處的手勢,朗朗的歡笑聲,其樂融融。大家在這種環境中身心放鬆,語調自然柔和、溫馨,此時的語調就是暖色調。

為了對比起見,再談一下痛苦悲傷的語調(冷色調)的處理方式。在我們的演講中有很多表達傷心痛苦的事例。當你講到親朋好友中有人離故之時,悲腔的運用是不可少的。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大家都知道諸葛亮舌戰群儒的片段,其實最考驗諸葛亮口才的是他為周瑜吊孝哭訴。孫、劉兩家這對昔日的盟友為荊州之地翻臉。周瑜興兵誓要奪回荊州,結果兵敗殞命。諸葛亮為大局,毅然前往東吳大營給周瑜吊孝。麵對殺氣騰騰、凶險莫測的虎穴禁地,諸葛亮依靠智慧,運用樸實的睿智語言,哭訴衷腸,用真情感動了東吳人,得到諒解,從而化險為夷。再次為孫、劉兩家繼續聯合抗曹立下偉績。這個哭訴就是一個精彩的演說過程,諸葛亮把演講的語感發揮到了極致,也隻有這樣他才能虎口脫險。

說以上例子的目的就是想強調一下,在演講中,任何高興的口吻和悲傷的腔調的使用,都來不得半點虛假、做作和過分。喜悅代表著朝陽,悲傷表示著夜暮。一切都要自然,要不然在演講中就會適得其反。試想一下,諸葛亮的語音語調和表情要有半點失真的話,他有多少個腦袋也不夠別人砍啊!

在演講中,口語表達和演講稿一樣也要有層次感、要有大局觀和感染力。當你在準備演講素材時,圍繞著演講的有關語氣語調問題也就隨之展開,直至演講結束,它涵蓋了整個過程。一個演講的完成它包含著寫作技巧、口語技巧、表演技巧等,它是一個綜合體,演講技巧不是孤零零的,它蘊含著真情和豐富的生活。但每一項都與演講情感語調的運用密不可分,我們要把寫作、口語、表演等巧妙的綜合起來潤色。比如,當我們在演講中敘述某一件事,你必然會娓娓道來,語調隨其內容變化而變化。時而高興、時而悲傷;時而高亢,時而低沉;時而急促,時而舒緩;有時需要聲斷氣不斷,有時需要一字一頓;還有就是演講的語速明顯快於朗誦,咬字要實,鏗鏘有力。目的就是圍繞主題把“情”用“調”準確恰當地演繹出來。在練習時,要克服語音平淡的方法就是按照以上要求去做。要注意,聲音的高低起伏不是忽大忽小。忽大忽小的聲音刺激聽覺器官,使人感覺不舒服。而是音色、音量的均衡平滑的逐漸增大或減小,要注意過渡。一般以暖色調為主,聲調略高於平常說話,語音親切。

在語言表達上,男性要體現果敢剛毅的陽剛之氣;女性要體現溫柔細膩的陰柔之美。這樣展示各自的優勢,隻有這樣才能體現各自的特點和長處。

在剛開始練習的過程中可能會感覺有點難或找不著感覺或不適應,這都是正常現象。要多多揣摩文字內涵,吃透要表達的意思,要動腦,依靠智慧,苦幹加巧幹,就能起到事半功倍得效果,這是勤學苦練之後的又一要素。

在這需要提醒的是:千萬不要為了技巧而玩弄技巧,樸實無華其實也是一種重要的技巧。所有的技巧都是為輔助演講的情感語調而展現的,目的就是為了感染打動現場的每一位聽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