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分歧,求同存異

在溝通的過程中,最基本的一條原則就是求同存異。所謂求同就是追求共同的目標,有共同的喜好。所謂存異就是指在某些問題上,如果雙方觀點不能達成一致,應該允許對方擁有不同的觀點,保留自己的意見,而不是強求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

一家化妝品公司的推銷員去拜訪一位老客戶,沒想到客戶主管一見到推銷員就說:“你怎麽還好意思來推銷你們的產品?"

這句話把推銷員說愣了。經過詢問,推銷員才明白,原來客戶主管認為他們剛購進的化妝品並不適合北方人的膚質,而此化妝品正是這位推銷員推薦的。

推銷員很快鎮定了下來,微笑著說:"其實我和您的觀點一樣,如果這批化妝品不適合北方人保濕的要求,那你們就會退貨,對不對?”

“是的。”

“按照北方的氣候,化妝品保濕效果應該在12小時左右,對不對?"

“是的,但是在使用了你們的化妝品後,不到十小時,實驗模特的臉就有緊繃的感覺了。”

推銷員沒有馬上為自己辯解,隻是問了一個問題:"這個房間的溫度是多少度?”

“我們的空調室溫設定在24℃。”

"房間因為加裝了空調又沒有開窗,幾乎處於全封閉環境中,空調房間的濕度比一般室外的溫度還要低,是這樣嗎?"

客戶主管點了點頭。

推銷員繼續說:"我們這一款產品,所設定的保濕度是在常溫狀態下對皮膚所起的保濕作用,不同的溫度環境下肯定有一點差別,但並不代表我們的產品沒有做到12小時的保濕效果。”

客戶主管聽後,便恍然道:“你說得有道理。”

最後,雙方的合作不但沒有終止,這位客戶主管還追加了一批貨物。

如果推銷員一味地強調自己的產品有多麽好,產品沒有達到效果,那是你們的環境所致,和產品的質量沒有關係,這樣說肯定會引起對方的憤怒和爭辯。相反地,推銷員通過引導,讓對方承認產品沒達到效果是因為他們的使用環境不合適,這就能順利地引導對話向良性的方向發展。

在生活中,兩個性格相投的人很容易成為好朋友,可是即使關係很融洽,希望成為親密無間的好友也很難。原因何在?這是因為人心是非常複雜的,人與人即使意氣相投,也不可能透徹地了解和理解對方。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存在的“這一個",由於生活環境、知識、人生閱曆的不同,必然產生差異,觀點不可能完全相同。即使是同一個人,脾氣也會隨著外界環境的變化而改變,更不用說是兩個人了。

希望成為好朋友,百分之百地了解對方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懂得包容,給別人一定的空間,學會求同存異,不要搞那種“一對一”的交往。與朋友相處,應該坦誠相見,求同存異。不能要求朋友完全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思考或辦事,也不能要求朋友和自己有完全相同的興趣愛好。實際上,正是因為性格、愛好的不同,兩個人才能夠相互吸引,互相學習。如果我們處處強求對方和自己一致,隻會造成對立。隻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才能使友誼更穩固、更持久。

有時候,朋友之間難免會發生爭執。我們在談話的時候,應該注意盡量不要把談話的重心放在“異”上,而應該放在“同”上。

與別人交談,不要先討論你們觀點不同的一麵,而是應該不斷強化與對方相同的一麵,這樣才能接近彼此的距離,達到你的目的。

在人與人溝通的過程中,不管雙方的分歧有多大、矛盾有多深,總會有一些共同語言、利益以及願望等。一個人要會利用這些共同點,創造出“是”的局麵,心平氣和地與人討論,這才是可遵循的交友之道。當你承認別人“是”的時候,對方就處於放鬆的狀態中,這種狀態可以讓對方冷靜地權衡事實,接受你的意見。

在人際溝通中,不管是與關係很好的朋友還是初次見麵的陌生人,都應該堅持以求同存異的原則進行溝通。這既顯示出對別人的尊重,又為自己帶來了好人緣。懂得了這一點,你在人際溝通中就能夠做到遊刃有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