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苛求完美

事事追求完美是一件痛苦的事,它就像是毒害我們心靈的藥餌。因為這個世界本來就不是完美的,過去不是,現在不是,將來也不是,它本來就是以缺陷的形式呈現給我們的。人如果事事追求完美,那無疑是自討苦吃。

一個人如果擁有這樣的短板,不願接受任何的不完美,最後隻會導致自己一無所得。因為人世間根本不存在完美的事物,一味地追求完美,就會在追尋目標的途中迷失方向,在種種"不完美"的事物中無所適從,最後碌碌無為地過完自己的一生。

從前,一位老和尚想從兩個弟子中選一個做衣缽傳人。

一天,老和尚對兩個徒弟說:"你們出去給我揀一片最完美的葉子回來。”兩個弟子遵命而去。不久,大徒弟回來了,遞給老和尚一片樹葉說:"這片樹葉雖然並不完美,但它是我看到的最完整的葉子了。”二徒弟在外麵轉了半天,最終卻空手而歸,他對老和尚說:"我看到了很多很多的樹葉,但總也挑不出一片最完美的……”最終,老和尚把衣缽傳給了大徒弟。

“揀一片最完美的樹葉”,人們的初衷總是美好的,但如果不切實際地一味找下去,一心隻想十全十美,最終往往是兩手空空。直到有一天,我們才會明白:為了尋找一片最完美的樹葉而失去了許多機會是多麽得不償失。

世間的諸多悲劇,正是因為一些人熱衷於追求虛無縹緲的完美,而忘卻了任何一種正常的選擇都可以走向完美,完美不是一種既定的現象,而是一種日臻完善的執著追求過程。

有兩個年輕人曾經一同考研,其中一個決心要考上重點大學,另一個選擇了一個適合自己的學校。結果,那個一心想要考上重點大學的年輕人前後考了五次未果,眼睜睜地看著他人一個個找到了合適的位置,以致神經都有些失常了。而另一個年輕人則一考即中,由於勤勉刻苦,研究生畢業四年後,被破格晉升為副教授。

其實,任何一種平淡的選擇或開始,隻要後麵的過程得當,其間必定蘊含著許多奇跡,按客觀規律辦事,不能脫離實際而片麵追求完美。

揀一片最美的樹葉,需要擁有一份理智,一份思索,一份對自身實力的審視和把握。

愛因斯坦上小學時,老師讓學生交一件勞動作品。愛因斯坦把一隻笨拙又醜陋的小板凳交給了老師,老師看之後很不滿意。這時,愛因斯坦又從身後拿出兩隻更為醜陋的小板凳,對老師說:"剛才交的是我第三次做的,雖然它不太令人滿意,但是它要比這兩隻強得多。”

人生中,我們應該具備愛因斯坦的勇氣,不要隻是好高騖遠,而應該靜下心來,一步一個腳印地去揀你認為是相對完美的樹葉。

人生的缺憾有其獨特的意義,我們不能杜絕缺憾,但我們可以升華和超越缺憾,並且在缺憾的人生中追求完美。缺憾可以當作我們追求的某種動力,如果我們能這樣看,就不會為種種所謂的人生缺憾而耿耿於懷呢?

有人缺憾就會產生追求的目標,有了目標,就如同候鳥有了目的地,即使總在飛翔,累得上氣不接下氣,有期望的目標,總是能夠堅持下去。

如果事事追求完美,會使我們陷入困境。所以,不要讓盡善盡美主義妨礙我們,試著將“盡力做好”改成“努力去做"。

如果我們有孩子,不應要求他事事都要盡力做好,因為這種要求會使他們產生怨恨情緒。"去做"要比“盡力做好”更重要。

例如,隻要孩子喜歡,我們就應該鼓勵他們去滑雪、唱歌、畫畫、跳舞等,而不應該僅僅因為他們可能做不好某件事就不讓他們去嚐試。

如果我們將自己的價值與成敗等同起來,必然感到自己是毫無價值的。

想一想托馬斯·愛迪生,如果他以某項工作的成敗來衡量他的自我價值,那麽他在第一次試驗失敗之後就會認輸,就會宣布自己是個失敗的探索者,並停止努力。然而他並沒有認輸,失敗是成功之母,它可以鼓勵人們去努力、去探索,如果失敗指出了成功的方向,人們甚至可以視其為成功。正如一位作家說的那樣:“我最近修改了一些名言,其中之一便是將‘一事成功,事事順利’改為‘一事成功,事事失敗',因為我們從成功中學不到任何東西,唯一給我們以教益的便是失敗,成功隻是堅定了我們的信念。”

假如我們的目標切合實際,那麽,通常我們的心情會較為輕鬆,行事也較有信心,自然而然會感到更有創造力和工作成效。

我們不是在鼓吹放棄努力奮鬥,不過,事實上我們也許會發現,在我們不是追求出類拔萃而隻是希望有確實良好的表現時,反而會獲得更好的成績。

我們也可能用反躬自問的方式來抗拒追求完美的思想,例如,“我從錯誤中可以學到什麽?”我們可以做個實驗,想想你犯過的每一項錯誤,然後把從中得到的教訓詳細列出來,千萬別懼怕犯錯,否則我們會失去學習新事物以及人生道路上前進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