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溝有待家長與孩子共同填平

親子之間,代溝總是不可避免的。

什麽是代溝?代溝是指兩代人因價值觀念、思維方式、行為方式、道德標準等方麵的不同而帶來的思想觀念、行為習慣的差異。當前,一邊是家長們長籲,現在的孩子太難管,不聽話;一邊是孩子們短歎,家長怎麽這麽不理解我們,他們不也是從我們這個年紀長大的嗎?簡而言之,這種相互的不理解就叫代溝。

本來,過去十幾二十幾歲的年齡差才會出現代溝現象,可現如今,代溝不僅存在於上一代與下一代之間,而且在年齡相隔十年、八年的人們之間,甚至在大學的高年級與低年級學生之間,都會有令人驚歎的明顯差異,甚至有“三歲一代溝”的說法。

某種意義上說,代溝是時代進步的標誌,但也是困擾交流與溝通的難點,且容易增加形成偏見和歧視的可能性,代溝兩側的人輕則互不理解,重則互相抱有敵意,所以要通過種種途徑,做各種努力來跨越代溝、填平代溝。代溝是一種心理現象,良好的溝通方式可以讓代溝造成的曾經斷裂的心理聯係接續起來,從而達到順暢的交流和和諧的相處。

某媒體有一次對500名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反映與父母有“代溝”的占90%,可見“代溝”在現代家庭中的比例之大。至於“代溝”在家庭中的表現,則主要集中在“穿衣打扮”“父母嘮叨”“業餘愛好”“零用錢消費”“課外讀物”“交友”“隱私”等方麵的分歧。

要解決好代溝的問題,首先要明白為什麽會產生代溝。

有人認為產生代溝的責任在於父母:父母用他們過時的思想來引導孩子,會使處於叛逆期的孩子感到反感。父母以長者自居,認為不管怎樣自己都是有道理的。因此,他們沒能很好地與孩子溝通,就與孩子之間產生了代溝。孩子都希望自己能有一對理解自己的父母,希望能向他們訴說自己的煩惱。可每當這時,父母要麽覺得自己的孩子是受到了什麽不良習氣的影響,要麽覺得這樣的煩惱完全是微不足道的。一次又一次這樣的回應自然會使孩子無法與父母溝通,加深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代溝。

有人認為產生代溝的責任在於孩子:如今的社會紛繁複雜,互聯網、電視、電影和小說影響廣泛,出於對孩子的保護,父母會用自己的想法來指引孩子成長。而孩子卻對此嗤之以鼻,認為父母的觀點很俗套,不適應現在的生活環境,孩子也就不願意向父母敞開自己的心扉,不願意主動跟他們交流,隻希望父母能單方麵理解自己,自己卻從未想過去理解他們。當父母盡他們最大的努力來跟上孩子的思維時,孩子卻選擇離他們而去。

在互聯網上,不同的網友對“代溝”有不同的理解,從大家的發言,能看到很多孩子的觀點:

代溝是當你在聊天室裏和網友聊得正起勁時,父母過來,看看因過於興奮而滿臉通紅的你,然後擔憂地搖了搖頭,嘀咕一句:“什麽東西?!”

代溝是當你吵著要去看演唱會或是去參加見麵會時,父母就是板著臉不答應。

代溝是當你對父母講起你班上的異性好友時,他們一臉緊張,嚴肅地問你和他(她)是不是有了早戀的傾向。等你解釋清楚以後,他們又會告誡一句:“有什麽事不能瞞著大人哦。”

代溝是當你把抽屜上了鎖後,父母有意無意地問你:“有什麽秘密啊,還要鎖抽屜?”

代溝是當你說要和同學一起出去玩時,父母一定要你把同學的名字報上,並要弄清他(她)的性別、學習情況、性格特點等。

其實,我們不應把代溝的責任簡單地歸結於父母或孩子。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代溝往往是因為父母與孩子之間缺乏溝通而產生的。作為父母,作為孩子,到底應該如何去化解彼此之間的代溝,從而推倒這堵無形的牆呢?答案隻有一個,那就是溝通、溝通、再溝通。

當產生代溝後,做父母的就該主動將它填平,否則必會影響雙方感情。當家長的應該放下架子,以平等的姿態與孩子相處。如果父母把自己置於絕對權威的地位,孩子就會永遠處於被管束的地位。在這種情況下,當家長的往往會不自覺地借著自己的權威,將自己的一套觀念或要求,強加於子女身上。而孩子是敏感的,他們很容易感到壓力的存在,並產生抗拒心理,這隻能使代溝越來越深。所以,不要讓孩子覺得家長高高在上,讓孩子把家長當成最關心他們的長輩、最親密的朋友,這樣,雙方的代溝就會少一些甚至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