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與父母說話方式有關

每個人從咿呀學語起,到壽終正寢止,幾十年的光陰中,不知道要說多少話。朱自清在《說話》一文中說:“人生不外言動,除了動就隻有言,所謂人情世故,一半兒是在說話裏。古文《尚書》裏說,‘唯口,出好興戎’,一句話的影響有時是你料不到的,曆史和小說上有的是例子。”不可否認,人人都會說話,然而能把話說好卻並非易事。麵對同樣的情況,不同的話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能言善辯者即使是嚴厲地批評,也可能令人欣然接受;笨嘴拙舌者即使是由衷地稱讚,也可能讓人極為反感。這就是說話的藝術,一個真正會說話的人,可以把話說到別人心坎上,無論是批評還是讚揚,無論是拒絕還是請求。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是不可或缺的。然而,隨著孩子的一天天長大,似乎父母的每句話都令孩子感到厭煩。很多父母為此很是困惑:孩子到底在搞什麽名堂,為什麽這麽不聽話?

孩子不聽話到底是誰的錯?關鍵還是在家長身上,不是孩子不聽,而是家長還沒有掌握與孩子有效溝通的語言。做一個稱職家長的第一課就是——學會對孩子說話。

學會對孩子說話,才能減少與孩子交流溝通時的障礙,才能真正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才能在很多問題上與孩子達成共識,否則,家長與孩子之間必將產生深深的代溝。

學會對孩子說話,是實現與孩子無障礙溝通的第一步。孩子不聽家長的話,往往是因為家長表達良好願望的方式引起了孩子的反感,家長們自以為是的教誨,卻把孩子逼入絕境或使孩子養成惡習。

一位樵夫救了一隻受傷的小熊。不久,樵夫迷路正好借宿在熊窩,小熊用極其豐盛的晚餐款待了他。第二天早晨,樵夫對小熊說:“謝謝你熱情的招待,但我唯一不喜歡的是你身上那股臭味。”小熊聽了之後,沉默了一會兒,然後答道:“那麽為了補償你,你隨便用什麽東西割我一下吧!”樵夫按要求做了。

很多年後,樵夫再次遇到小熊,問起小熊身上的傷口好了沒有。小熊說:“傷口愈合後,我就忘了。不過你那次說的話,我一輩子也忘不了。”

這個寓言告訴我們,語言也可以是一種鋒利的武器。可敬的父母們都知道,日常的交談往往是教育孩子的良機。然而父母是否注意到,麵對孩子脆弱的心靈,不恰當的一句話所留下的傷害,是經過多少時間都無法磨滅的。

古代有一位國王,一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滿嘴的牙都掉了。於是,他就找了兩位解夢的人。

國王問他們:“為什麽我會夢見自己滿口的牙全掉了呢?”

第一個解夢的人就說:“皇上,夢的意思是,在你所有的親屬都死去以後,你才能死,一個都不剩。”皇上一聽,龍顏大怒,下令打了他一百大棍。

第二個解夢人說:“至高無上的皇上,夢的意思是,您將是您所有親屬當中最長壽的一位呀!”皇上聽了很高興,便拿出了一百枚金幣,賞給了第二位解夢的人。

同樣的事情,同樣的內容,為什麽一個會挨打,另一個卻受到嘉獎呢?因為挨打的人不會說話,受獎的人會說話。對孩子表達同樣的意思,你選擇什麽樣的表達方式和什麽樣的詞語都將對孩子有很大影響。在與孩子交流的過程中,無論你是提出要求、給出答案或者與他談條件、達成妥協,你所使用的語句可能讓孩子更加樂於合作、更加自信,但也可能令他感到挫敗,失去信心。“說話是很有學問的一件事,有的人說出來的話是信任的話,會讓對方備受鼓舞,而有的人說出來的話卻讓對方的心裏發堵。”

與孩子說話特別需要語言的藝術。但有些父母卻不這樣認為,他們以為孩子小,同他們說話不必顧忌太多,什麽話想說就說,也不管效果如何,反正自己是出氣了。長此以往,會讓孩子形成逆反心理,不管父母說的話是對是錯,他們一概排斥。

此外,孩子不見得比成人知道的少,與他們的交談裏經常有需要解讀的密碼。

10歲的安迪問他的爸爸:“在哈萊姆,有多少孩子被拋棄?”安迪的父親是一個律師,他很高興看到兒子對社會問題感興趣,於是他就這個問題發表了一通長長的演說,然後又去查了數據。但是安迪還是不滿意,繼續問同樣的問題:“在紐約被拋棄的孩子有多少?美國呢?全世界呢?”

最後,安迪的爸爸終於明白了,他的兒子並不是關心社會問題,他關心的是個人問題。安迪問這些問題並不是出於對被遺棄孩子的同情,而是擔心自己被遺棄。他並不是想得到被遺棄孩子的數字,而是想得到確認他不會被遺棄。

於是,爸爸仔細考慮了一下安迪的問題,然後回答道:“你擔心父母可能會像其他父母那樣將自己的孩子拋棄,我向你保證我們不會拋棄你,如果你再為此感到煩惱,就告訴我,這樣我才能幫你消除擔心。”

在與孩子進行對話時,父母還應注意,對孩子多說富有感情色彩的評價性語言。父母的評價在孩子的生活中往往會成為其判斷對錯的原始依據。雖然孩子在成長中還會被外在的環境有所修改,但這種修改決不會觸及孩子兒時的核心觀點。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父母說話的態度、內容和品質,將成為孩子一生的自我意識和思維定式——是樂觀、自信、富有理想和氣概,還是消極、自卑、得過且過、自暴自棄。

總之,知道怎樣對孩子說話的父母,才是稱職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