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就是不停地說服

創業的路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即使你的名字叫馬雲。在馬雲的阿裏巴巴還是一個嬰兒時,曾因沒有足夠的奶粉錢而讓馬雲焦頭爛額。在一次會議間歇期間,馬雲遇到大財主孫正義,便起了化緣之心——想找孫正義融資。按照通常的套路,找人融資可是一套嚴格的程序的。在這套程序中,商業計劃書是必不可少的。馬雲沒有,但機不可失。怎麽辦?馬雲是這樣和孫正義說的:“和您這樣的聰明人講話,不需要多講,所以我沒有商業計劃書。”一句奉承的話得體而又巧妙地掩蓋了自己的準備不足,外加幾分鍾蠱惑,孫正義就掏出2000萬美元給他。

馬雲說:創業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說服的過程。要說服投資人給你投資,說服銀行給你貸款,說服顧客購買你的產品或服務……

其實,何止是創業,人生不也是一個需要不斷說服的過程嗎?

經過精心的準備策劃,西蒙·福格來到英國著名的《泰晤士報》總經理辦公室求職。

他問:“你們需要一位好編輯嗎?”言下之意自己就是好編輯。

“不需要。”拒絕的很幹脆。

“那麽,好記者呢?”

“不需要。”拒絕的同樣幹脆。

“那麽,排字工、校對員的?”西蒙堅持不懈。

“都不需要。很抱歉,我們現在沒有空缺。”明擺著事情要沒戲了。

“那麽,你們一定需要這個。”說著,西蒙從包裏拿出一塊很精致的牌子,上麵寫著:“額滿,暫不雇用”。

總經理被西蒙新穎、獨特的求職方式所打動,破格給他安排了一個職位。25年後,西蒙.福格成為這家報社的總編輯,名揚世界。

這是個自由的世界,你可以一言不發直到你離去,或者讓嘴巴毫無目的地響個不停,無人有權幹涉。但你走過人群時,不要抱怨別人的冷落或者嘲笑。

在現代社會中,無論你處於什麽角色,都需要與他人合作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在很多情況下,你需要別人接受自己的想法、觀點,然後,與你共同采取一致的行動,那麽,這就需要具備說服他人的本領。成功和失敗往往取決於某一次談話。這絕不是誇張的言辭。美國人類行為科學研究者湯姆士指出:“說話的能力是成名的捷徑。它能使人顯赫,鶴立雞群。能言善辯的人,往往使人尊敬、受人愛戴、得人擁護。它使一個人的才學充分拓展,熠熠生輝,事半功倍,業績卓著。”他甚至斷言:“發生在成功人物身上的奇跡,一半是由說服力創造的。”

憑著一張嘴讓世人瘋狂的大人物有的已經死了,有的還活著。給人印象最深的是世人對他缺乏好感,他也對世人不屑一顧的希特勒。在希特勒的傳記裏,作家們往往喜歡把他描述為走在德國街上的無賴,甚至兩性人。這些無關痛癢的廢話適合一些喜歡打毛衣的男人去談論。客觀上講,希特勒不僅是一個令世人探惡痛絕的政客,還是前無古人的傑出演說家。當他站在台上.從嘴裏說出煽動性的聲音的時候,台下的人們為之瘋狂,整個世界春意欲動。我們不得不在咬牙切齒的同時承認他的說服力。

人們來到這個世界,不是說服別人就是被別人說服。當然,一些人既不肯被別人說服也說服不了別人,他們中大多數與心理醫生在病曆表上寫的“精神錯亂”之類的術語有關,不在本書敘述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