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群效應的心理成因

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參加會議,進會議室發現已經座無虛席,沒有地方落座。他靈機一動,喊了一聲:"地獄裏發現石油啦!”這一喊不要緊,天堂裏的石油大亨們紛紛向地獄跑去。很快,天堂裏就隻剩下那位後來的了。這時,這位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過去,莫非地獄裏真的發現石油了?

想到這裏,他再也坐不住了,起身急匆匆地向地獄跑去。

以上是一則笑話,笑話中蘊含了深刻的道理。石油大亨原本就心知肚明這是假話,但卻在“羊群”麵前居然也失去了理智。大多數人都認為那麽多人的判斷應該不會錯,即使走錯了也有很多人陪著。

美國人詹姆斯·瑟伯寫過一段十分形象的文字,來描述人類的羊群效應。

突然,一個人跑了起來。也許是他猛然想起了與情人的約會,雖然已經遲到很久了。不管他想些什麽吧,反正他在大街上跑了起來,向東跑去。

另一個人也跑了起來,這可能是個興致勃勃的報童。

第三個人,一個有急事的胖胖的紳士,也小跑起來……

十分鍾之內,這條大街上的所有人都跑了起來。嘈雜的聲音逐漸清晰了,可以聽清“大堤”這個詞。

“決堤了!”這充滿恐怖的聲音,可能是電車上一位老婦人喊的,或許是一個交通警察說的,也可能是一個男孩子說的。沒有人知道是誰說的,也沒有人知道真正發生了什麽事。但是兩千多人都突然奔逃起來。

“向東!”人群喊叫了起來。東邊遠離大河,東邊安全。“向東去!向東去!”

這個故事雖然是虛構的,但卻生動形象地反映了羊群效應。羊群效應並非文學家憑空捏造,心理學家阿希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招募了一批實驗參與者,都是大學生,他將他們分成幾個小組,每組七個人,讓同一個小組坐成一排。在這七個人當中,有六個人是事先安排好的實驗合作者,隻有一個人是真的被試者身份。實驗開始了,研究員每次向大家出示兩張卡片,要求組員們對與卡片內容相關的問題進行回答。研究員總是將實驗合作者安排在前麵回答問題,真的被試者排在最後回答問題。在第12次測試中,實驗合作者和被試者回答的問題都一樣,從第三次開始至第12次問答,六名實驗合作者都按事先要求的那樣故意說錯答案(題目非常簡單,排除了智力因素),以此形成一種與事實不符的群體壓力,然後趁機觀察被試者是否發生羊群效應。

實驗結果正如阿希所料:

隻有大約25%~30%的被試者保持了獨立性,沒有發生過從眾行為;所有被試者平均從眾行為百分比為35%;大約有15%的被試者,從眾行為的次數占實驗判斷次數的75%。

為了探究羊群效應的心理根源,阿希在實驗後對從眾的被試者作了訪談,並將訪談結果歸納成從眾的三種情況。

第一種:被試者將他人的反應當作參考,發生了觀察上的錯誤,導致知覺歪曲。

第二種:被試者意識到自己所看與所想的與他人不同,但不相信自己比多數人的答案正確,選擇了否定自己,發生了判斷歪曲。

第三種:被試者明知其他人都錯了,卻不由自主地跟著錯,發生了行為歪曲。

阿希經過分析,將從眾行為發生的原因歸納為個體在群體中受到信息上和規範上的壓力。

1.信息壓力

經驗使人們認為,多數人的正確概率比較高,在模棱兩可的情況下,人們更容易相信多數人,導致從眾。

2.規範壓力

群體中的個人因害怕與眾不同而被其他成員視為異常者,被孤立,往往不願意違背群體標準而選擇采納多數人的意見。

羊群效應是一種客觀存在,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根據心理學家的調查,他們發現,性格內向、自卑的人從眾多於外向、自信的人,社會閱曆淺的人從眾多於社會閱曆豐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