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苦難,屢敗屢戰

前美國副總統亨利·威爾遜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裏。當他還在搖籃裏時,貧窮就已經露出了猙獰的麵孔。他深深地體會到,當他向母親要一片麵包而她手中什麽也沒有時是什麽樣的滋味。

他在10歲時就離開了家,當了11年的學徒,每年可以接受一個月的學校教育,最後,在11年的艱辛工作之後,他得到了一頭牛和六隻綿羊的報酬。他把它們換成了84美元。從出生一直到21歲那年為止,他從來沒有在娛樂上花過一美元,每一美元都是經過精心算計的。他完全知道拖著疲憊的腳步在漫無盡頭的盤山路上行走是一種怎樣的痛苦感覺……

在這樣的窮途困境中,威爾遜下定決心,不讓任何一個發展自我、提升自我的機會溜走。很少有人能像他一樣深刻地理解閑暇時光的價值。他像抓住黃金一樣緊緊地抓住了零星的時間,不讓一分一秒的時間無所作為地從指縫間流走。

在他21歲之前,他已經讀了1000本好書——想想看,對一個農場裏的孩子來說,這是多麽艱巨的任務啊!在離開農場之後,他徒步到100英裏之外的馬薩諸塞州的內蒂克去學習皮匠。他風塵仆仆地經過了波士頓,在那裏他可以看見邦克·希爾紀念碑和其他曆史名勝。整個旅行隻花費了他一美元六美分。一年之後,他已經在內蒂克的一個辯論俱樂部脫穎而出,成為其中的佼佼者了。後來,他在議會發表了著名的反對奴隸製度的演說,此時,他來到馬薩諸塞州還不到八年。12年之後,這位曾經的農場窮小子終於憑借著多年來自己不懈的努力,熬出了頭,進入了國會。

不停地超越苦難,在屢敗之後還能屢戰的人,是值得我們尊敬的人。談到"屢敗屢戰"這一句話,怎麽也繞不過晚清的曾國藩。這個進士出身的文人,於1852年奉命回鄉辦團練,團練初具規模後的前幾年,他唯一做得成功的一件事就是隻打敗仗。從1854年練成水陸師出征,到1860年兵敗羊棧嶺,曾國藩可謂一敗再敗,小的敗仗不計其數,大的慘敗就有四場:1854年湘軍初征就在嶽州被太平軍打得落花流水;1855年在江西鄱陽湖全軍覆滅,連自己的座船也被搶走;1858年,部將李續賓率部血戰三河鎮,6000兵勇無一生還,三湘大地處處縞素;1860年,李秀成破羊棧嶺,曾國藩在60裏外的大營中寫好遺書、帳懸佩刀,以求一死,好在李秀成主動退兵。

就像鳳凰從烈火中涅槃,這個被大臣們譏笑為"屢戰屢敗"的常敗將軍曾國藩,最終用他"屢敗屢戰”的勇氣與決絕,打到南京,用行動證明了自己是一個強者。

能不費多大曲折就能成功的事,算不上大事。舉凡強者,必有異於常人之大事業。而世間能稱之為大事的事,豈可輕而易舉?

好事多磨,不經過九曲十八彎,沒有“屢敗屢戰”勇毅,幾乎沒有可能成為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