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全世界唯一有紀律的貨幣

緣於2008年雷曼危機的國際金融危機,使歐盟的經濟遭受了巨大的打擊。尤其是北歐以金融立國的各個國家和新加入歐盟的中東歐各國,經濟陷入了很大的混亂之中。

在這些國家引起很大混亂的最大原因是,雖然他們都加入了歐盟,但是還沒有引進歐元作為本國的流通貨幣。

關於這個問題我會在後麵敘述。但是可以看到,已經將本國流通貨幣改換為歐元的國家和繼續使用原來貨幣的國家相比,混亂遠沒那麽嚴重。

歐元本身也遭受了一時的賣空局麵,但是在短時間內就恢複了,現在相對於美元歐元處於升值的趨勢。

英國和瑞典作為歐盟成員國,完全有條件引入歐元,但卻拘泥於自身的獨立貨幣路線。在這次的金融危機中,毫無疑問兩國一定都重新認識到了歐元的強勢。

1998年歐元完成了作為流通貨幣的準備階段,並從1999年1月4日開始以“1歐元:1.1789美元”的價格開始使用。隻是,實際上以貨幣和紙幣的形式成為本地流通貨幣是從2002年開始的。

最初引入歐元的一兩年內,外匯交易市場上的歐元價格呈下降趨勢,對美元價格也下跌了30%左右。但是,發行紙幣以後價格開始上升,從2003年到2004年,回到了和歐元開始使用時的比率,“1歐元=1美元”的狀態。2004年12月的時候創造了當時的最高紀錄1歐元=1.3633美元。

之後,歐元對美元呈現出了絕對的強勢。

英鎊和美元一樣在一段時間內對歐元是強勢的,但是同樣從中途開始對歐元呈現貶值狀態。

在2008年開始的世界經濟危機的局麵下,世界各種貨幣的情況又如何呢?

在這次危機中,除日本外,主要國家的金融機構,尤其歐美國家都遭受了巨大的打擊。這樣一來,日元對美元、日元對歐元的價格自然應呈上升趨勢。

但是,隻要觀察匯率變化的實際情況就能發現,日元對美元的價格走強,但是日元對歐元的價格變化幅度卻控製在很小的範圍之內。

雖然從2007年時的1歐元=160日元的情況來看日元是走高了,但即便如此,到現在2009年10月時也不過是1歐元=130日元左右。在歐元最初進入流通領域的時候,歐元對於日元的比率是“1歐元=100日元",從那時的情況來看,如今歐元也還是比較強勢的。

同樣是陷入了經濟危機,為何歐元就沒有像美元那樣跌落呢?原因就是,歐元是全世界唯一有紀律的流通貨幣。

為了保持歐元的貨幣價值,歐盟向歐元區國家下達了各種各樣的規定。1993年生效的《馬斯特裏赫特條約》規定了歐盟國家引入歐元時的標準,1997年生效的《穩定與增長公約》則規定引入歐元之後的各種限製。

在歐元區國家中有明確的紀律,各國引入歐元時必須滿足一係列嚴格的條件。比如說“財政赤字占該國GDP(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不超過3%"、"國債規模不能超過GDP的60%"。即便隻是這兩項嚴格條件,對日本來說也是完全無法滿足的。

如果無法滿足這些條件,就無法加入歐元區,因此以加入歐元區為目標的國家都在拚命努力。

另外,歐盟國家在引入歐元之後,也必須將本國的財政赤字控製在GDP的3%以下。如果違反這一規定,就會受到大金額的罰款處罰。

說實話,當初歐元區國家自身也沒想到這些嚴格的規定能夠得到遵守。

讓我們來看看引入歐元之後,歐元區國家財政健康運行方麵取得的令人驚歎的效果。

對比日本、美國和歐元區從1993年開始連續幾年的財政赤字情況會發現,美國在近些年,財政赤字占GDP比例基本上以歐元引入標準的3%為中心上下波動。但是,因為奧巴馬總統的大手筆,2009年弄不好恐怕會超過10%。政府公共債務與GDP的比重超過80%,有專家警告說這一比重可能會接近100%。1993年開始,日本隻有一次達到過歐元的引入標準。財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很輕易地會達到7%~8%,如果再加上為了償還舊的公債而發行的新的公債的話,那就是沒有底的沼澤了。日本的累積公共債務占GDP比重豈止60%,甚至要達到166%,這是毫無“紀律”的表現。另一方麵,歐元區的財政赤字在金融危機發生前夜基本上接近於零。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歐元區各國的財政赤字情況。

芬蘭、荷蘭、塞浦路斯等國家以前都有財政赤字的負擔,但是之後成功地實現了向財政盈餘的轉變。

在財政赤字方麵曾經和日本旗鼓相當的意大利,在1993年時財政赤字超過了10%,而2008年的時候財政赤字占GDP比重已經在3%以內了。

1993年的時候,意大利等國的通脹(物價上漲)率很高,財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也一直超過日本,當時根本沒有人認為他們能夠實現滿足引入歐元的條件。

但是,在羅馬諾·普羅迪首相(後來曾擔任歐盟委員會主席)的帶領下,意大利克服了通脹壓力,消滅了財政赤字,最終達到加入歐元區的要求,成功地引入了歐元。這正是“歐元效應"。

像德國這樣背負著東德這樣一個巨大財政包袱的國家,"歐元效應"也是很明顯的,2008年的財政赤字停留在0.1%這樣一個非常小的數字上。

像這樣,在1993年時還背負著巨大財政包袱的各個國家以引入歐元為目標,通過不斷的努力,使得國家的財政狀況朝著健康的方向不斷發展。

另一方麵,美國此前繼阿富汗戰爭之後又在伊拉克發動了戰爭,克林頓政權末期財政盈餘的狀況沒過多久就變成了巨大赤字,如今奧巴馬政權又編製了巨大的經濟刺激計劃預算,財政赤字將不斷累加。

在日本,無論是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都有巨大的累積債務,並且在持續增加中。作為例外,小泉政權時期提出的“將基礎性財政收支(primary balance)盈餘化”的方針減少了財政赤字,但是麻生政權完全拋棄了這個方針。政府的累積財政赤字在2008年末達到846萬億日元,占GDP的比重為166%,刷新了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最高紀錄。

2009年,日本政府改由民主黨執政,提出了一堆財源沒有指望的大話諾言,如果全部都實行的話,會產生超過麻生政權時期更大的財政赤字。據說在民主黨製定的2010年度預算中,赤字國債占GDP比重將達到10%之多。

另外,日本還有個特殊的情況,在正式的財政赤字之外,特殊法人(不在國會的預算審議對象之列)的預算特別會計每年就會有10萬億日元左右,因此,我們甚至無法將日本和其他國家做一正確的比較。

正是因為成員國都遵守財政紀律,歐元才被市場信賴。

另一方麵,在日本和美國,因為缺乏這種明確的紀律,執政者為追求民眾的支持就會亂花錢。因此,日元和美元不被國際市場信任。

貨幣發行國家會在何種程度上遵守財政紀律?他們的區別體現在日元、美元、歐元各自的匯率上。

當我們對這些實際情況進行比較之後,誰都很清楚今後哪種貨幣會走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