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製訂合理的作息時間表

我們經常聽到許多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整天坐在書桌旁學習卻沒有好的成績,真不知道這孩子學習的時候在幹什麽呢?其實,家長們可能忽視了一個問題,孩子雖然整天坐在書桌旁,但不見得他們都在專心地學習,學習就有效率。這是因為,孩子心理過程的隨意性很強,自我控製能力較差。因此,他們可能隻是坐在那裏發呆,捧著書本卻心係別處,或者望著天空想入非非。這樣的狀態,怎麽能夠學好知識呢?

對於孩子來說,合理作息尤其重要。休息好,孩子才能有足夠的精力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因此,合理安排好孩子的作息時間,會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如果家長整天讓孩子學習,不給孩子放鬆、休息、娛樂的時間,孩子自然就會對學習產生厭倦的情緒,導致學無成效。

任何一個孩子,他們的各種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科學合理的作息製度可以幫孩子養成好習慣,對孩子的生活和學習都是有利的。因此,家長應與孩子一起製定一個合理的學習時間表,讓孩子自己遵照執行,家長要做的,無非是給予孩子提醒。一般來說,孩子對根據自己喜好訂立的時間表,會比較主動地遵照執行,遇到管不住自己的時候,家長提醒,也不會逆反,做起功課來效果也就好得多。

為孩子製訂的作息時間表一定要考慮孩子的個性特點和實際情況,最好是讓孩子自己參與製訂。下麵的例子應該可以給我們的父母一些有益的啟示:

喬治的媽媽原本替喬治訂了一個她認為是十全十美的作息時間表:早晨6點起床;中午放學回家,吃完午飯後,做l小時功課,然後上學;下午回家,先補1小時曆史,再看媽媽替他預錄的卡通節目,然後有半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晚飯後可以休息一會兒或到附近公園散步;之後,再回家溫習功課,然後才上床睡覺。

喬治媽媽滿以為這樣的作息時間表對喬治的幫助肯定很大,誰知實行了沒幾天,她便發現喬治的功課愈做愈慢,有時候還打瞌睡;有時在喬治的功課還未完成時,他的好同學布迪便打電話來問他看了某個電視節目沒有;每天晚飯後的散步也似乎令喬治疲累過度,根本不能在晚上集中精神學習了。

明智的喬治媽媽及時發現時間表有問題,馬上做出改動,午飯後讓喬治有點午睡時間,下午看完兒童節目才開始做功課,晚上的散步時間也視孩子的需要而增多或減少。時間表變得更具彈性,喬治的學習興趣也比從前增加了。

家長在為孩子製訂時間表時,要注意長、短計劃相結合。長期計劃是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內應達到的目標,長期計劃的第一步,是要注重孩子內在的思想和感情,而不隻是關心他們表露在外的不滿和反抗。短期計劃雖然也是每天的具體作息表,卻也應當注重“模糊概念”,比如不要具體規定幾點幾分起床、睡覺,幾點幾分吃飯、看電視、做作業,而應當是在幾點之前休息,幾點至幾點起床,作業必須在看電視之前完成,看電視的時間在多少時間之內等。

總之,製訂一個有彈性的、適合孩子性格特點的時間表,才會有助於孩子養成有規律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值得注意的是,在孩子高質量高效率地提前完成學習任務時,家長千萬不可以再追加作業,這樣會造成孩子的反感,從而對學習感到厭煩。正確的做法是表揚孩子的高質量學習,並獎勵孩子一定的時間來休息和娛樂。

當然,家長在培養孩子有規律作息的良好習慣時,也應對自己提出遵守時間的要求:說好6點起床,絕不賴床到7點:說好9點睡覺,不要因為有好看的電視節目而拖延時間。同時,家長在工作、生活、行為等方麵都要盡量做遵守時間的榜樣,辦事不拖拖拉拉,還可以幫助孩子把重要的事情用圖畫、做標記的形式記在日曆上。

在引導孩子養成遵時守時的好習慣時,家長和孩子不妨做個決定,相互監督。不管是誰,如果沒有做到遵守作息製度,就應該有一點小懲罰。如果孩子遵守了作息製度,就應該給予小獎勵。當然,不管是獎勵還是懲罰,都應該及時兌現。隻要孩子掌握了一定的作息規律,一定能夠變得勤快而有效率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