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關於教育和健康

我們必須認識到,促進或限製個人的自由——包括他們能夠利用經濟機會的自由——有著重要的和顯著的意義。正如上一章中討論過的,教育和健康是重要的“促進"因素。這些所謂的“社會”變量在培養經濟進步中的作用,近來在發展經濟學的文獻中受到廣泛注意。當然,這個主題有些陳舊,像斯密、杜爾哥、孔多塞、穆勒、馬克思等古典經濟學家都毫無爭議地認可這種作用。

考慮到當代世界對基礎教育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的廣泛認同,印度明顯忽視基礎教育的做法就顯得更加驚人。在印度,經濟發展中的教育問題不知何故被排除在關注焦點之外,盡管最近經濟政策急劇變動,但這種忽視仍在繼續。在醫療保健問題上也存在類似情形。盡管巴格瓦蒂和斯裏尼瓦桑(1993)清楚地論述了經濟改革的挑戰,卻完全沒有談到教育和健康問題以及它們可能促進對改革中產生的經濟機會的運用。他們所討論的“基礎設施”問題——目前其實狀態不錯——僅限於交通和發電。這裏錯過了一個質詢關於印度行動計劃中不平衡的老問題的機會。這個話題與上一章論及的將經濟改革看成是自我獨立的傾向有關,它沒有把改革看成與社會政策的失敗相聯(與更狹隘意義上的經濟變化一起,要求社會項目,尤其是基礎教育的激進變革)。

教育和健康至少在五個方麵對個人自由有顯著的價值:

(1)內在重要性:受教育和健康本身就是有價值的成就,有機會得到它們對個人的實際自由有直接重要意義。

(2)工具性的個人作用:個人的受教育和健康能幫助他做很多事,這都是有價值的。比如,在得到一份工作或更普遍地利用經濟機會時教育和健康是重要的。隨之而來的收入和經濟手段的擴大轉而又能增加人們獲得他人重視的功能的自由。

(3)工具性的社會作用:更多的識字和基礎教育能促進對社會需求的公共討論,鼓勵有見識的集體需求(如醫療保健和社會保障等);轉而增加公眾享受的設施,提供更好的有效服務。

(4)工具性的程序作用:學校教育程序甚至能獲得確定的正規教育的目標之外的好處。例如,童工與未接受學校教育的兒童密切相關,推廣學校教育能減少在印度普遍存在的令人苦惱的童工現象。學校教育使年輕人之間保持聯係從而擴大了他們的視野,這一點對年輕的女孩子尤其重要。

(5)授權和分配作用:弱勢群體獲得更多的識字和教育能增加他們反抗壓迫、在政治上組織起來、獲得更好待遇的能力。不僅在不同的社會群體或家庭之間,而且在家庭內部成員之間再分配的功能都很重要,因為有證據表明,更高的教育(尤其是女性教育)減少了基於性別的不平等。

這些影響不僅對接受教育和醫療保健的人起作用,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起作用。例如,一個人的教育能力對其他人有用(如,讓他讀小冊子或解釋通告)。人際聯係還有政治意義,比如整個社區都能從社區內受過教育的某個團體的行動引起的公眾注意中受益。在很多情況下,個人能運用的經濟機會通過供給和需求的後溯關聯和向前聯係,也為他人開拓了更多機會。不通過廣泛的“社會選擇”法將難以評價教育的作用。由於發病率、預防性保健和診治的明顯外溢性,在健康問題上也有類似的內在聯係。擴大的健康和教育對社會的影響將遠遠超過對個人的作用。

經由不同的相互聯係,教育和健康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還能起重要的戰略變量作用。因此,缺乏恰當的教育和健康政策,對於評價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印度在致力於發展所取得的有限成功有著深遠的意義。僅僅關注自由化和取消管製的改革政策無法糾正過往行動計劃中這方麵的失敗。

消除阻礙生產的政府控製,確實能擴大許多人的社會福利。但是,要改變嚴重抑製大多數人實際社會機會的環境(如文盲和健康不佳),這些非約束性改革必須輔之以對現行教育和健康公共政策的徹底改變。不管從社會機會的內在重要性還是工具性作用的角度看待經濟發展,我們都不能忽略這一至關重要的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