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需有所敬畏,有所遵守

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裏的“規矩”即“規則”,它是社會公共生活中的基本準則,是人們在長期的公共生活中約定俗成、共同認可和遵守的行為規範。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不守規則的人比比皆是:十字路口,紅燈亮了,路人照過不誤;春節禁放鞭炮,有人置若罔聞;公共場合,一群孩子在喧嘩吵鬧……這些無視規則的行為不僅影響到別人,還可能傷害自己。這裏就有這麽一個故事:

華老太60多歲了,她是一個樂觀開朗的人,她平素大大咧咧,很多事情都不放在心上。

有一天,華老太要過馬路,因為馬路中間隔著護欄,她覺得走到護欄盡頭再過馬路很麻煩,就直接從護欄上翻了過去,結果,被一輛疾馳而過的汽車撞傷了。

司機不肯賠償,說是華老太惹的麻煩,自己還有急事就這樣給耽誤了。華老太不幹,把司機告上法庭。最後,不但沒有得到賠償,還惹來白眼與非議:“年紀這麽大的人也不懂得遵守交通規則,甭說是撞傷了,即便是更嚴重,也是自己惹出來的禍,給別人造成麻煩不說,還連累了家人,傷害到自己……”

華老太在**躺了一個多月,始終沒有弄明白為什麽法官不照顧她一個老太太。

華老太的故事隻是一個範例,生活中類似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時候,很多規則,包括習俗、法律等,都是象征性的,它就是給人的行為設定一個範疇,畫一條界限。我們要做的就是不要超越這條線,因為一個無視規則、不懂得敬畏生命、不知道愛護自己的人最終隻會像華老太一樣付出慘痛的代價。

因此,作為家長,我們在提倡尊重孩子個性的同時,也要對他們提出明確的行為規範,讓他們懂得是非對錯,知道什麽可做,什麽不可做。從小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這是父母給孩子最充滿愛心,最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禮物之一。

那麽,我們應該讓孩子遵守哪些規則呢?

(1)遵守交通規則。教育孩子不得騎車帶人,橫穿馬路要走人行橫道;乘車要購買車票,按秩序排隊上車。

(2)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製度。上課認真聽講,遵守課堂紀律;尊敬老師;關心集體、團結同學;愛護公物,損壞公物要賠償;課間不得在樓內打鬧,不得大聲喧嘩;保持教室衛生,不得亂扔紙屑雜物。

(3)讓孩子明白在購物時,要自覺遵守超市、商場等公共場所的秩序,購物要排隊。

(4)當你帶孩子參觀文化場館或到公園、名勝古跡等地遊覽時,要讓孩子明白應該自覺維持公共秩序,參觀遊玩要排隊;自覺保護公共場館設施,保持文化場館、名勝古跡的衛生,不得亂寫亂畫、亂扔雜物,不得踐踏草坪、毀壞花草樹木等。

(5)教育孩子在觀看影視話劇時,要注意劇場秩序,不得大聲喧嘩,不得起哄吹口哨、鼓倒掌等。

(6)讓孩子知道不能隨地吐痰,保持公共衛生;上廁所應該衝洗抽水馬桶;飯前洗手、飯後漱口等。

(7)如果有事情需要出門,要跟家長打招呼,這不僅僅是禮貌,更是一種社會常規!

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隻有人人遵守規則,我們的生活才會有序,我們的權利才能得到充分的保證,我們的人身安全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我們的個人成長才能順利,我們的生存環境才能空氣清新、清淨漂亮……

一個孩子規則意識的形成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經曆一個從被動到主動的過程,要由成人管理、約束與引導,最終達到孩子的自我管理,並形成習慣。一般來說,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培養孩子遵守規則的習慣:

1.以身作則,樹立良好形象

家中成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孩子模仿的對象,因此,家長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孩子的榜樣,所有給孩子製定的規則,家長自身要先遵守。家庭生活中的一些規則,如作息製度、衛生要求、禮貌習慣等;社會生活中的規則,如交通規則、公共秩序等,家長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做好。

2.曉之以理,加強引導,跟孩子講明規則的用處

家長應該經常給孩子灌輸這樣的觀念:規則無處不在,一定的規則能保證人們更好地生活。例如,人們要遵守交通規則、遊戲規則、競賽規則。家長可以時常反問孩子,如果不遵守規則會怎樣?讓孩子設想違規的後果,引起他對執行規則的重視。

3.多提醒孩子

孩子的規則意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強化,家長要細心觀察孩子,如果發現孩子的言行不符合規則,應該及時地提醒,孩子的成長離不開成人的督促。

4.培養孩子的自律精神

他人製定的規則是強加的,屬外力約束,而自己製定的規則有內省成分,易於自律。家長不妨和孩子一起商量製定家庭規則,以便共同遵守。例如,物品用後要歸回原處;離家出門要和家人打招呼;進別人房間前要先敲門;按一定的時間作息(定時進餐、睡眠、起床),下棋、玩遊戲要按規則決定勝負;說錯話或做錯事時要禮貌道歉;看電視時不要幹擾別人等。即使家長違規也要自覺受罰,讓孩子懂得規則的嚴肅性。

5.規則一旦確定就要遵守

當你給孩子定下規則後,無論是什麽時間和地點,都應該讓孩子嚴格去遵守。比如,不允許孩子在吃飯前吃零食,在家裏是這樣規定的,到外麵也應該這樣執行。哪怕其他人試圖來破壞這個規則,你也應該冷靜地對孩子說:“我們說好了吃飯前是不能吃零食的。”同時告訴其他人:“請你配合一下,謝謝!”

如果我們說:“必須這樣!”而孩子違反了又不追究,他下次就知道,即使抗命,父母也隻能讓步,姑息的結果就是孩子規則意識的喪失。

6.規則要統一

孩子需要一定程度的限製,但是,一個規則最好隻有一個標準,否則會讓孩子覺得混亂,無所適從,也有可能會鑽空子。

比如,媽媽要求孩子吃飯前不能吃零食,爸爸卻說吃一點也沒關係;媽媽說不可以吃糖,奶奶卻私底下給孩子吃糖;幼兒園要求孩子不要吃湯泡飯,家裏為了讓孩子吃飯快卻天天湯泡飯。

從教育心理學來看,孩子的心靈開始並無是非觀念,無法判斷父母的言行究竟誰對誰錯。對於自己的錯誤,孩子一般是在父母的教育和指責中才發覺,同時會在以後加以改正。盡管孩子有時會撒嬌,那隻不過是對父母指責的一種表麵對抗而已。但是,如果這個時候,父母中的一方指責孩子做錯了,而另一方卻當場提出異議,這實際上是庇護了孩子的缺點。孩子會立即認為自己並沒有做錯,也用不著改正。有時候,昨天爸爸反對或者製止過的事情,今天又得到了奶奶或者外婆的鼓勵,這樣重複幾次,就會完全搞亂孩子的是非判斷能力,縱容孩子的錯誤行為,造成孩子情緒的乖戾無常。於是,孩子變得越來越不聽話,逆反現象會越來越嚴重。

7.給孩子積極的鼓勵

對孩子來說,得到父母的認可非常重要,父母的鼓勵可以幫助孩子樹立信心。如果孩子遵守規定,父母就應及時給予鼓勵,強化孩子的行為。這樣,遵守規則就會逐漸內化成為孩子的自覺行為。當然,父母的鼓勵應該具體針對遵守規則的情形,例如,“你自己把玩具收拾好了,這讓媽媽很高興。”“你按時睡覺,媽媽覺得你很會安排時間。”而不是籠統地說“你真棒”或“真是個好孩子”。

8.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要告訴孩子,如果自己想得到什麽,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特別要讓孩子清楚地認識到,通過“走後門”“拍馬屁”“投機取巧”等手段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都是違反規則的,是錯誤的行為。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為了研究母親對人一生的影響,在全美選出50位成功人士和50名有犯罪記錄的人,分別給他們去信,請他們談談母親對他們的影響。其中有兩封信談的都是一件事:分蘋果。

一封信是一個來自監獄的犯人寫的: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來幾個蘋果,大小不同,我非常想要那個又紅又大的蘋果。不料,弟弟搶先說出了我想說的話。媽媽聽了,瞪了他一眼,責備他說:“好孩子要學會把好東西讓給別人,不能總想著自己”。於是,我靈機一動,立即說:“媽媽我想要那個最小的,把最大的留給弟弟吧。”媽媽聽了非常高興,把那個又紅又大的蘋果獎勵給了我。從此,我學會了說謊。

另一封信是一位來自白宮的艾森豪威爾: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出幾個蘋果,大小不同。我和弟弟們都爭著要大的。媽媽把那個最紅最大的蘋果舉在手中,對我們說:“這個蘋果最紅最大最好吃,誰都想得到它。很好!那麽,讓我們來做個比賽,我把門前的草坪分成三塊,你們一人一塊,負責修剪好,誰幹得最快最好,誰就有權利得到它。”我們三人比賽除草,結果,我贏得了那個最大的蘋果。我非常感謝母親,她讓我明白了一個最簡單也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必先付出最多。

投機取巧,無視“規則”,最終必定受到懲罰。而遵守規則,努力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才能收獲累累的果實,這是父母應始終灌輸給孩子的一個道理。

9.給孩子建立規則要耐心

對於孩子來說,由於自我意識和自我控製能力還沒有發展好,內心缺乏規則意識,他不可能很好地理解和接受父母的教誨,也不可能很好地去執行這些規則,這是必然的。而自律不是來源於強製的行為,但也不是自發產生的。需要父母的指導與不斷重複,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對於父母來說,如果我們理解了孩子的心理,我們就能夠耐心地對孩子說:“這樣做是不行的,你已經知道了。”“媽媽已經說過,這樣做不可以。”

同時,我們應當允許孩子通過試探來獲知什麽是規則。當孩子不按規則做事情的時候會發生什麽?比如,孩子把房間弄亂後會怎樣?孩子在**蹦床會怎樣?孩子隻有在不斷地對規則和後果的體驗中,才會逐漸學會遵守規則,並為自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