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給孩子自主選擇的能力

談起讓孩子“自主選擇”這一話題,很多家長可能會說:“我們也想讓孩子自主選擇啊,可關鍵是孩子的分辨能力低,容易選擇錯呀。如果隻是小事情,選擇錯了倒也罷了,倘若是關係到孩子一生的大事,讓孩子自主選擇,豈不是耽誤了孩子一生?”

家長們的“擔心”不無道理。然而,我們總不能因為擔心嗆水就不喝水,擔心噎著就不吃飯吧?因此,與其擔心孩子不懂得選擇而選擇錯了,不如培養孩子自主選擇的能力。因為,對於任何人來說,人生都是一個不斷取舍的過程,如果孩子不具備自主選擇的能力,就隻能一輩子被他人支配,被他人的思想所左右。試想,這樣的孩子又怎麽可能把握自己的生活,贏得成功的機遇呢?

因此,家長應給孩子自主選擇的機會,培養孩子正確選擇的能力。

要培養孩子正確選擇的能力,家長需要做到如下幾個方麵:

1.給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

父母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觀念和判斷,或許他們沒有足夠的生活經驗,在某些事情上可能會出現錯誤的判斷,但這種錯誤是可以理解,也是必要的,孩子需要從這些錯誤中吸取教訓。如果孩子沒有足夠的自由發展空間,沒有足夠的實踐,那麽,將來他們在需要做出自主選擇的時候就很可能會束手無策。

2.提高孩子區分是非的能力

孩子隻有對外界的事物有了正確的認識與判斷,才懂得如何正確地選擇。這樣可使他們在成長的路上少犯錯誤,其中家長的正確引導也是非常重要的,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思想

家長不要用太多的“規矩”限製孩子的思想,要讓孩子做他自己喜歡做的事。如果你有顧慮,不妨用“共同決定”的方法誘導他。如:孩子喜歡玩電腦,不要說“不準”,可以告訴他,功課做完就可以玩,且一次隻能半小時,家長可把每一次“否定”變成機會,把決定權、自主權轉移到孩子身上。

4.相信孩子的選擇能力

生活中,有很多家長總是擔心孩子能力不夠,會走彎路。因此,在對待孩子做選擇的問題上,雖然沒有直接說出“你不行,我得替你做主”這樣的話,但“你不會選”這樣的信號會通過言行舉止,源源不斷傳輸出來,這叫投射,孩子收到信號,如果接受了,就叫認同。孩子就會覺得,我自己選不好,我沒爸爸媽媽選得好。如果孩子長期接受到“我不懂得選,選不好”的信號,就真的會“選不好”了。因為,母子之間的聯係非常緊密,往往母親認為孩子是什麽樣的人,孩子就會認為自己是什麽樣的人。

因此,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具備自主選擇的能力,不妨給孩子多一點信任,這是培養孩子的判斷力、選擇力的基礎。

5.多為孩子提供選擇的機會

如今天穿哪件衣服,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由他們自己安排自己的活動等。在沒有原則性問題的情況下,可以盡量按照孩子的選擇來安排自己的生活。

同時,家長可以給孩子設置選擇性的問題,如,今天穿藍色的衣服還是紅色的衣服;要雞蛋還是米飯等。選擇題不但能鍛煉孩子的選擇能力,還能訓練孩子的思考力,有利於孩子的智力開發。

6.尊重孩子的意願

為了培養孩子的選擇能力,家長應把選擇的權力交給孩子。家長可以先為孩子提供有關情況,幫他們分析各種可能,並且還要告訴他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任。

有一位媽媽帶孩子去少年宮報名,媽媽本來的意願是讓孩子學鋼琴,可是卻發現她在舞蹈組門口看得出了神,原來孩子更想學跳舞。媽媽沒有反對孩子的選擇,但她慎重地告訴孩子:“既然你選擇了舞蹈,你就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一定要堅持,不管吃多少苦,都要把舞蹈學好。”孩子點頭答應了。而事實上,她也確實很努力,很有天賦。從來不對媽媽抱怨學習舞蹈很苦。

家長對孩子的尊重亦能換來孩子對家長的尊重與信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還培養了孩子的責任心與獨立意識。這對孩子的成長是很有幫助的。

7.適時為孩子提供必要的幫助

自主選擇並不是讓孩子進行盲目的選擇,在孩子進行重大決定時,父母可以幫助孩子收集資料,了解和分析各個選項,這有助於孩子進行科學選擇。如果孩子沒有很強的自主選擇能力,父母也可以和他一起分析資料,找出各個選項的利弊,最後了解孩子做出選擇的動機。如果孩子有較強的自主能力,父母則可以讓他自主完成選擇。父母隻需在重大的事情上幫助孩子把好關,防止出現重大的錯誤即可。

家長都知道,一個人以後的生活是否幸福,成就大小,並不完全取決於他是否聰明、是否幸運,很多時候取決於他是否懂得選擇並為之付出努力。因此,如果孩子麵臨著選擇,家長不妨多鼓勵他,引導他,使他正確的做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