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博愛之心

“愛”是廣博的,大愛無疆,真正的愛不僅僅局限於愛自己,愛自己的親人,還包括關愛他人、同情他人,熱愛生命,愛護大自然等。心中有大愛的人,他的人生永遠充滿了光明與自信;反之,如果一個人不懂得愛別人,自私自利,那麽,他最終隻會在冷漠與黑暗中迷失自己。

有這樣一則神話故事:

有兩支火把,奉火神之命到世界各地去考察。兩支火把中,有一支沒有點燃,另一支則是點燃的,發出很亮的光芒。過了不久,兩支火把都回來了,而且都向火神提交了它們的考察報告。

第一支火把說,整個世界都陷在濃鬱的黑暗中,它覺得眼前世界的情況很壞,甚至壞到了極點。

第二支火把的報告卻恰恰相反,它說它無論走到哪裏,總可以找到一點光明,所以,它認為這個世界是十分有希望的。

聽了這兩個不同的報告,那個派它們出去考察的火神於是對第一支火把說:“也許我們應該好好地問一問自己,有多少黑暗是我們自己造成的?”

一個人對世界的看法,說到底是對自己的形象定位。當我們像那支沒點燃的火把,吝嗇自己的光明時,我們自然會覺得眼前的世界陷在濃鬱的黑暗裏,自然看不到希望所在;當我們像那支點亮的火把,燃燒著我們自己時,我們的眼前自然會有不滅的光明,希望就在那光明裏升騰。所以我們說,隻有善於付出,懂得關愛的人,才能看到光明。對於孩子來說,培養孩子的博愛之心,就是要給予他們人生的最初光明。

那麽,家長應如何培養孩子的“博愛”之心呢?專家建議,培養孩子的愛心,家長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麵著手:

1.從小抓愛心教育

嬰幼兒期是人各種心理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愛心的形成也是在這個時期。因此,培養孩子的愛心,要從孩子很小的時候抓起。在嬰兒時期,家長要經常愛撫孩子,對孩子微笑,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對他的愛,這是孩子萌生愛心的起點。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家長要把自己看做是孩子的夥伴,陪孩子遊戲、聊天、學習,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感受到被愛的幸福,以便為孩子長大後奉獻愛心打下基礎。

2.保護好孩子的愛心

有時候,家長由於工作忙或其他原因,對孩子表現出來的愛心視而不見,或對其訓斥一番,會把孩子的愛心扼殺在萌芽之中。比如,有個小女孩為剛下班的媽媽倒了一杯茶,媽媽卻著急地說:“去去去,快去寫作業,誰用你倒茶?”再如,有個小孩蹲在地上幫一隻受傷的小雞包紮,小孩的媽媽生氣地說:“誰讓你摸它了,小雞多髒呀!”孩子的愛心就這樣被家長剝奪了。事實上,在很多情況下,家長並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在不經意間傷害或剝奪孩子的愛心。

實際上,家長不但要保護好孩子的愛心,還應該強化孩子的“熱心”行為。當孩子扶起倒在地上的自行車,當孩子給上坡的三輪車助了一把力,當孩子把自己的新書捐給貧困地區的夥伴,當孩子為正在口渴的奶奶送上一杯茶……當孩子做出這些“熱心”行為的時候,家長要及時地給予孩子表揚、鼓勵。這樣,在強化孩子“熱心”行為的同時,就抑製了“冷漠”心態的生長。

3.鼓勵孩子關心幫助他人

在能夠幫助別人的情況下,而別人又有事相求的時候,家長可以教孩子如何幫助別人解決困難,也可以帶孩子參加一些募捐活動,當然要在經濟條件許可的範圍內進行。孩子會通過實際活動和家長的思想啟發去認識問題,逐漸養成良好的助人為樂的美德。

4.家長要富有愛心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舉手投足,都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要讓孩子有愛心,家長就要做出有愛心的行動。比如,要孩子愛家長,家長就要愛自己的祖父母,為孩子做好表率。孩子的心是潔白無瑕的,從小在孩子的心裏種下愛的種子,孩子日後必將成為愛家長,愛他人,愛社會的人。

有一對知識分子夫婦,他們深深地懂得家長的言行在孩子成長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所以,他們總是以身作則,並以此引導孩子。

他們孝順長輩,在家裏,總是給長輩倒茶、盛飯搬凳子;逢年過節,給長輩買東西、送禮物,這對夫婦總會讓孩子知道,還常常請孩子建議該送長輩什麽禮物。逢到單位組織旅遊或搞活動,如果能帶家屬的,他們總是帶上孩子和長輩,既讓孩子與長輩開闊了眼界,更重要的是,孩子能夠從中體會到家長對長輩的關心。

他們關心孩子,對孩子說話總是溫和、體貼,還常常與孩子進行情感的交流,給孩子適當的鼓勵和表揚,讓孩子直接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

夫妻之間也是互相關心,在餐桌上,總是不忘給愛人夾一筷對方愛吃的菜;每逢出差,在給孩子買禮物的同時,總不忘給愛人也買一份;吃東西的時候,他們總會提醒孩子給爸爸或媽媽留一份。他們還注意使用愛的語言,比如,“你辛苦了,先歇一會兒!”“別著急,我來幫你!”“謝謝你為我所做的一切!”等。

這樣,孩子在家長的引導下,也學會了去愛他人。

5.培養孩子的移情能力

所謂移情能力,是指能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感受他人情感的能力。比如,當看到別人生病疼痛時,要讓孩子結合自己的疼痛經驗而能感受到並體諒他人的痛苦,進而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質或精神上的幫助。

6.利用電視等,對孩子進行愛心教育

多給孩子講一些有關愛的故事,多讓他們看和愛有關的短片,以此激發他們的愛心。例如,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湧現了多少愛心人士,他們捐錢、捐物,甚至獻出他們寶貴的生命來救助災區的人們。正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使得災區人民渡過難關,重新建立美麗的家園。這類故事和短片對孩子都有很大的教育意義。此外,家長還可通過動畫片培養孩子的“愛心”。讓孩子在看動畫片的過程中,受到愛心教育。

7.帶領孩子多參加一些公益活動

光說不練是不行的,要想培養孩子的愛心,還要讓孩子多參加一些活動,讓孩子親身體驗愛心帶來的快樂。不要一味地讓孩子參加一些五花八門的輔導班,還應抽出一些時間陪孩子去敬老院、聾啞學校等地方,給老人和孩子帶去禮物,陪他們聊天,幫他們做一些清潔工作,或是給他們唱歌等。這些活動對培養孩子的愛心都大有裨益。

8.通過讓孩子自己照顧寵物或者種植植物來表達自己的愛心

家長可以通過讓孩子自己照顧寵物或者種植植物來表達自己的愛心,孩子從這樣的行為中可以學會最基本的責任心,從而成為善解人意的孩子。

有條件的家長可以在家中喂養一些小雞、小鴨、小貓、小狗等,讓孩子養成愛惜小生命的品德,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愛心。人們發現,幼年時期飼養過小動物的孩子,感情比較細膩,心地比較善良。相反,從小沒有接觸過小動物的孩子,感情比較冷漠,與同學發生矛盾衝突時表現為衝動易怒,出口傷人,行為粗魯,並且會欺負弱小的同學。

所以,隻要孩子願意養小動物和植物,家長應盡可能允許他們去養。在家中養一些小狗、小貓、金魚等小動物,或者種植一些花花草草,讓孩子去照顧,這樣往往會培養孩子的愛心。

古話說:“愛吾者,吾恒愛之;敬吾著,吾恒敬之。”愛是相互的,隻有對他人付出愛,才會得到別人的愛。作為家長,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給予孩子正確的愛心教育和培養,孩子長大以後,自然就懂得用自己的愛心來贏得他人乃至全社會的愛。這樣的孩子,將會生活得更幸福、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