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習慣應從小培養

壞毛病要防範,而好習慣更應該培養。良好習慣的內容包括很多方麵。為了操作方便,我們把良好習慣分為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1.生活習慣

勞動習慣、衛生習慣和生活規律習慣等都屬於生活習慣。培養生活習慣是為了培養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如飯前、便後、遊戲後洗手;吃飯安靜、不浪費、衛生;按時午睡,不影響他人休息;衣著整潔;節假日的生活安排科學、合理、有規律;物品擺放整齊、有序等。

2.行為習慣

強調“遵守秩序,講究公德”。要求孩子見到老師和客人主動問好;乘車排隊、安靜、有序,在公共場所講文明,有安全意識;上、下樓梯輕聲慢步靠右行,懂謙讓;愛護環境,看見垃圾能主動撿起;活動時不追逐打鬧、大聲喧嘩,積極參與文明健康的活動等。文明禮儀、言行舉止等都屬於行為習慣。

3.學習習慣

我們根據年齡段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幼兒園培養注意傾聽,回答問題聲音洪亮、大方得體;讀書、握筆姿勢正確,專心聽講,積極思考,不懂就問。語言習慣、思維習慣、專心聽講的習慣、書寫認真的習慣、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等都屬於學習習慣。

中國有句古話:“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意思就是小時候形成的良好行為習慣和天生的一樣牢固。確實,兒童期是形成習慣的關鍵時期。因為,孩子年齡小的時候可塑性強,比較聽話,好訓練,因而培養各種良好習慣最容易見效。從長遠來看,養成良好的習慣,對孩子的影響是一生的。

那麽,如何才能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呢?

1.提高認識

我們可以以講故事的形式,讓孩子通過分析案例等各種方式來進行,使他們切身感受到習慣的重要性。要讓孩子自己覺得:習慣這麽重要,我特別需要形成一個什麽習慣。用各種教育行動進行榜樣教育,也是提高認識的好方法。各種各樣的傑出人物都有好習慣。比如,我們大家都知道李嘉誠很守時,他是怎麽做到守時的呢?他的表都是撥快10分鍾的。

2.明確規範

定家規,定班規。製訂習慣培養目標,一定要發動學生以及父母和老師都參與。要一個一個地製訂具體的培養目標,能夠三個月或半年培養一個習慣都是很好的。

3.持久訓練

美國著名教育家曼恩說過:“習慣仿佛像一根纜繩,我們每天給它纏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會變得牢不可破。”任何行為習慣的養成,都需要訓練乃至強化。

習慣的培養最主要的方法是訓練,習慣不是說出來的,而是練出來的。訓練要反複、嚴格,還要貼近生活,具體而有實效。隻有反複訓練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貫的、穩定的習慣,這是人的生理機製所決定的。

如一位家長所述:從孩子1歲半開始,我堅持每天晚上睡覺前給他講故事,在每天做飯的空隙有意識地提問,讓孩子回顧所講的故事內容,逐漸孩子愛上了閱讀並養成了習慣,當他四歲半時,參加全市舉行的幼兒故事大賽獲得了前20名的好成績。上小學時由於孩子閱讀的知識麵很廣泛,老師曾問我,孩子是不是上過學,怎麽什麽都知道。那時由於條件有限,我給孩子的獎勵都是書,如《十萬個為什麽》《植物奇觀》《西遊記》等。一直到孩子長大以後,孩子依然有愛看書的好習慣。

值得家長們注意的是,一個行為習慣的形成一定要訓練兩個月以上。但是這訓練不是天天正步走,而是要進行分析、評估、引導、訓練等,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環節。

4.及時表揚

每個孩子都需要表揚。因此,在孩子的好習慣的培養過程中,家長一定要注意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主觀能動性。用各種方式對孩子給予表揚、引導。當然必要的批評也是需要的,在批評孩子一個缺點前,首先表揚他兩個優點,這樣孩子就會樂於改正缺點。家長的表揚適時,對孩子的促進作用也是巨大的。從一定意義上說,還能讓孩子鞏固其良好的習慣。

5.形成環境

孩子的心理特點之一就是愛模仿。榜樣的作用在行為習慣的養成方麵起著不容小視的作用。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不能隻靠說教,更重要的是以身立教,塑造環境,給孩子一個看得見的“旗杆”。在孩子每天的學習生活中耳濡目染的都是好習慣,再加上孩子年齡小,可塑性、模仿能力強的特點,孩子的行為習慣就很容易得到正強化。

另外,家長要有教育意識,什麽可以當著孩子說,什麽不可以當著孩子說,要有所區別。

習慣是在不斷重複和練習中逐步形成的,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不能貪多求全,而應有計劃地一步一步地實施,一個習慣一個習慣地培養。例如,剛入幼兒園時就要求孩子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家長就要堅持每天送孩子入園,要看到孩子身上一天一天的進步。

當然,良好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養成良好習慣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反複現象,這樣,平時的督促就顯得更為重要了,要通過經常性的督促檢查,使孩子在不斷實踐中養成自覺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