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孩子與鄰裏和睦相處

這天,小傑又哭著回家了:“曄曄與麗麗不讓我與他們一起玩。”小傑的媽媽可是個急性子的人,她當即拉過小傑就問:“怎麽回事?是不是他們又欺負你了?你為什麽要和那些壞孩子一起玩?”這還不夠,她還推開窗戶對著樓下的孩子們喊道:“我警告你們,不準再欺負小傑。”當然,大人的話孩子們是會聽的,但小傑卻當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寂寞的鴕鳥”。

人們常說“遠親不如近鄰”,鄰裏之間的和睦相處像溫馨的春風吹拂著人們的心田。引導孩子與鄰裏和睦相處,可以幫助陶冶孩子的性情,塑造孩子高尚的人格。但是,如果鄰裏關係處理不好,不僅會影響人們正常的工作與生活,還會對孩子產生一種不健康的心理。

因此,家長應讓孩子學會與鄰居和睦相處,與鄰居及其孩子建立深厚、持久的友誼,這不但能樹立起自己的形象,還能幫助孩子贏得他人的喜愛。對孩子的成長是極有利的。

要引導孩子與鄰裏友好相處,家長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麵:

1.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要鼓勵孩子和鄰居家小朋友交流,多提供一起玩的機會,並告誡孩子要有吃虧心理,能夠容忍,特別應該謙讓比自己小的孩子,主動把自己的書、玩具等借給小朋友。懂得“禮尚在求,束而下莊非禮也”的道理。與小朋友在一起玩時,不攀比父母的職業與工資,要比一比小朋友的學習,達到相互學習與促進的目的。

如果孩子在外麵受了委屈回家向你訴苦時,你要告訴孩子,你非常理解他此時的感受。如果他不停地訴苦,那麽你需要做的就是轉移他的注意力了。你要問他:“你們不打架時是什麽樣子?玩得愉快嗎?”你這樣問是幫助他把眼界放寬,而不是隻盯在不愉快的事情上。這樣做有助於使他回想起過去的美好時光,也許他會發現以前玩得很好。

2.讓孩子尊重鄰居

家長應經常教育孩子,見到鄰居中的長輩要主動上前問好、打招呼,主動謙讓,而不能置之不理或搶到前邊。特別是對年紀較大的老爺爺、老奶奶,應主動上前攙扶或幫助提重物;如果想向鄰居家借東西,借後一定要保管好,而且一定要按時歸還;如有損壞,必須賠償並要得到別人的諒解。

3.教育孩子學會幫助鄰居

當鄰居家有困難要主動幫助,如鄰居不在家,主動代收信件,代替鄰居招待客人;如果遇到刮風下雨,還應主動為鄰居代收衣物;如果鄰居家有病人,應主動探望;如鄰居家中有急事,可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幫助出主意、想辦法,給予人力、物力的援助;如鄰居家遇有不幸,要表示慰問。

4.教育孩子不隨便打擾別人

在鄰居休息的時間裏,盡量把錄音機、電視機的音量放小,不在樓道裏隨便跳皮筋、跳舞、打球,以免影響他人的學習與休息。

5.教會孩子不介入矛盾中

因為孩子年齡小,明辨是非能力較差,如果隨便發表議論也許會使矛盾激化,產生不良效果。所以,要教育孩子“緊開口,慢出言”,不要輕易發表自己的觀點。當孩子間出現矛盾和糾紛時,家長應該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解決糾紛。對於孩子來說,解決衝突的過程,正是他們健康成長、走向成熟的過程。因此,當孩子跟他的同伴爭吵或者向家長訴說自己遇到的諸如人際交往的矛盾時,家長應鼓勵孩子去麵對它,指導孩子自己去解決,而不是回避它,更不宜動輒由家長代替孩子解決問題。有些時候,家長的參與反而會使矛盾激化!

6.父母應以身作則影響孩子

正如某某學生在日記中寫道:“別人都說我的媽媽是個熱心腸。記得有一次,鄰居家的阿姨因擦玻璃而失足墜落摔傷。媽媽二話沒說立即打電話、叫救護車,日後,又照顧了阿姨家小妹妹的一切生活……我為有這樣一位助人為樂的好媽媽感到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