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建立良好的夥伴關係

嚴浩的媽媽帶著嚴浩去參加幼兒園同學的生日派對,為了這個派對,嚴浩特地讓媽媽幫他精心打扮成了一個小紳士,嚴浩之所以這麽在意裝扮,是因為自己喜歡的同班同學小涵也會參加這個派對。

但很糟糕的是派對已經開始很久了,可小涵卻一直沒有注意到嚴浩,她正歡天喜地地在媽媽的陪同下與其他的小朋友玩。

小嚴浩生氣極了,他突然發起飆來,衝過去把小涵推倒並不斷哭鬧,還大喊大叫說,如果小涵再不理他,他就要打小涵。

嚴浩的媽媽尷尬極了,忙不迭地向小涵的媽媽道歉。

小嚴浩的表現其實是不懂得與人相處的例子,相對於某些不知道如何和其他同齡人相處的孩子,有些小朋友天生就是情商高手,在遊樂園溜滑梯、到超市買東西、到主題樂園排隊,他都能認識一些新朋友,並和新朋友們玩得很開心。這些人氣很旺的小朋友,即使年紀很小,他也知道出去玩時可以和其他新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零食,所以總是會有一大群同齡人圍在他身邊,熱熱鬧鬧的。這種高情商其實一半是天生的,一半是和爸爸媽媽的教育有關。

孩子從3歲開始已有了初步的友誼感,並有其相對固定的“朋友”。3~4歲以後,由於性別角色意識的日益增強,孩子在興趣、愛好、活動內容和方式等方麵的性別差異也就越來越大,男、女孩子各自分開進行遊戲活動的現象也開始發生。男孩子們開始初步形成社會交往中的“小團夥”,並因此有了一定的團體歸屬感;女孩子開始希望自己有好朋友,並對沒有同伴共同玩耍而感到難過。

孩子們往往都會搶著跟某幾個“受歡迎”的孩子做好朋友,而相對冷落甚至排斥那些被忽視或被拒絕的孩子,使他們形單影隻、鬱鬱寡歡。怎樣才能使孩子擺脫孤獨感,建立良好的夥伴關係並獲得企盼的友誼呢?專家認為,要想孩子得到夥伴的友誼,家長應教給孩子與同伴友好相處的方法。

1.家長要給孩子樹立榜樣

家長是孩子模仿的對象,家長待人接物的態度和方法也會反映在孩子身上。如果父母能與家裏的長輩、同輩相處融洽,能與鄰裏搞好關係,這就為孩子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因此,家長首先要能與尊長、鄰裏、同事搞好關係,對孩子的小朋友要熱情、尊重。

2.鼓勵孩子多串門

多讓孩子串串門,可以使孩子的性格變得開朗、合群。孩子在串門的過程中會逐漸學到待人接物的態度和方法。當然,對串門的時間、地點和禮儀規範,家長要給予及時的指導和控製。

3.教育孩子平等待人,不可以自我為中心

同伴之間的交往原則是平等。如果孩子在與人交往時太霸道,處處隻考慮自己,不考慮別人,那麽,別的小朋友就會疏遠他、孤立他。而孩子霸道的性格往往是在家中形成的,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教育孩子多為別人著想。比如,吃飯時,不要將自己愛吃的菜端到自己麵前獨占;家中有人生病時,家長要讓孩子不要吵鬧,要學會為病人著想等。教育孩子適當地為別人著想可以使孩子減少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現象。

4.要求孩子助人為樂、待人友好、與人合作

凡是那些被同伴接受的孩子,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助人、友好、合作、快樂和親近社會;而那些被同伴排斥的孩子往往是那些攻擊性、破壞性強,易爭吵,好打鬥,懷有敵意和逃避責任的孩子。因此,家長如果要讓孩子能與同伴友好相處,就要有意識地培養他好的性格與行為。

5.家長教育方式很重要

家長要給孩子以溫暖和關懷,不要用強製和打罵的方式教育孩子。幼年缺乏父母之愛和家庭溫暖的孩子容易形成破壞性、攻擊性的性格傾向,同時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也往往被孩子所效仿。因此,孩子怎樣與同伴交往常常是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方法的反映。家長最好用民主的方式(如尊重孩子、聽孩子合理的建議、給孩子講道理、參與孩子的活動等)去教育孩子。 6.教給孩子與人交往的技巧

這些交往技巧有:

(1)使用禮貌用語,如“謝謝”“再見”“對不起”“沒關係”等,不對別人說粗話、做不禮貌的動作。

(2)教育孩子主動和同學打招呼問好,這樣可以打開友誼大門。

(3)在與同學的交往中,寬容同學的缺點和過錯,不為區區小事而斤斤計較。

(4)與人交往要注重給予,而不是凡事注重回報。

(5)不無故打斷他人的講話,要認真聽他人說話,不心不在焉或隻顧做自己的事情。

(6)不在背後議論他人,也不打聽別人的秘密和隱私。

(7)真心誠意待人,講信用,不欺騙說謊。

(8)不用捉弄、嘲笑的方式吸引別人的注意,這樣反而會引起別人的反感。

(9)在與同學的交往中,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和長處,多讚美別人,不因為自己的某些特長而處處炫耀自己。

(10)與他人說話,盡量講一些兩人都感興趣的話題,不獨自一人說個不停而不考慮他人的感受。

(11)同學之間交往盡量不要有過多的物質往來。

(12)不要對自己的成績得意忘形,要體諒他人的感覺。

(13)學會帶領其他同學參與到集體交往中來,並組織大家圍繞一定的主題交流。

當然,要想孩子真正掌握人際交往的技能,就需要他多實踐、多練習。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帶同學回家,並且幫助孩子熱情地招待他的同學、朋友,提高孩子在同學、朋友中的形象。家長的熱心會讓孩子的同學和朋友增加對孩子的好感,從而願意與孩子保持良好的朋友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家長不要規定孩子交什麽類型的朋友,應該允許孩子結交一些年齡不同、性格不同或者特長不同的朋友。例如,孩子結交了在寫作、繪畫或者音樂上有特長的朋友後,就等於找到了一位好老師,孩子在這方麵的才能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與不同類型的人打交道的能力也會不斷提高。

讓孩子獨自到同學或鄰居家去串門,也是一個鍛煉孩子交際能力的機會。串門做客,牽涉到寒喧、問候、交談和有關禮物等方麵。孩子一個人去就會成為主角,與對方的一切接觸都得由自己來應酬,這無疑把孩子推到了前線,促使其考慮如何交際。家裏來了客人時,有時不妨讓孩子出麵接待,特別是當客人或朋友與孩子年齡相仿時,家長千萬不要包辦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