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讓孩子當“膽小鬼”

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一些家長抱怨:“我的孩子很害羞、怕生、不愛講話,家裏一來客人,他就躲到我身後去了。”“我的孩子膽兒太小了,做什麽事情都縮手縮腳的,根本不像一個男孩子。”“我的孩子害怕困難,總是還沒嚐試就放棄了。”“我的孩子遇到一點點事情就手足無措,哭哭啼啼。”“我的孩子很不合群,總形單影隻,讓人擔心。”……諸如此類的問題令家長們頭疼不已。歸結起來,孩子們之所以出現上述的這些情況,與其膽小、年齡太小有著很大的關係。

因為膽小,這些孩子在公眾場合不敢發言,在麵對陌生人或在一個不熟悉的環境中時,他們往往會害羞,顯得局促不安,不能與人坦率自然地交往;在學習和生活上,這些膽小的孩子總是缺乏主動性、勇氣和信心,所以可能錯過了原本屬於自己的成功和機會。可以說,膽小是孩子成長、成功道路上的絆腳石。

事實上,孩子膽小的性格是可以改變的。作為家長隻要方法得當,便能幫助孩子克服膽小的性格弱點,使其勇往直前地走在成長、成功的道路上。

教育心理學家認為,要改變孩子膽小的性格,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

1.通過母愛改變孩子的膽小性格

性格是可以塑造的,尤其是在孩子的童年期,孩子性格的可塑性更是明顯。

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情感剝奪實驗:

心理學家先把一同生下的小猴子分成兩組,一組放在鐵籠子裏,用奶喂養,什麽也沒有;另一組給它們用長毛絨做了個假媽媽,吃完奶它們可以在假媽媽身上玩。實驗結果表明:小猴子慢慢長大後,沒有假媽媽的這一組膽子比較小,性格暴躁,不合群,與人不好接近;有假媽媽這一組正好相反,不膽小,合群,與人容易接近。

這說明在嬰幼兒時期特別是兒童時期剝奪了母愛就會使他們的性格扭曲,造成不好的行為和個性。因此,在嬰幼兒時期對孩子進行良好的心理環境的培養,對一個人性格的良好形成是很重要的。

2.通過改變父母的性格,來改變孩子的性格

我們說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孩子性格的發展是受父母性格影響的。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以後,首先接觸的就是父母和家庭環境。一般來說,從出生到學齡前這個階段,孩子和父母接觸的時間比較多,他們就會受這個父母行為的耳濡目染。父母不僅是孩子的長輩,也是他們在實際生活中模仿的榜樣,父母的舉止、談吐、待人接物都會給孩子的性格發展打下深深的烙印。

因此,要從小培養孩子勇敢的性格。家長要以身作則,要以自己良好的個性去感染孩子、影響孩子。麵對自己不良的性格要善於控製和改善,這樣才能讓孩子逐漸改變自己怯懦膽小的性格。

3.多帶孩子接觸外麵的世界

許多孩子膽小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和家人以外的人和睦相處。如果是這樣,家長應當多抽點時間帶孩子見識見識外麵的世界,可以帶孩子走走親戚;或是在小區內幫孩子找同齡的玩伴,鼓勵孩子自己同同齡人遊玩,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不要幹預太多,在一旁多觀察孩子的行為,如果孩子表現出不合群、哭鬧的現象,家長應當多安慰孩子,不要用語言指責孩子,如“你真是個膽小鬼”、“你膽子太小了”之類的話語,都容易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反而讓孩子因為害怕挨罵而更加不願意和外麵的世界接觸。此外,對待膽小的孩子不能激進,不要逼他們很快地學會與別人交往,要允許孩子有一個慢慢習慣的過程。

4.培養孩子的交往技能

家長不要過分地保護孩子,要鼓勵孩子積極地參與同伴的活動。同時,家長還要多讓孩子與生人交往。有的孩子在家裏能說會道,一到外麵就顯得拘謹膽小,因此,家長要給孩子與生人交往的機會,在繁忙中抽出時間帶孩子去公園玩,鼓勵孩子接近其他小朋友,和他們在一起玩;帶孩子逛商店時,不妨讓孩子主動跟營業員提出購物需要;經常帶孩子串門,到朋友家做客時可事先告訴孩子,讓孩子有心理準備,並提一些適當的要求,比如讓孩子與朋友家的孩子一起玩耍等。

5.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

平時要處處注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堅強的毅力和良好的生活習慣,鼓勵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學會自己照顧自己。當孩子遇到困難時,不要一味包辦,而要讓孩子自己想法解決。當然,開始時父母要予以必要的指導,使孩子慢慢學會自己處理各種事,而不能一下子就不問不管使孩子手足無措,這樣隻會使孩子更加膽小。

6.通過鼓勵培養孩子的膽量

有的孩子遇到父母的熟人總不願意主動打招呼問好,要不低頭,要不幹脆躲到爸爸媽媽身後。有的家長便向別人“解釋”:“這孩子有點膽小、害羞,見人總是別別扭扭的。”父母不可以給孩子扣上“沒用”、“膽小鬼”之類的帽子,這樣做隻會更加打擊本就自卑的孩子。當孩子表現不如意時,父母應耐心給予安慰和鼓勵,如“這次沒完成沒關係,下次繼續努力,爸爸媽媽相信你能行”、“加油”、“相信自己”等之類的語言,或在尷尬時給孩子一個溫暖堅定的眼神,孩子的膽量就會慢慢增大,直到把過度的羞怯拋到腦後。

7.正確對待孩子的錯誤

對犯錯誤的孩子動輒就嚴厲懲罰往往也會引起孩子的緊張和恐懼。當孩子犯了錯誤時,有的家長不是大呼大叫,就是一頓棍棒,他們總以為“棍棒底下出孝子”。結果卻恰恰相反,打罵隻能使孩子的膽子變得越來越小,甚至最後不和家長說實話。家長這種粗暴的行為最終沒能使問題得以解決。古語雲:“教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跟孩子講道理,充分肯定孩子的長處,循循善誘,認真冷靜地幫助孩子分析錯誤的原因,對孩子的過錯予以糾正。今後孩子再犯錯誤時,就會如實而大膽地講給家長聽,求得家長的幫助,使自己減少犯錯誤的機會。

8.幫助孩子掌握一技之長

因為膽小內向的孩子生活空間相對較小,這使他們的精力相對集中,觀察事物仔細認真,做事情相對有耐心,喜歡做一些深入思考,而且往往思維細膩。這樣,家長可以充分利用孩子氣質中這一積極的方麵,鼓勵他根據自己的喜好學習一技之長,如書法、下棋、演奏樂器等。一有機會,就讓他們在眾人麵前展現自己的特長,以達到鍛煉膽量的目的。

9.幫孩子樹立自信心

樹立自信心是戰勝膽小的重要的途徑。膽小退縮的人在做一些事情之前就應該為自己打氣,相信自己起碼有能力發揮自己的水平,然後隻要自己去努力就可以了。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抱著這種平常心去麵對一些挑戰,無論結果怎樣也不會給我們留下什麽遺憾了。

總之,要使孩子變得膽大和自信,這是一個長期努力的過程,特別是對於一個膽小害羞的孩子來說,要使自己成為一個敢於嚐試新的領域、勇於迎接挑戰的自信、樂觀的人,還需要很多勇氣和持久的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