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孩子養成拖拖拉拉的毛病

羅彥已經上小學三年級了,他是一個讓人心急的“小磨蹭”,做起事來總是慢吞吞的。從吃飯穿衣,到畫畫兒、寫作業、做遊戲,他都是磨磨蹭蹭,慢慢悠悠,永遠也不知道著急。以至於他永遠有做不完的作業,有完不成的任務,當然,他的學習成績也因此受到影響。

每當需要為某事做好準備時——上學、上床、洗澡、去親戚家,如果媽媽不衝他大叫“現在,就現在馬上做!”他是決不會準備好的。

對此,羅彥的爸爸媽媽很是發愁,擔心小羅彥的腦袋比其他孩子“笨”。

孩子做事磨蹭,沒有效率,隻是一個習慣,並不是一個人的個性特征,也不是生理缺陷。現實生活中,愛磨蹭、做事拖遝的孩子的確是很常見的,但除了極少數外,通常並不是因為孩子“腦袋笨”造成的。就拿羅彥來說,他的智力在同齡中屬於中等水平,而且非智力因素的發展也不差。

造成孩子做事慢的原因是多方麵的,具體可歸結為以下幾點。

1.孩子做事情時,動作不熟練

由於孩子的神經、肌肉活動不夠協調,同時缺乏一定的生活技能,所以導致他做事情比較緩慢。

2.孩子的時間觀念差,做事情缺乏緊迫感

也就是常說的“慢性子”。孩子的時間觀念通常要到5歲左右才開始形成,而大約在8歲以後才逐漸穩定。

3.孩子做事情時,家長幹涉過多

很多時候,孩子自己嚐試做事情時,爸爸媽媽總是說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結果孩子習慣於受父母的指揮。當他自己做時,就變得猶豫不決,缺乏自信心,從而不知道該如何下手了。

4.孩子經常被強迫著做許多事情

許多家長望子成龍心切,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得多一些,玩得少一些,最好是一點都不要玩,在孩子完成了學習任務之後,經常給孩子增加額外的任務,老師布置的作業做完了,家長的一大堆作業還在那裏等著,所有的作業都做完了,還有畫畫、彈琴等許多事情需要孩子去完成,孩子心裏很不情願,但是父母的命令難違,於是就想出了磨蹭的招數,用拖拉來達到偷懶少做的目的,慢慢地,也就養成了做什麽事情都拖拖拉拉的壞習慣。

5.惰性所致

很多孩子因為懶惰成性,總喜歡把今天該完成的事情拖延到明天,甚至遙遙無期,直到再也無法拖延時,才臨時抱佛腳。這種行為極具破壞性,它是很危險的惡習,它使人喪失進取心。一旦有過一次遇事推脫的現象,就會滋生惰性,很容易再次拖延,直到成為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慣。

6.因為分心造成磨蹭

許多孩子磨蹭,是因為做事情時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一些其他無關的事物所吸引。

很多時候,當孩子做事磨蹭時,一些家長會表現得比較性急,加大嗓門衝孩子嚷,對孩子責備個不停,有的甚至打罵孩子。這些簡單、粗暴的方式實際上起不了多少作用,孩子看上去暫時好像是被嚇住了,做事的速度加快了一點,一旦事件平息之後,孩子還會照樣磨蹭。因此,要想讓孩子不磨蹭,家長應改正自己的教育方式,先從了解孩子入手。

事實上,孩子做事拖拉的原因是多方麵的,家長如果沒有深究其原因,而是用嫌棄的態度直接指出孩子的缺點,是永遠不可能糾正其做事拖拉的壞習慣的。隻有找到孩子做事慢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對症下藥。

一般來說,家長可針對孩子拖拉的情況,采取以下的措施。

1.訓練孩子的“手”上速度

孩子因為動作的不熟練,缺乏操作的技巧以至於做事慢,家長可通過教給孩子一些基本的技能,讓孩子的動作快起來。如,怎樣穿衣服才能穿得更快,怎樣洗漱才能不浪費時間,怎樣整理玩具才能取用方便,學習用品擺放要分門歸類,先複習後做作業可以節約時間,早晨醒來之後不能再戀被窩,吃飯時不能看動畫片,放學回家不能邊走邊玩。

另外,對於一些手部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比較差的孩子,家長還應當增加些有針對性的特殊訓練,以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

此外,家長還可通過比賽的方式,提高孩子做事情的速度,具體有三種比賽方式:

(1)讓孩子自己與自己比賽。家長可以針對孩子的某一個磨蹭毛病,幫孩子設計一張自己與自己比賽的成績表。首先記錄下孩子做這件事最初的時間,然後每天記錄實際完成這件事的時間,過幾天總結一次,促使孩子不斷地提高自己。

(2)讓孩子與別的孩子比賽。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製訂一個和他的同學比誰早到學校的計劃,並監督孩子此計劃的實施情況;也可讓孩子邀請同學到家裏做作業,並進行比賽,看看誰做得又快又好,誰能得第一。

(3)家長與孩子比賽。競賽遊戲的項目可以多種多樣,如比一比看誰吃飯吃得快,比一比看誰衣服穿得快,比一比看誰刷牙刷得快,比一比看誰洗臉洗得快等。

總之,生活中許多你希望孩子幹得快的事情都可以作為遊戲的項目。

2.幫孩子認識時間的價值

家長要想辦法使孩子認識到時間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要想辦法讓孩子明白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的道理。可以給孩子講一些古往今來的成功人士十分珍惜時間的故事,還可以在孩子的臥室裏張貼一些名言警句來提醒孩子。另外,與孩子一起討論磨蹭的害處也必不可少,家長要明確向孩子指出磨蹭是有害終生的壞習慣,一個做事磨磨蹭蹭的人會白白浪費許多時間,這樣的人不僅做事效率不高,而且還會被社會所淘汰。

3.拒絕包辦代勞

現在的孩子享受了父母太多的精心照料與服務,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由大人代勞,於是便習慣性地形成了對家長的過分依賴,即使是麵對一些需要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他也會在那裏不緊不慢地磨蹭著,等待家長的援助之手。比如孩子早晨起床後磨磨蹭蹭的,家長由於害怕孩子上學遲到而急得不得了,可是孩子卻在一旁依然慢條斯理的,因為孩子心裏明白,自己動作磨蹭一點沒關係,到時候媽媽會來幫我的,反正上學是遲到不了的。所以,要想讓孩子不再磨蹭,父母就必須剔除對他的多餘的關愛,讓孩子遠離對父母的依賴。

4.讓孩子覺得“快得值”

孩子隻有感覺到做事快對他自己是有好處的,感覺到做事快是值得的,他的動作才能夠“快”得起來。這就要求家長不要給孩子過多的負擔,不要對孩子層層加碼,要把孩子節約出來的時間還給孩子,在孩子較快完成了任務之後,就要給孩子自由安排時間的權力,讓孩子可以用省下來的時間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5.增加緊迫感

缺乏適度的緊張感是許多孩子做事磨蹭的重要原因,所以,家長可以在孩子的生活中“製造”點緊張的氣氛,讓孩子的神經繃緊一些,使孩子的生活節奏加快一些。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可以給孩子的洗漱、穿衣、吃飯和做作業等增加些計時性活動,做這些事情需要多長時間,事先與孩子商定好,然後要求孩子在規定的時間裏保質保量地完成,孩子做得好就給予一定的獎勵,做得不好就給予一定的懲罰。比如孩子吃飯磨蹭,家長可以在到了規定的時間後就不許他再吃,而且要狠下心來,不到下頓飯不給孩子吃的;孩子做作業磨蹭,家長可以在到了規定的時間之後就不許他再做,讓他去等著挨老師的批評吧。

6.排除分心因素

家長一定要注意將那些容易使孩子分心的誘因給排除掉,使孩子能夠一心一意地專注於正在做的事情之上。比如孩子進餐的時間可能正好是電視裏播放動畫片的時間,於是許多孩子會不時地被其中的內容所吸引,情不自禁地就邊吃邊看起來,這樣一來孩子當然會吃得很慢,這時,家長正確的做法應當是關掉電視機,或者把進餐的時間要麽提前要麽推後。再如在孩子學習時,家長應當盡量給他創造一個較為安靜的、不受幹擾的學習環境,這時家長不要上網玩遊戲,不要給朋友打電話嘮嗑,不要不時地去問寒問暖,即使是在做家務也要盡量防止發出很響的聲音。

7.讓孩子為磨蹭付出代價

孩子在體會到磨蹭會給自己帶來損失之後,就能夠自覺地快起來,因此,讓孩子為自己的磨蹭付出代價,讓孩子自己去品嚐磨蹭的自然後果,不失為一個改掉孩子磨蹭毛病的好方法。比方說孩子早晨起床後磨磨蹭蹭的,家長不要急,也不要去幫他,可以提醒孩子一下“再不快點可要遲到了”,如果他依然在那裏磨磨蹭蹭的,不妨任由他去,不必擔心孩子上學會遲到,其實我們恰恰就是要讓孩子親身體驗到上學遲到的後果,孩子如果真的遲到了,挨了老師的批評後,就會認識到磨蹭給自己帶來的害處,幾次以後孩子自然就會自己加快速度。

8.給孩子多一些鼓勵和獎賞

表揚和鼓勵比批評和指責能更有效地激發孩子的積極動機,孩子受到的表揚越多,對自己的期望也就越高。一般的孩子都較為看重來自外界的承認或認同,所以,要想讓孩子不再那麽磨蹭,父母改變對孩子的評價是必須的。

如果父母能經常對孩子說:“你如果再快一點兒就會更加出色”,“你看你做得多快”,“真好,現在用不著老提醒你了”,孩子便會受到正麵的外部刺激,而這些真誠的鼓勵是能夠打動孩子的,孩子為了不讓父母失望,下次做事就會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快點兒。

另外,為了使孩子更有動力,當他做事的速度比以前快時,或者當他達到了大人的要求時,父母還可以適當地給予一些物質獎勵,比如給孩子加一個小紅星,帶孩子外出遊玩,給孩子買他想要的玩具等。用鼓勵和獎賞來“催”孩子做事,往往能夠收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