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走近墨西哥農牧業

20世紀40~60年代,由於政府高度重視,農業取得了高速發展。政府通過大規模公共投資,開發北部和西北部荒漠,修建大型水利灌溉工程和其他現代基礎設施,為私人資本開辦現代化大農場創造了良好條件。北部和西北部地區現代化農業基地的建立使糧食產量大幅度上升,農產品出口迅速增長。中部和南部傳統農業區的廣大小農也得益於政府的大量公共貸款和農產品價格補貼,生產有了較大發展。1945年至1965年,農牧業的年平均增長率

達到5.5%。農業的高速發展不僅為社會提供了充足的食品和原料,而且為國家工業化積累了必要的資金和外匯,因而成為推動整個國民經濟高速增長的重要因素。當時,墨西哥曾被譽為第三世界農業發展的典範。

但自20世紀60年代後期起,隨著工業化進程的發展,農業部門逐漸被忽視,國家對農業的投資減少。80年代,因受債務危機影響,經濟出現嚴重衰退。政府為渡過危機,實行了緊縮財政、大幅度壓縮公共開支的政策,農業因而受到沉重打擊。由於國家過分強調工業化,忽視農業發展,1983年至1988年,農業部門的公共投資減少了1/3。農產品價格過低,農業增長速度明顯減慢,年平均增長率僅為1%左右,有的年份為負增長。墨西哥糧食進口逐年增加,又變成糧食淨進口國。1989年以來,政府對農業政策做了一定的調整,但成效不大。和其他部門相比,農業產值占GDP的比重呈下降趨勢,從20世紀80年代的7%下降到近幾年的不到4%。2008年農業產值在GDP中僅占3.8%。

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後,墨西哥毗鄰美國的地理條件和其自身的氣候多樣性等地緣優勢並未發揮出來。與此同時,墨本國農業生產反而受到美國農業高額補貼的較大衝擊,墨西哥高附加值農業(墨西哥稱為“農工業”)發展緩慢,一些有優勢的傳統農業作物也受到衝擊,糧食供應長期不能自給,國內食品消費的對外依賴程度越來越重,目前已達28.9%。

卡爾德龍政府實施了包括惡劣氣候緊急預案和農業增值扶持計劃在內的全國農業保護計劃,以加大對農業生產的扶持力度。2008年,農業產值3193億比索,增長率為3.2%,成為三大產業中增長率最高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