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孩子積極地自我暗示

所謂自我暗示,是指透過五種感官元素(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給予自己的心理暗示或刺激。這種自我暗示的訊息,經由在心中不斷地描繪和想象已達成或是完成時的景象,灌輸至潛意識中。而潛意識一旦接收了自我暗示的訊息,便會開始運作吸收外界的相關能量,把自我暗示的畫麵轉化為現實。可以說,消極的自我暗示隻會讓事態停滯不前或者朝消極的方向發展,而積極的自我暗示則能幫助一個人,特別是那些缺乏信心、自卑感強的孩子重新樹立起自信來!對於孩子來說,學會了積極的自我暗示,等於擁有了一筆巨大的財富。因此,引導孩子積極地自我暗示很重要。要引導孩子積極地自我暗示,家長應做到以下幾點:

1.幫助孩子提高自信心

每個孩子都有成功而榮耀的一刻,比如考試中考出了好成績,比賽中取得了好名次,活動中獲得了老師與同學的表揚與讚賞等。要給引導孩子積極地自我暗示,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回想過去的成功,讓孩子肯定自己,看到自己的實力與潛質。

2.消除對孩子的錯誤暗示

要想讓孩子學會積極的自我暗示,家長首先要杜絕用"完了,這孩子糟糕透頂"之類消極語言暗示自己或者孩子,同時還要消除孩子大腦中的錯誤信息,如"沒有考好,老師會另眼相看","爸爸、媽媽會受不了"等,應該用“我努力了,我問心無愧","我能成功”等話語寬慰發送自己。

3.引導孩子大膽想象

人的想象具有暗示、補充、預見的功能。因此,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大膽想象,想象自我獲得了成功、想象自己很受歡迎、想象自己得到了誇獎……積極的想象能滲透到潛意識深入。潛意識接受到想象的畫麵,就會極力去達成人的這種想象,這些願望。

4.讓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

人的身心是合二為一的,二者有相輔相成的關係。身體健康,則心情舒暢;反之,如果心情順暢,身體也會相應地健康成長。心理狀態不積極,身體也會受到心理的影響,出現不好的狀況。因此,讓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態,能幫助孩子對自己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

此外,讓孩子想象廣闊的、寧靜的、舒緩的畫麵或場景,同樣能讓孩子達到放鬆身心的目的!

5.幫助孩子通過控製呼吸緩解壓力,實現積極的自我暗示

心情的平靜和身體的健康是你以正確方式思維和感受的必然結果。心理學家和精神病專家都指出,當思想傳遞給潛意識時,在大腦的細胞中會留下痕症,它會立刻去執行這些想法。讓孩子學會控製呼吸,能幫助孩子變得平靜,從而達到能用正確的思維思考問題的目的。

具體做法是:保持坐姿,身體向後靠並挺直,鬆開束腰的皮帶或衣物,將雙掌輕輕放在肚臍上,要求五指並攏,掌心向下。先用鼻子慢慢地吸一口氣,大約數四個節拍,然後慢慢吐氣。也用四個節拍每次連續做4~10分鍾即可。也可以閉上眼睛做,邊做深呼吸邊想象一些美好的情景,效果會更好。

6.教孩子通過"自我暗示",贏得自信、健康的心理

除了做到以上5個方麵以外,家長還應該引導孩子經常對自己說:"我很棒!”“我很了不起!""我真的很重要!”這種積極的自我肯定、自我暗示能幫助孩子贏得自信、健康的心理!

值得注意的是,引導孩子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時,家長還應該讓孩子明了進行自我暗示地目的,自己要達成的目標。隻有心中有目標,孩子的自我暗示才能達到最佳的成效。

用愛與智慧喚醒孩子的潛意識

在孩子的潛意識深處,沒有什麽比父母的愛更重要,更有力量的了。可以說,“愛”是孩子靈魂唯一的"食物"。沒有愛,孩子內在的身體永遠不能夠得到成長,而孩子的潛能,即孩子內在的智慧與靈性,也隻會一直處於沉睡的狀態。唯有父母的愛與智慧,才能把孩子這種內在的潛能喚醒。

每個孩子的童年都隻有一次。一個孩子外在的身體每一天都會成長,但孩子內在的身體需要充足的愛與關注才能夠成長。相對於物質的"愛"和身體的"培養"來說,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愛撫與心靈教育。一個沐浴在父母無條件的愛的陽光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才能變得身心健康、充滿自信、富有創造力。這樣的孩子將來不管遇到什麽樣的生命情境,他都有力量化險為夷,照顧好自己的人生。

父母對孩子無條件的愛體現在孩子的幼兒期,就是要給孩子充分的身體撫觸。讓孩子從父母輕柔的肢體語言中感受到濃濃的愛意。

據說,生活在北極圈附近的愛斯基摩人,在孩子出生後,母親會立刻將孩子抱在自己的腹部,這樣,嬰兒會自己朝著母親**的方向移動,並找到**吸奶。剛出生的嬰兒竟然可以爬30厘米的距離,這種行為屬於剛出生的嬰兒趴在母親腹部時具有的一種反射行為。

反射行為是指嬰兒與生俱來的、一出生就可以展現出來的行為。如果支撐住嬰兒的兩腋,讓嬰兒腳部著地,嬰兒的腳會自動作出前後移動的動作,像走路一樣,這種行為叫做原始步行反射。與此相同,嬰兒在母親腹部的爬行也屬於反射行為。

從這一點,我們也可以認識到,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在出生時抱孩子,是母親表達愛的最好的方式,也是促使嬰兒成長的最好的營養素。

等到孩子稍大一點以後,家長更多的應該是關注孩子的心靈教育。因為關注孩子的心理需要比關注孩子生理需要更重要。

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

把一個剛出生的猴子放在兩個"媽媽"中間,一個是鐵絲做的"媽媽",有奶瓶,可以給小猴子喂奶;另一個則是絨布做的"媽媽",十分的柔軟。這隻小猴子肚子餓的時候,就會到鐵絲媽媽那裏吸奶,吃好了就長時間地依偎在絨布媽媽身邊。如果突然有巨大的響聲使小猴受了驚嚇,小猴就會迅速地跑到絨布媽媽的身邊尋求安慰。

這個實驗給我們的啟示是:小猴子的心理需要大於生理需要。同樣,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的心理需要同樣也大於生理需要。可是,令人遺憾的是,在我們中國,很多家長普遍關注孩子的生理需求大於心理需求。

對於孩子的生理需要,我們噓寒問暖,總擔心孩子餓著了,凍著了。可是,卻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同樣需要受到家長的關注。需要家長的溫暖、愛與理解。一個心理的需求得到滿足的孩子,會有一種"存在感",他們體會到自己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喜悅,並在這種喜悅中茁壯成長。他們對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對自己生活在這個世界充滿信心,在家長與周圍人們的愛與嗬護裏他們對自己充滿信心。而一個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的孩子,會對自己缺乏信心,甚至會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其實這些孩子自我傷害的行為,正是他們發自內心的呼喊,他們對自己的存在沒有信心,希望自己的存在得到認可。因為他們體會不到存在感,所以他們用傷害自己的行為來訴說自己內心的不安與焦躁。對於這種現象,隻要父母能真誠地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愛意,就能改變孩子的這種不安全感。變得健康、活潑、自信起來。更重要的是,當孩子的內心的需求得到滿足之後,他同樣會把這種愛回饋於他人,變得更有愛心、更有活力,也更富創造力。這樣的孩子,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平穩地度過各種關卡。可以說,正是父母的關愛與智慧激發了他們這種與生俱在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