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人才一般使用右腦記憶

俄國著名的生物學家謝切諾夫曾說過,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於記憶,記憶是“整個心理生活的基本條件"。的確如此,記憶是積累知識和經驗的基本手段,離開了記憶,人類的智力活動也就無從談起了。古今中外,那些智力超群的人一般都具有非凡的記憶力。拿破侖就是其中一個,據說他能夠記住5萬個士兵的名字和他們的相貌特點。與人見一麵後,他就能記下來,而且經久不忘。

二戰時期,蒙哥馬利手下的步兵指揮官邁爾斯·登普希中將在西西裏戰役中曾指

揮第八集團軍的一個軍。作為一名堅定的職業軍人,他具有照相機般的記憶力和獨一無二的閱讀地圖的能力。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登普希曾勤奮地研究歐洲的戰場,他能記住地圖上的一切信息,能想像出他從未見過的戰場,這經常使他的參謀目瞪口呆。

我國宋代大詩人黃庭堅幼年時代就因博聞強記而出名。據說,他讀書幾遍以後就能口誦,五歲就熟讀了詩、書、易、禮、樂等五經。

有一天,他問老師:“人人都說有六經,為什麽隻讓我讀其中的五經。”老師說:

"《春秋》不值得一讀。"黃庭堅卻不以為然地說:“既然稱作經書,怎能不讀呢?”於是,自己找來《春秋》閱讀,十日成誦,無一字遺漏!經過一番努力,黃庭堅終於成為一代大詩人。

我國現代也有一位記憶奇才,那就是國學大師錢鍾書先生。國外的學者說他具有“照相機式”的記憶力,一點也不誇張。

在進入小學讀書識字之前,錢鍾書已讀了許多古代小說。他讀書過目不忘,任人從書中隨便抽出一段來考他,他都能不假思索、流暢無礙地背出來,連書中好漢所使兵器的斤兩都背得出來。他在藍田國立師院任教時,圖書館的《四部叢刊》、《四部備要》、《叢書集成》、《古今圖書集成》等大部頭叢書,他都瀏覽過,他看過的文集,不管是大家、名家,還是二三流的小家,別人隨便拿一部來考問他,十之八九他都能準確無誤地複述其內容,有的甚至一字不差。別人不敢相信。屢次考他,他也竟屢試不爽。而且他的記憶力似乎也並不隨年齡的增長而衰減,幾十年前讀過的書,仍然如昨日剛看過一樣記憶猶新。1979年,將近七旬的錢鍾書在美國訪問,再次證實他的記憶奇才,別人隻要引用,他立刻就可以將後麵的引文背誦出來。費景漢說錢鍾書把"耶魯大學在場的老外都嚇壞了"。夏誌清說他在哥倫比亞大學的"表演”使得洋同事麵麵相覷。

這些記憶超群的人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1)記憶速度快;

(2)記憶持續時間長;

(3)記憶準確度高;

(4)記憶範疇廣闊,應用能力強;

(5)記憶方法新穎、奇特;

(6)能發現材料的內在聯係。

一般來說,具有以上這些記憶特征的人,他們都具有相當大的發展潛力,也比記憶力一般的普通那個人更容易創造出輝煌的成就。

對照第一章中提到的左右腦記憶的不同品質,我們可以發現,具有以上記憶特征的人其實使用的就是右腦照相機記憶。

在學校裏,記憶力的好壞是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所有的考試都是考查學生的記憶力如何。如果一個學生的記憶力不好,他將很難在學校得到好成績;無論怎樣努力,他的成績也不會有很大改善。

如果能開啟右腦,孩子的記憶力將會有極大的改觀。昨天連十分都拿不到的孩子,可能突然之問理解能力變得很強,也許還會"搖身一變"成為仝班成績最好的學生。

如果不知道右腦記憶力,一味地去追求左腦記憶力,家和孩子就會在重壓之下度日如年。隻將精力集中在左腦功能的開發上,讓孩子死記硬背,並不能挖掘右腦本已具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