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右腦開發的最佳時期

成功的家長未必生出同樣成功的孩子,但能夠對孩子進行右腦開發早期開發、教育的家長,卻一定能培養出成功的孩子。

科學研究顯示:人在剛剛出生時,右腦處於優勢地位,3~6歲期間,所有腦細胞都在健康發育,這一時期智力開發的最佳時期。3歲時大腦發育到了頂峰,3~6歲期間兒童大腦活動程度是成人的兩倍,因此這一時期也是思維最敏捷的時期,是智力開發的最佳時期。這個時期,孩子根本不用特別背誦,但他們都可以自然而然地學會母語。可惜這股神奇如電腦般的語言學習能力,在6歲以後,便逐漸消失了。其原因是,6歲以後,孩子潛能巨大的右腦被使用的機會日趨減少,左腦逐漸取代右腦成為主宰。所以說,0~6歲的孩子與6歲以上的孩子相比,他們的大腦功能和作用完全不同。

都曼博士在《孩子算數學習的秘密》中,曾提及他對一歲半孩子做算數的指導:

“26乘以17,除以2,減掉172,再加3,最後再除以2,等於多少?”想不到一歲半孩子很快便能得出26的正確答案來。

由此可見,孩子的大腦不但不幼稚,反而比成人擁有更高的動作能力。隻要環境能給予適當的訓練,將右腦中的潛能引導出來,孩子大腦的神奇力量,將會出現驚人的成績。

具體的做法是:

一、在6歲以前,突破大腦學習的障礙

如前所述,a學習腦波是影響學習能力最重要的腦波,6歲以後,存在於孩子大腦的潛意識中。6歲後,意識及潛意識間會產生障礙,是造成學習困難最主要的原因。

6歲以後的學習障礙,最主要是β腦波的旺盛,使學習腦波無法集中。如果事先有集中注意力,以運用潛意識的訓練,將可使a學習腦波重新活躍,便有助於學習障礙的打開。如果學習障礙能夠打開,那麽,所有的訊息便能順利地輸人,學習機能便可以維持或複蘇。

6歲是大腦教育非常重要的轉折點。大腦方麵,原本以古皮質為重心的思考方式,至此轉為以新皮質為重心的思考方式;大腦的記憶方式,也從潛意識的直覺記憶方式,轉而成意識的推理記憶方式。以身體機能而言,副交感神經係統為主的直覺思考方式,逐漸轉成以交感神經係統為主的意識思考方式。換言之,學習腦波盛行的0~6歲間,是副交感神經主控的時代,身體的行動力不大,大腦都采用直覺感應方式。6歲是革命性的轉變,身體活動逐漸成熟,大腦的動作方式開始有很大的不同,由直覺的思考轉向論理的思考。0~6歲是直覺思考-期,思考形式相當自由,沒有一定的規律可循,也因而可以吸收很多很多新的事物。7歲以後,思考方式逐漸定型,有自己的言語表現方式,而行動上也開始受到意識的指揮和控製。

二、對6歲前的孩子進行左右腦具體平衡訓練

為了不使左右腦有不平衡的偏重現象,可訓練雙手及雙腳的均衡使用。

1.雙手訓練

手被稱為是人類的第二個腦,也是人類最重要的感覺器官,手的訓練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出生後的第二個月,雙手已能撥動吊在嬰兒車上的玩具,第三個月便懂得主動伸手去玩,這也是雙手發揮較大作用的開始;五個月大時已能用雙手拿起玩具來把玩了。以後看到媽媽在用筆,便會去爭著拿來玩,有很多小孩子在滿周歲後便能自由地拿筆塗鴉了。緊接著湯匙、筷子、夾子也漸漸能使用了,這種訓練可以使小孩兒的雙手更靈敏些。

經由有計劃的訓練,可以增加雙手的活動力,有些小孩子在2歲左右已能很活潑地使用鉛筆,3歲以後的孩子大多已能依照自己的意欲來畫圖。

雙手的訓練要盡量保持平衡的發展,媽媽在撫弄孩子小手時,也應盡量維持活動的平衡。為了促使智能的平衡發展,左右手的均衡使用非常重要,因為左手與右腦有關,右手則與左腦有關,左右手的均衡使用有助於左右腦的平衡發展。

手指指尖的運動和大腦的開發有密切的關係,手指運動會刺激腦部的發達,其他如玩皮影戲或多使用剪刀,對大腦的開發及智能的成長也是很有幫助的。另外紙卡及積木的圖形遊戲,亦可促進左右手在遊戲時的均衡使用。這種遊戲不但有助於右腦,對左腦的推算能力的訓練亦有正麵價值。

用小刀削鉛筆、使用剪刀、畫圖、玩紙卡、搭積木、投球、拿筷子等雙手運動,到5歲以後大致都會了,到了6歲時則應該都很順手了。這段時間,應該設法讓孩子多做些使用雙手的遊戲和作業,雙手不夠靈活,就如同有雄健的體格卻沒有體力一般,是很可惜的。

由於我們的習慣,拿筷子、鉛筆等大都用右手,所以右手的靈活度常常比左手要高好幾倍,這也是促成我們的右腦的發展較差的重要原因。至於如何改善左右手的均衡使用,使更多的動作由左手分擔,已成目前幼教訓練上的重要課題。

在正常的工作下,左手隻作為右手的輔助,例如切東西右手拿刀;搬東西時也是右手用力撐左手隻協助扶持作用。這種習慣久而久之,也會逐漸養成右腦退居於輔助者的地位。因此如何在工作上或孩子的美勞上麵刻意增加左手的功能,便是6歲以前孩子教育中值得重視的一種訓練方法。靈活地運用左手,對孩子右腦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

2.取腳訓練

為了不使左右腦有不平衡的偏重現象,除了增加雙手的均衡使用外,雙腳的均衡訓練也是一個有效的方法。最常見的是讓孩子玩用腳踢球的遊戲。雙腳的均衡訓練更有助於孩子腳力的正常發展,在1~2歲前.這種訓練對孩子以後站立或走路的姿態也會有具體的幫助。當然最重要的仍在於左右腳的合作靈活使用,可以溝通左右腦的相互聯係,促成平衡發展的基礎。

3.五感教育

在現在的醫院中,孩子一出生馬上離開媽媽,進入保育室,看似合理,其實這對孩子的五感教育學習、集團生活的欲求及母子的親密關係建立,無疑是冷酷的摧殘。這個開始,已種下了人類冷漠、隔閡、缺乏熱情的種子。

要扭轉左腦掛帥的社會,使右腦功能也能發揮其力量,最好的廳式便是貫徹五感的教育。五感一一觸覺、嗅覺、味覺、視覺、聽覺是在胎兒時便逐漸長成的,是人有生命的最早感覺,也是人類以後經營其一生的基礎。

五感教育法除了有助於滿足孩子的欲求,補充精神營養,促進身體成長以外,愈早做正確的五感訓練,對孩子智能的長成更有直接的幫助。

首先便是觸感。孩子出生後,府盡量增加與母親的相處,在媽媽懷抱中肌膚的接觸、媽媽的體味、母乳的味道,都是刺激初生兒感覺器官學習最重要的因素。除了增加在媽媽懷抱裏的時間,媽媽或家人也可以通過與初生兒手指的接觸,加強孩子觸覺的學習。

嗅覺、味覺的訓練,以直接用母乳哺育者功效最好。母乳不但有足夠的營養成分,更要緊的是分娩後的媽媽,母乳的濃度及味道,隨時都在做不斷地改變,這對初生兒嗅覺及味覺的學習相當有幫助。如果單單隻用牛奶哺乳,初生兒的觸覺、嗅覺、味覺的學習機會便被無情地阻礙,進而影響其右腦的學習功能。

為了促進初生兒五感的高度訓練,必須有賴於初生兒生長環境中豐富的自然現象做刺激,絕不可以人工刺激來代替。例如聽覺教育上,很多人采用音樂教育,但這種音樂一定要是較接近自然意境的古典小品或自然音的重現,絕對要避免成人世界的流行歌曲。孩子音樂並不是有聲音便可以的,一定要盡量是屬於自然界的聲音,喚醒人類生命中的原始欲求。最要不得的是電視的刺激,有很多統計資料明顯地告訴我們,經常受電視聲光刺激的孩子,常出現嚴重的自閉症及智能落後現象。

對於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經常抱他出去欣賞自然的景色。兩歲以前的孩子幾乎完全需要媽媽或保姆細心保護著,這段期問所有的五感刺激有賴於媽媽或保姆的刻意安排。四五歲以後的小孩,則會有友伴團體的生活,在安全的照料下,父母應盡量鼓勵孩子與友伴團體到屋外去玩,接受大自然的刺激,對五感教育最有幫助。

除了自然景色的刺激外,小河的流水聲,小鳥的嗚叫,以至於狗、雞、牛等家畜家禽的聲音,風、雨的自然聲音,都是非常重要的右腦訓練教材!

當然,雖說6歲以前是孩子右腦開發的最佳時期,但不等於說,過了6歲以後,孩子就無法訓練並運用右腦的潛能了。事實是,任何一個孩子,即便是弱智的孩子,隻要方法得當,都是可以進行右腦開發訓練的,且取得良好的訓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