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朋友式財富圈浮現

2009年10月30日,十年磨一劍的中國創業板在深圳開市。首批28家同時掛牌交易的公司中,擁有“A股影視第一股"概念的華誼兄弟表現最為搶眼。開盤的漲幅,令這家公司的董事長王中軍笑容滿麵。以63.66元的開盤價計算,他所持有的3700萬股已經折合人民幣23.55億元。

與他一起參加開市儀式的,有公司的CEO王中磊、旗下導演馮小剛等。作為副董事長的第三大股東馬雲沒有露麵。彼時,他所持有的1310萬股華誼股份,折合賬麵價值約8.34億元。

一直有人好奇,馬雲為什麽要入股一家影視娛樂公司?他和王中軍等人有著怎樣的關聯?他又是如何進入華誼兄弟董事會的呢?

一切都得從企業家的圈子講起。

兄弟上市,朋友來挺

華誼兄弟的招股意向書大致記錄了馬雲進入該公司的曆程:2006年6月,馬雲以53.5萬元的價格買下華誼兄弟的股權,隨即進入華誼兄弟董事會。之後的三年時間裏,華誼兄弟幾經增資擴股和股權變更,而馬雲所持股權始終在10%以上。2008年1月,馬雲當選華誼兄弟董事會副董事長,並一直擔任該職至今。

公開資料顯示,馬雲是華誼兄弟18名發起人之一,目前是除公司實際控製人王中軍、王中磊兄弟外,持股份額最多的股東。另兩位聲名顯赫的華誼股東是江南春(分眾傳媒董事會主席)和魯偉鼎(萬向集團總裁魯冠球之子),他們各持590.4萬股。

按說,魯偉鼎的萬向集團的主業是工業製造,與華誼兄弟的娛樂圈風馬牛不相及,但巧合的是,魯偉鼎和馬雲同屬於浙商。他們還共同發起、投資了江南會。他們常常溝通,於是,馬雲向魯偉鼎介紹了華誼兄弟。有記者發現,“在江南春與魯偉鼎首次購入‘華誼係'股權時,其中少量股份還是馬雲賣給他們的"。

馬、江、魯三人當年的持股單位成本都很低,有媒體稱“均在每股0.5元左右"。若此說成立,則華誼兄弟63.66元的開盤價,已經使他們的投資暴漲百餘倍。

無須驚訝他們過人的投資眼光。事實上,馬雲和王中軍,阿裏巴巴和華誼兄弟,很早之前就有非同一般的合作關係。

追溯馬雲的發家史,有一個人不得不提及,那就是後來成為張紀中妻子的樊馨蔓。1996年的馬雲,還是個到處推銷“中國黃頁”網站的莽撞青年。由於當時很少有人了解互聯網概念,揚言“要幹中國最大的國際信息庫"的他被很多人視為“騙子"。而就在這時,同為浙江老鄉的樊馨蔓卻被馬雲身上散發出的熱情所感染。

當時樊馨蔓在央視《東方時空》欄目組工作,她將馬雲四處尋找投資的故事拍攝成了專題片,並在電視上播放,這部名為“書生馬雲"的短片後來幾乎成了人們了解馬雲曆史的最早畫麵。

後來,在樊馨蔓的引薦下,馬雲結識了張紀中。對武俠文化的共同熱愛,成了這兩個男人日後互相提攜的重要因素。一個坊間流傳頗廣的傳言是,2001年張紀中拍攝《笑傲江湖》時,馬雲曾積極申請扮演“風清揚”一角,但由於種種原因最終沒能演成。再往後,馬雲開始為張紀中的項目提供讚助,拍攝於2006年的《神雕俠侶》,就有馬雲的投資。

有投資亦有回報。2005年,剛剛完成對雅虎中國的收購的馬雲迫切需要提升雅虎搜索在國內的知名度。當年年底,他迅速網羅張紀中、陳凱歌和馮小剛三大導演為其拍攝廣告片,並同期啟動由這三人坐鎮的“雅虎搜星”活動。由於當時國內正值“選秀”活動空前火爆的時段,張紀中等人的參與,極大地增強了雅虎搜索的宣傳效果。

與張紀中合作的過程中,馬雲也在同時把合作關係向馮小剛及華誼兄弟高層延伸。一個被眾人津津樂道的貼片廣告案例是,2004年年底上映的馮小剛執導的賀歲片《天下無賊》中,範偉等人扮演的強盜團夥每人手執一把小旗,上有三個大字“淘寶網”。

後來,雙方還進一步把合作引向深入。先是淘寶網以一元起價,利用互聯網平台公開拍賣劇中明星使用的道具;接著劇組原班人馬又拍出廣告片《有支付寶,沒賊》,幫助阿裏巴巴推廣產品。一來二去,這個圈子裏的雙方借助彼此的平台,品牌和知名度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和馬雲參股華誼一樣,在上市前送兄弟公司一程,在企業家圈子裏是比較常見的做法。

比如,牛根生任阿裏巴巴的獨立董事一職,並持有該公司10萬股。這對於2007年在香港上市的阿裏巴巴來說,意義非同小可,在此之前,蒙牛乳業已經被當地的投資者熟知。

再如百度CEO李彥宏和網易首席財務官李廷斌,因所在公司早前曾有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的經驗,後來他們也成了新東方的獨董,為2006年俞敏洪的公司在紐交所上市立下大功。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與企業處於發展壯大時期的互相幫襯、利益均沾相比,一方臨時有難,另一方能否出手營救,更加能顯示出企業家之間的交情深淺。牛根生、寧高寧、柳傳誌和盧誌強等人都經受過這樣的考驗。

2008年9月,由於“三聚氰胺”事件,蒙牛乳業股價暴跌。因此前蒙牛曾將部分股權抵押給了摩根斯坦利,股價下挫後若不能及時補足保證金,公司將麵臨外資並購風險。

危急關頭,牛根生向諸多知名企業家尋求資金支援。很快,柳傳誌、俞敏洪等人火速送來了少則五千萬元、多則兩億元的緊急救助資金。危機化解後的2009年7月,蒙牛又迎來了中糧集團和厚樸基金61億港元的巨額投資。此舉使得中糧厚樸將蒙牛20%的股權收入囊中,成為其最大的單一股東。蒙牛由此徹底擺脫了外資並購的噩夢。

雖然這次並購有“大食品概念"和“全產業鏈糧油食品”等做底子,但寧高寧與牛根生在整個過程中表現出的默契和“一拍即合”,還是被分析人士指出與兩人之間的私人感情不無關係。

一個較為明顯的例證是,被中糧控股後,牛根生及其高管團隊繼續掌舵蒙牛,而中糧集團在十一個董事席位中所占的三個名額,則全部是非執行董事。寧高寧後來向媒體表示,在股權比例基本穩定的情況下,中糧在目前沒有繼續增持蒙牛的計劃。這等於說,牛根生在蒙牛的地位將在較長時期內得以保持。

內蒙古一家報紙更是捕捉到了兩人交好的外在細節:2009年6月30日,中糧集團與可口可樂合資的一家瓶裝廠在呼和浩特市和林縣盛樂經濟園區奠基。

正式落戶後,這家企業與蒙牛僅一街之隔。據報道,奠基儀式上負責接送任務的車輛中至少有四輛大客通勤車是蒙牛派來的,而中糧可口可樂公司之所以入主此園區,也是得益於牛根生的牽線搭橋和極力邀請。

與之相似,盧誌強和柳傳誌攜手製造的“泛海入股聯想”棋局,亦有互幫互助的友情滲透其間。

2009年9月8日,泛海集團以27.55億元的價格受讓聯想控股29%的股權,成為第三大股東。此舉使得聯想控股順利回歸柳傳誌時代。

改組後的五人董事會中,兩人來自國科控股,兩人來自職工持股會,一人來自泛海集團,柳傳誌任董事長。而此前聯想控股的七人董事會格局中,有四人來自國科控股,柳傳誌僅為副董事長。

事後,盧誌強向媒體談起這次合作的細節,“泛海和聯想之間、我跟柳總或者和聯想的團隊之間,都有了一個較長時間的相互了解,建立了一定的友誼。這個友情是在信譽當中建立起來的。信譽是有價值的,所以對我們而言,決策過程相對就比較快一點。甚至可以說,這是個非常重要的決策依據。"

根據他的回憶,2004年左右,泛海集團曾一舉簽了不少土地,當年恰好遭遇“8·31”大限(當年,國土資源部、監察部規定,8月31日後,不得再以曆史遺留問題為由采用協議方式出讓經營性土地使用權,國有土地使用權必須以公開的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方式進行),泛海資金鏈麵臨斷裂危機。"關鍵時刻,聯想給了泛海很大幫助,我們是不會忘記的。”

維係友誼的圈子

表麵上看,這些案例反映了企業家之間的私交,但在私交背後,還有一些少有耳聞的企業家組織。這類組織以俱樂部、論壇、同學會等形式,將他們的私交固化下來。

上麵提及的馬雲、王中軍、牛根生、寧高寧、柳傳誌、俞敏洪、江南春都是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的成員,在這個俱樂部裏,他們的朋友還有招商的馬蔚華、海爾的張瑞敏、SOHO中國的潘石屹等企業界的頂級人物。

他們會一起組團到其中一人的企業去參觀走訪;在策劃生意時,他們首先想到的是圈子裏的朋友;當朋友遭遇困難時,其他的朋友盡可能地提供幫助。

牛根生與寧高寧聯手宣布"中糧收購蒙牛"之後,就有媒體分析說,"蒙牛此次引入的投資方,即使不是中糧,也可能是中國企業家俱樂部裏另一家企業。”

而柳傳誌與盧誌強的淵源,則可追溯到更早的另一個企業家圈子。

盧誌強回憶,他和柳傳誌相識於20世紀90年代的泰山產業研究會。這是一個與中國企業家俱樂部功能相似的沙龍,活躍其間的成員多為當時中國民營科技企業界的頂尖人物,其中包括萬通集團董事局主席馮侖、巨人網絡董事長史玉柱等。

馮侖還是華夏同學會的重要一員,這個以長江商學院等教育機構的EMBA班同學名義組織起來的沙龍,成為企業家俱樂部的另一種形式。

香港百仕達公司董事長歐亞平和鼎天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王兵與牛根生是長江商學院的同學,同窗之誼讓他倆挺身而出,在"蒙牛危機"期間競相買入蒙牛股票,幫助老牛穩定股價。

陳天橋和王中軍同屬江南會成員,兩人複雜的商務合作關係,因2009年10月底炒得沸沸揚揚的“盛大天價挖角龍丹妮"傳聞漸為人知。

根據媒體報道,2009年6月,陳天橋曾以每股4美元的價格,斥資4600萬美元收購華友世紀51%的股權,並因此順理成章地成為華友旗下子公司華誼音樂的實際控製人。華誼音樂係王中軍、王中磊兄弟所創辦,2005年年底時,因其工作重心落在影視和藝人上,兄弟二人將華誼音樂51%的控股權轉讓給了華友世紀,自己僅保留35%的參股權。

這也就是說,兜了一圈之後,王中軍一手創辦的華誼音樂,最終還是回到了他朋友手中。

綜合起來看,私交是這些企業家沙龍組織得以存在和發展的核心,也正因如此,他們一般比較低調,有的甚至從未對外透露過成員名單。

不管外人怎樣看,對於這些企業家來說,圈子無疑是一個很好的資源網絡。

遊樂與生意

圈子裏的生活異常精彩,飯局隻是其中的一種。英國人胡潤在他公布的《2009胡潤百富榜》中分析,旅遊、遊泳和高爾夫是富豪們最青睞的休閑方式。對於富豪圈子而言,同樣如此。

旅遊需要大段時間的契合,如果不是相投的朋友,天天一起活動未必是種享受。隻有私交很好的小圈子能夠成行並且固定下來。馮侖就有這樣的好運氣,他曾經說過,十幾個老男人,每年五一集體旅遊一個星期。有業內人士猜測,這個小圈子就是從不對外公開的泰山會。

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的理事互訪活動也是圈子旅遊的一種變形。時間不長,三天左右。十幾二十人的隊伍,參觀企業,遊覽風景,享受美食,在一起談商論道,好不熱鬧。

亞布力論壇更是長途跋涉的旅遊,從火車上開始,聊天,喝茶,欣賞沿途風光。更有休閑樂趣的是,到了冰天雪地的亞布力還可以集體滑雪。

不過,如果說隻有一樣休閑方式是企業家圈子裏最為流行、最常展示的,則非高爾夫運動莫屬。《紐約時報》此前曾邀薪酬專家對打高爾夫的失誤同公司業績的相關性進行研究,結果發現:三年內,為股東帶來最大總體回報的公司,恰恰是由打高爾夫失誤最少的CEO所領導的。這看起來不可思議,不過,以休閑行為來研究公司的商業行為,可見高爾夫這種休閑行為和商務人士的親密程度。

寧高寧、陳東升、郭廣昌、馬雲、王石、馬蔚華……在網絡上,幾乎任何一個圈子裏的知名企業家都留下了和高爾夫有關的新聞。盡管,寧高寧和高爾夫的關係是“不適合我”。但這並不妨礙他繼續參加高爾夫聯誼賽。

張醒生曾如此解釋,年輕的時候他主要是打網球,"就是為了出汗"。年紀大一些後,由於網球的運動量太大,開始轉向高爾夫。

亞布力論壇理事長陳東升對《中國周刊》記者坦誠,他並不算熱愛高爾夫,但會偶爾打打。

相比之下,柳傳誌是真正的酷愛高爾夫。每天早上,柳傳誌都會和夫人打一會兒高爾夫。2009年5月3日,北京萬柳高爾夫俱樂部裏傳來一個令他喜上眉梢的消息:他打出了人生的第一個一杆進洞。“那是很偶然的,我也很奇怪怎麽就進去了,希望是好兆頭。"他笑著對外界表示。

兩個多月後,7月17日,中國企業家俱樂部參與的2009“BMW·道農杯”高爾夫聯賽第四站比賽在麗江舉行。作為俱樂部榮譽理事的柳傳誌並未出席此次活動,不過,王若雄、張醒生、艾欣、劉東華等企業家俱樂部的成員都在麗江清澈的天空下留下了揮杆的影子。

賽後的頒獎典禮在悅榕莊酒店舉行,呂大龍獲得"離洞最近獎",王子文、蘇建誠分獲"大波獎"、"小波獎",劉東華獲得“BB獎",張醒生獲得“淨杆冠軍獎"、何彬、王若雄獲得同個獎項的亞軍和季軍,在一番爆笑後,“總杆冠軍大獎”最後落到了實力超群的朱勝華頭上。參與者都很開心,大概,高爾夫聯誼賽的重點就落在“聯誼”上。

旅遊、打球都不是最終目的,人脈資源是圈子中富豪們的最大收獲。

早在2005年入圍CCTV中國年度經濟人物候選人時,馬雲就曾經發表演講說,自己最大的財富是朋友,“如果要離開這個公司,我跨出這個門,相信拎起電話,1000萬美元就會在三天內到賬"。

四年後,李開複將馬雲的假設變成了現實。

2009年9月4日,他宣布離開效力四年的Google。三天後,他就帶著已募集的8億元承諾投資開辦了創新工場。為他提供這些投資的都是一些著名企業家,包括美國中經合集團董事長劉宇環、YouTube創始人陳士駿、富士康董事長郭台銘和柳傳誌以及俞敏洪。

這些人多是李開複的老朋友,打個電話、在美國請吃一頓烤鴨、在日本餐館吃一次薩希米就搞定了。

據媒體報道,李開複猜想,這些投資者中可能隻有柳傳誌認真閱讀了他的創業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