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以身作則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一些家長抱怨說自己的孩子如何不聽話,如何與老師鬧別扭,上課如何不專心聽講,做作業如何磨蹭等。實際上,孩子之所以養成不良的注意習慣,與家長的教育和個人行為是分不開的。

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從周圍的環境中獲得經驗與方法。因此,家長,作為孩子最直接的學習對象,他們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響到孩子今後的行為。如果家長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隻是一味地譴責孩子的行為,而不從自三的身上找原因,其教育效果往往不佳。

舉一個例子來說吧,一家人在客廳裏吃飯的時候,客廳的電視節目正播放著,這時候,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孩子的眼睛盯著電視,一頓飯吃了快一個小時都沒有吃完。這是為什麽呢?這是因為孩子知道,如果自己吃完了飯,爸爸媽媽就要叫自己做作業了,自己如果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那麽,他們便不會有什麽意見了,因為他們自己也在看電視。正因為如此,孩子養成了磨磨蹭蹭的壞習慣。並且,在他們吃完飯學習的時候,總是無法集中精神,心裏總想著一些其他的事情。

因此,要想孩子養成良好的注意習慣,家長應該從小給孩子做出表率。具體地說,家長應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家長愛學習、求上進、尊重文化、有教養、作風民主、舉止文明,就會給孩子提供積極的榜樣作用。

特別是家長的學習興趣,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以及學習時的專心程度,從而間接地影響學習成績。孩子如果生長在一個充滿學習氣氛的環境中,就很容自發地學習,以致形成一種自覺學習的行動,而在這種自覺的學習行為中,孩子很容易養成專心學習的良好習慣。因此,家長應以身作則尊重文化、好學上進,以自己的言行熏陶子女。

其次,家長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還要注意對學校、對教師保持肯定的態度。

家長應多向孩子講述自己小時候在學校的趣事,多向孩子傳達一些自己小時候對學校的美好向往及一些美好記憶的信息,努力培養孩子對學校的情感。如果家長給孩子傳遞的是學校生活枯燥無味、自己不願上學的消極信息,可以想象孩子對學校的概念是什麽樣的。

日常生活中,我們總能聽到有些家長說“你就玩吧,等上了學有你好看的”,“現在沒人管你,等上了學就會有老師來管你了”之類的話,其實,家長的本意是想讓孩子珍惜時間,沒曾想,這樣的話告訴孩子的潛台詞是:“學校生活是很痛苦的。”而這種負麵的信息會在孩子的心中留下陰影,影響到孩子對上學的渴望,當然就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興趣。

再次,家長自己也要注意保持家庭裏的整潔有序,如每天清理、打掃房屋,用完東西馬上就放回原處,吃完飯及時收拾碗筷等。孩子經過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就養成了注意整潔的習慣。

此外,家長除了告訴孩子做什麽事情都不要三心二意之外,還應該以身作則,做事情的時候專心投入,玩的時候也盡情盡興。家長的這些做法會給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並以此為做事的準則。

總之,家長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家長的言行舉止、行為方式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舉足輕重的示範作用。由此,家長要培養孩子良好的注意習慣,首先要從自身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