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澳大利亞的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戰後的重建和繁榮

二戰爆發前,澳大利亞的工業已經具有比較好的基礎,並且政府部門做了充分準備,因此這次戰爭並沒有嚴重破壞澳大利亞的經濟發

展。第二次世界大戰還為澳大利亞的軍事和民用工業創造了發展機會。戰後,澳大利亞經濟不但順利恢複,而且獲得了很長一段時期的繁榮發展。

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國民經濟(1941—1945)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澳大利亞的經濟發展所受衝擊並不大,國民收入、就業情況和物價水平的變動都不是很劇烈,工業還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一)國民收入所受影響不大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世界經濟的破壞性遠大於第一次世界戰爭,然而對澳大利亞國民生產的破壞並沒有那麽嚴重。其一是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澳大利亞的工業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整個國民經濟體係較為完整,因此緩解了戰爭對國民經濟的衝擊。其二是因為戰爭爆發前政府部門就針對戰爭期間的經濟、交通等方麵展開了商談,還組建了中央羊毛委員會、小麥委員會、大麥委員會和皮毛工業委員會等機構管理生產。在戰爭後期,由於勞動力、生產資料和各種生活資料的缺乏,國民生產受到一定的影響,有所下降。

(二)就業情況總體良好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尤其是抗日戰爭之後,澳大利亞投入的兵力不斷增多。據統計,1941年年末,有46萬名男性服役;至1945年,已有約100萬名男性(含5萬名女性)以各種形式服役,而當時澳大利亞總人口才700萬人。兵力投入的上升一方麵直接減少了國內的勞動力;另一方麵,規模如此龐大的部隊需要大量的食物、服裝、武器裝備、交通工具等,這些物質也需要有大量的勞動力來進行生產。

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澳大利亞的失業率一直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

由於勞動力的不足,越來越多的女性參加工作,從1938—1939年度的57萬人上升到1943—1944年度的78萬人,5年間上升了近37%。而且女性的職業範圍不斷擴大,逐漸進入原先男性專屬的行業,這種行業間的性別區分也逐漸模糊。與此同時,女性工資水平不斷上升。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澳大利亞女性基本工資不足男性的一半,而1942年建立的女性就業委員會規定了女性基本工資是男性的54%,在關鍵部門的女性所獲得的工資是男性的90%;其他非關鍵部門為了留住勞動力也隻能提高女性工資,達到男性工資的75%。

(三)物價水平得到控製

為了避免戰時國內物價飛漲並解決戰爭的物資、資金問題,澳大利亞政府采取了包括行政、財政和貨幣政策的一攬子措施。

首先,1942年澳大利亞建立分配委員會,對服裝、鞋、茶、糖、黃油和肉等重要物資實行配給製。與此同時,政府限製某些行業的生產資料供給(如限製企業所使用的鋼材數量)、產品的類型和型號以降低消費者選擇性。這些措施的目的是控製不斷增長的收入水平帶來的需求的上升與戰爭時期國內緊缺的物資條件之間的矛盾,從而限製物價水平的上漲。

其次,1941年聯邦銀行宣布提高法定存款儲備金率,從而限製私人銀行的借貸能力使聯邦銀行能夠獲得更多的資金用於公共支出。這一方麵降低了市場上的流動性從而降低需求,另一方麵也為政府籌集因戰爭需要的資金。

最後,政府還通過增加個人所得稅,降低需求、增加財政收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澳大利亞聯邦就開始在州政府的基礎上加征個人所得稅並且一直沒有中斷。1941年,各州政府還比聯邦征收更高的所得稅。而在1942年,聯邦議會通過了征收統一所得稅的法案。這總體提高了個人所得稅的水平,降低了個人實際所得,降低了需求並控製了物價。

(四)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得到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澳大利亞雖然有軍事工業,但是規模小,技術落後,不成體係,澳軍的軍需物資和軍火主要依賴英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英國因敦刻爾克大潰退丟失了大批軍需物資,之後又因為遭受毀滅性的轟炸而使工業生產受到嚴重破壞。由於英國自顧不暇,澳大利亞隻能自己發展軍事工業、軍需工業和民用工業。1940年後,澳大利亞著手發展軍需工業。政府任命澳大利亞鋼鐵工業巨子和著名工業家埃辛頓·劉易斯為軍需總監。在他的領導下,相繼在紐卡斯爾、悉尼、墨爾本以及其他地區建立了許多軍火工廠,生產澳軍和美軍所需的武器、彈藥及其他軍用物資,從而建立起自己的軍火工業體係,使澳大利亞成為西南太平洋地區最大的兵工廠。

在民用工業方麵,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英國的工業品充斥澳大利亞市場,同時澳大利亞重要的工業原料和糧食也均被英國采購,這嚴重阻礙了澳大利亞的工業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德國瘋狂轟炸英國工業區,使英國許多民用工業轉入軍需工業。來自英國的工業品大幅度減少,從而促使澳大利亞本國工業迅速發展。澳大利亞製造業產值從1941—1944年增長了42%,機器製造業在同一時期增長了80%,工廠人數也從1939年的55萬人增加到1944年的75萬人左右。抗日戰爭期間,美國根據租借法案(Lend—Lease Program)向澳大利亞提供了價值3億英鎊的物資和設備,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澳大利亞工業的發展。

二、戰後的經濟恢複(1946—1959)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幾乎全球都在進行戰後重建,澳大利亞的國內需求和國外需求都不斷高漲。戰後澳大利亞農業和工業產品的供給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戰後經濟恢複順利進行。

(一)總體經濟穩定增長

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澳大利亞的經濟恢複工作十分順利,國內外各種需求的複蘇進一步促進了這一期間澳大利亞各產業的生產。

首先,從需求方麵看。國內需求方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澳大利亞國民收入不斷上升,由於戰爭物資緊缺,政府通過財政、貨幣政策控製需求。戰爭結束後,這部分需求被逐步放開,使國內消費市場需求逐步擴大。而且戰後政府為了安置大批退役士兵,還出台了戰勤家

園計劃(War Service Homes Scheme)幫助80萬退役士兵購買房產;同時聯邦住房協議也計劃為窮人建廉租房。猛增的住房擁有量帶動了家具、家電等其他工業製成品的需求。國際需求方麵,戰爭結束後,得益於歐洲國家的戰後重建,世界市場對初級產品的需求不斷上升,而且羊毛等原材料的價格也不斷上升,1947—1948年度,世界羊毛價格是第二次世界

大戰期間的2.5倍。初級產品價格的上升導致澳大利亞的貿易條件不斷改善,同時澳大利亞部分商品的實際出口數量也在擴大(例如20世紀40年代末,小麥和麵粉的出口量比40年代初高1/3),澳大利亞出口收入高速增長。

其次,從供給方麵看,戰後澳大利亞的供給能力迅速提高。農業方麵,為了調控戰爭期間物資供應而建立的小麥管理局在戰後繼續發揮作用。它在國際市場上的行為與國際小麥協議相一致,以固定價格銷售一定數量的小麥,同時在國內市場規定了一個小麥的最低價格以保證農業收入,在世界價格低於規定的最低價格時給予補貼。糖、黃油、乳製品等農牧產品也有類似的補貼計劃。這些計劃促進了澳大利亞的農牧業生產。部分退役士兵進入戰爭期間勞動力不足的農牧業從事生產活動,也為農牧業生產的增長提供了新動力。

工業方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澳大利亞仍舊保持著較高的保護關稅。而且,戰後由於美元儲備嚴重不足,限製了從美國的進口。這兩個因素使美國企業不斷擴大在澳大利亞的投資和生產,帶動了澳大利亞相關製造業的發展。

(二)失業率低且較為穩定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得益於繁榮的國內外市場需求,除了1946年和1947年由於退役人員的急劇上升使失業率上升外,其餘年份的失業率都保持在較低的水平,且較為穩定。男性退役士兵勞動力的增加促使部分女性離開就業崗位,在關鍵行業這一現象更加嚴重。1946—1947年度,女性就業人數達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最低水平。

(三)物價水平一度高漲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澳大利亞一直存在通貨膨脹問題。國內市場上,人民需求的釋放和增長提高了需求從而促使物價上升。國際市場上,原材料價格不斷上升,這在提高了澳大利亞收入的同時也提高了澳大利亞從世界市場進口的工業品的價格。而且不斷上升的世界原材料價格刺激了國內原材料價格的上升,也帶動了國內工業製成品價格的上升。1947—1949年間,澳大利亞的零售物價上漲了10%;1950—1952年間,消費品物價上漲了40%。之後,物價水平開始趨於平穩,20世紀50年代末期,通貨膨脹率被控製在3%左右。

三、戰後經濟繁榮期(1960—1973)

20世紀50年代末,澳大利亞的戰後經濟發展戰略得到了很好的執行。50年代後半期平均經濟增長率達到4%,失業率穩定保持在2%左右,通貨膨脹也控製在3%以下。經曆了1960年和1961年短暫的經濟衰退後,60年代和70年代初,澳大利亞經濟經曆了繁榮期,直至70年代的石油危機為止。

(一)工業得到迅速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澳大利亞政府由於各種原因不斷鼓勵澳大利亞工業的發展,汽車、家用電器、機械、鋼鐵、橡膠、塑料、石油、化工、紙、食物加工、紡織、服裝等行業的產出和就業人數都有了很大的增長,尤其是汽車、機械、家用電器和鋼鐵行業。由於新技術的引進,生產過程采用了更多的資本品,工業的勞動生產率也有所提高,年增長率在3.5%~4.5%之間。

澳大利亞政府不斷鼓勵工業發展的原因為:(1)努力實現工業製成品自給自足。第二次世界大戰顯示了澳大利亞的資本品嚴重依賴於其他國家,一旦發生國際衝突,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澳大利亞的經濟穩定。隻有不斷發展工業才能讓澳大利亞在重要工業製成品上實現自給自足。

(2)解決國際收支失衡問題。澳大利亞的貿易收支雖然經常處於盈餘狀態,但是服務貿易嚴重赤字,而且總的國際收支失衡也是製約澳大利亞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此外澳大利亞貿易收入的大部分來自於農牧業和礦業,而進口的多是工業製成品。因此澳大利亞需要不斷發展製造業實現進口替代並增加工業品出口來解決國際收支失衡

問題。(3)增加地方財政收入。在戰爭期間,地方政府的稅收權限很大一部分被聯邦政府取得。為了增加地方財政收入並且擺脫地方經濟對某些農產品的嚴重依賴,地方政府強烈支持工業的擴張。(4)解決新移民的就業問題。戰爭期間,澳大利亞出生率很低,導致人口問題突出,政府為了解決人口問題不斷吸引移民,由於農業的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所需的勞動力非常有限,因此解決新進移民的就業問題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製造業。

(二)國際貿易與國際投資快速發展

從戰後經濟恢複到20世紀70年代為止,良好的世界經濟環境也是澳大利亞經濟繁榮的一大因素。

1.國際貿易

20世紀60年代,澳大利亞的出口貿易額不斷上升,進入70年代,出口額上升得更加迅速。在出口額上升的同時,澳大利亞的出口產品結構與市場構成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由於羊毛、小麥等澳大利亞傳統出口商品的世界價格不斷下降,農牧業產品在澳大利亞出口中所占的份

額不斷降低。到20世紀70年代初,羊毛的出口收入下降了1/4,而且羊毛出口額占澳大利亞總出口額的比重跌至不足1/5,低於製造業和礦業。小麥的出口情況與羊毛相似,出口價格與收入都在不斷下降。這一時期,農牧業產品中唯有牛肉和糖的出口收入是上漲的,這得益於進口國實際收入的上升所導致的這些消費品世界價格的上漲。

20世紀70年代初,製造業產品的出口額不斷上升並成為澳大利亞最主要的出口商品,占總出口額的26%。汽車、電力設備、機械設備等先進技術產品也開始出口,並且出口數量的增長與紡織品、鋼鐵產品、化學品和其他金屬產品保持同樣的速度。礦產出口數量在這一時期高速上漲,1961—1965年,礦產出口額占貨物出口額的5.5%,1966—1970年達11.4%,20世紀70年代初期,這一比重達到了18%,居出口額第二位。

與之前依賴一個主要市場不同,澳大利亞的出口市場不斷呈現分散化的趨勢。到1970年,澳大利亞75%的製造業產品出口至新西蘭、英國、日本、美國、南非、巴布亞新幾內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西德、中國香港、菲律賓和馬來西亞這12個國家和地區。該時期,日本替代英國成為澳大利亞的主要出口市場。20世紀70年代初,澳大利亞出口的鐵礦石中80%是運往日本的,羊毛有40%由日本企業購買。

2.國際投資

與早期的國家間借貸不同,這一期間澳大利亞吸引的外國投資以跨國公司的私人投資為主,而且很大一部分投資來自美國,而不再是英國。在20世紀50年代,澳大利亞的外國直接投資還處於比較低的水平,60年代澳大利亞獲得的對外直接投資逐年上升,直到1971年達到最高水平,占GDP的20%。

澳大利亞吸引外國直接投資不斷上升的原因有:(1)戰後經濟恢複使澳大利亞經濟也得到恢複,人民的收入和需求不斷上升,使澳大利亞成為一個有潛力的市場。

(2)20世紀60年代,澳大利亞的關稅水平還處於比較高的水平,而且澳大利亞對英國商品給以優惠關稅,使得美國出口的商品在澳大利亞市場的競爭力更低,從而促進了外國直接投資。(3)1960年,澳大利亞實現了澳元與美元的自由兌換,使外資的流入與收益的匯出更加自由,這也提高了投資者對澳大利亞市場的信心,認為對澳大利亞的投資是安全的。

20世紀60年代,澳大利亞外國直接投資的快速增加還表現在外資的製造業所有權不斷提高上。1962年外資占製造業的比重為25%,1966年這一比值達到29%,1972年更是達到34%。在有些具體行業外資占有權甚至更高,如煙草行業60%、化工行業60%以上、石油提煉行業91%、汽車行業75%。澳大利亞這一時期礦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也依賴於外國直接投資,澳大利亞整個礦業的外資占有率在1966年已達45%,1972年更是達到52%。

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之前,澳大利亞都是鼓勵外國直接投資的。直到澳大利亞意識到本國經濟嚴重依賴外資,出現了外資所有權危機。1972年11月澳大利亞出台了外國公司法案(ForeignCompanies Act),開始限製各個部門的外國直接投資,外資流入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