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澳大利亞的對外貿易發展概述

澳大利亞是世界主要的貿易國之一。澳大利亞幅員廣袤,自然資源豐富,人口卻相對較少。因此,需要借助對外貿易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拉動本國經濟發展。20世紀70年代,澳大利亞實施了一係列自由貿易改革政策,對其對外貿易,水平、商品構成及貿易夥伴國的變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此外,澳大利亞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加入國際性或區域性經濟組織,在國內設立不同類別的貿易協助機構,以服務對外貿易的發展。

對外貿易是促使澳大利亞經濟不斷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現在的澳大利亞是一個經濟開放度較大的國家,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點。縱觀澳大利亞經濟和對外貿易的發展,可以看到澳大利亞對外貿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特別是20世紀中後期,由於國內經濟條件的變化和世界經濟形勢及格局的變遷,發生了許多明顯的調整和變化。

一、澳大利亞:一個貿易國家

位於大洋洲的澳大利亞,人口相對較少,內需有限,早期移民有許多物質上的需要依靠英國本土供給。但隨著國內經濟實力的發展壯大,澳大利亞逐步成長為一個後起的工業化國家。經過20世紀50年代初的“羊毛景氣”、60年代相對穩定的長期發展、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礦業景氣”後,澳大利亞一躍成為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之一。而在澳大利亞經濟發展過程中,對外貿易起到了重要的“牽動”作用。總體來看,現在的澳大利亞是一個經濟開放度較大的國家,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截止到21世紀初期,按進出口額計算,澳大利亞在世界上約居第二十位上下,屬於一個中等水平的貿易國。貿易占GDP的比重由1988—1989年度的32.5%增加到2008—2009年度的47.1%。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澳大利亞經濟發展主要借助於本國的農產品和初級產品,農業經濟的發展及加強,特別是羊毛工業為澳大利亞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並由此產生了一個"騎在羊背上前進的澳大利亞",可見澳大利亞經濟對羊毛商品出口的依賴程度。

戰爭的需要和戰後的移民計劃促使澳大利亞經濟朝著多樣化的方向發展,戰後製造業部門的增長尤為迅速,第三產業也取得了重大進展,用於出口的采礦和能源項目的投資相當多。進入20世紀70年代,澳大利亞的國際貿易發生了很大的轉變。由於利用了占有絕對優勢的農業及自然礦產資源,大量出口羊毛、牛肉、活綿羊、山羊和礦砂、氧化鋁、煤炭等,澳大利亞獲得了大量外匯並用於購買國外先進機械、基建設備等,有助於澳大利亞擴大投資規模和保持國際收支平衡及匯率穩定。隨著澳大利亞經濟的不斷發展,對農業生產的依賴程度減少,但澳大利亞依然是農產品的重要生產國和出口國。自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隨著全球經濟的迅速發展,以及產品價格上漲,資源產品(主要是煤炭、鐵礦石及精礦等)名義出口額一直占主導地位,澳大利亞工業品出口的增長超過其他大部分商品。進口也迅速增長,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的20年中,資本及中間產品進口如設備、燃料和商業服務(主要用於澳大利亞生產投入)對澳大利亞進口能力的貢獻率達60%~70%。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和鑽石出口國,主要的鈾、輕原油和液化天然氣出口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小麥、大麥、糖等商品的供應地,其中一半以上銷往亞洲地區。澳大利亞的進口主要包括機械和交通設備,自1994年以來,這些商品一直占澳進口總值的46%左右。以外,還包括原油、精煉油、汽車及零部件、計算機、飛機、通信設備、非貨幣黃金、電子器械等用於加工再生產而不是消費的產品,其耗費最多的進口物資主要用於保持和發展澳大利亞先進的信息業和運輸業。

從曆史上看,澳大利亞最早最大的貿易夥伴國是英國,也包括其他歐洲國家。這一曆史性的貿易關係,不僅體現了英國對澳大利亞的殖民化統治,澳大利亞與其“母國”的文化聯係也促成了這一傳統性的交易模式,反映了英國為滿足實現工業製成品出口而對外尋求市場和原材料產地的需求。

隨著亞洲經濟(尤其是東亞經濟)的高速發展,澳大利亞對歐美的貿易開始逐漸收縮,並逐步重視擴大與亞洲各國的經貿關係。就目前來看,澳大利亞對東亞的出口占澳出口總額的一半以上。出口品主要是原材料,近年來製成品出口也日益增多,銷往亞洲各國的製成品已占澳出口的1/4以上。與此同時,澳大利亞的進口現狀也反映出同亞洲的貿易聯係日益加強。目前,東亞約占澳大利亞進口總額的40%,增長最快的東亞進口品有:土木工程設備、船隻、自動數據處理設備、精煉石化產品和機動車等。另外,澳大利亞同北亞、南亞的貿易聯係也有較快的發展。

澳大利亞貿易委員會(Australian Trade Commission,Austrade)對澳大利亞貿易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為出口商提供包括收集商品信息、製定鼓勵措施、製定產品發展戰略和提出銷售建議等方麵的服務。同時,澳大利亞還通過多邊、雙邊和區域性經貿政策促進貿易的發展。一方麵,通過世貿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及其他多邊貿易機構不斷取得積極的貿易成果,另一方麵,澳大利亞在推動構建亞洲、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的區域性活動中,也起著積極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亞還特別關心是否能夠更自由公平地進行農產品貿易,堅決反對某些國家對於貿易尤其是農產品貿易的限製行為,尤其不滿歐盟(European Union,UN)限製農產品進口的措施;澳大利亞發起建立了公平交易農產品出口國凱恩斯集團(CairnsGroup),該組織由澳大利亞、加拿大、阿根廷、巴西、智利、新西蘭、哥倫比亞、斐濟、匈牙利,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及烏拉圭等14國組成,其宗旨主要在於有效且統一反對GATT烏拉圭回合中的有關農產品壁壘。

二、澳大利亞對外貿易發展的特點

20世紀70年代開始,澳大利亞政府實施了一係列自由貿易政策改革。此後,澳大利亞經濟和對外貿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一)對外貿易發展迅速,外貿增長率高於其經濟增長率

20世紀60年代以來,無論從貨物還是服務來看,澳大利亞對外貿易經濟增長迅速。1960—1970年,澳大利亞進出口平均增長率分別為7.75%和7.76%,1970—1980年度分別為3.8%和1.8%,1980年~1991年度為4.6%和5%,外貿增長率高於澳大利亞同期經濟增長率,也高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半個世紀的澳大利亞外貿增長率和同期世界貿易發展速度。究其原因多是由於戰後第三次技術革命和貿易自由化等引起的世界市場容量擴張速度高於世界生產增長速度的共有現象。澳大利亞2006—2007年度貿易總額達4436億美元,約占全球貿易總額的1%。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WB)有關數據統計,1965—1973年度和1973—1983年度,澳大利亞國內生產總值的年平均增長率分別為5.6%和2.4%,而同期19個市場經濟工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年平均增長率分別為4.7%和2.4%。總的來看,澳大利亞經濟增長率略高於同期世界市場經濟工業國經濟的平均增長率。同時,據澳大利亞統計局(Australia Bureauof Stmistics,ABS)數據顯示,2008—2009年度澳大利亞進出口額分別為2847億美元和2790億美元,分別比70年代初的進出口額高出約41倍和68倍;2008—2009年度總貿易額約為5637億美元,而1988—1989年度僅為1181億美元,在過去的20年中翻了4倍多;2008—2009年度貿易占GDP比重上升至47.1%,該時期的貿易條件指數也自2004—2005年度對國民收入采取刺激政策之後又上升了56.2個百分點。

(二)20世紀80年代開始,貿易差額由長期順差轉為逆差

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後,由於世界性經濟危機和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加劇,在澳大利亞貿易條件惡化的情況下,澳大利亞對外貿易出現多年逆差,使得國際收支賬戶失衡,給經濟發展造成一定困難。

(三)進出口商品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

20世紀之前,澳大利亞經濟貿易主要集中在農業和礦業。進入20世紀以來,特別是50年代以後,澳大利亞製造業有了很大的進步,尤其是礦業吸引了大量外國資本的流入。從60年代開始,農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地位明顯下降,1963—1964年度占GDP的比重為13%,而2005—2006年度不足4%。由於重要的鐵礦、煤礦、石油和天然氣等礦藏的開采和發現,同期礦產業的比重由2%上升到5%左右,第三產業發展更為迅速,同期由58%上升至72%。

1.出口商品結構變化

首先,澳大利亞初級產品出口近年來呈下降趨勢,但在出口總額中的比重仍較為重要。澳大利亞產業結構與其他工業發達國家的主要差異之一表現為第一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從曆史發展來看,農、林、漁等農產品一直在澳出口商品結構中居主要地位。1950—1951年度農產品出口在出口總額中比重達92%,占絕對優勢,而資源類礦物產品等原材料和工業製成品的比重分別僅為4%和3%;後經過20世紀50年代礦業和製造業投資的擴大,礦產品及工業製成品的生產和出口有了明顯增長,1965年占出口總額的比重分別上升至13%和15%。

隨著澳經濟結構調整和國際市場初級產品供需的變化,農產品在澳出口中比重下降,1985—1986年度資源類產品出口在出口總額中的比重上升至40%,首次超過農漁林產品的出口份額38%,成為最重要的出口部門之一。而2008—2009年度,資源類產品和工業製成品的出口比重分

別為44.8%和15.4%,其中製成品比重近年來相對有所下降,但仍是增長最快的出口部門之一。近年來對製成品行業的貿易保護也多呈下降趨勢,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約20年中,有效保護率已從1988—1989年度的18%下降到2008—2009年度的不足5%。但總體來看,如今澳大利亞出口商品中約有70%仍為初級產品,並未從根本上改變初級產品在澳出口中的主導地位。這與當前市場經濟工業國的製成品出口約占該國出口總額75%的平均比重形成鮮明的對比。

其次,初級產品發展不平衡,其內部結構存在較大變化。主要表現為農產品在初級產品出口中比重大幅度下降,礦產品在初級產品中的地位上升。1950—1951年度,澳大利亞農產品出口在其初級產品出口中的比重曾一度達到93.47%,而到1970—1971年度,這一比重下降到61%,1995~1996年度進一步下降到35%,截至2008—2009年度,僅為14.7%。相反,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澳大利亞努力開發礦產品市場,加上70年代國際市場石油價格兩次猛漲,澳大利亞礦產品出口得到了很大發展。50年代初,澳大利亞礦產品出口在其初級產品出口總額中的比重約為8.4%,1970—1971年度該比例增長至38.88%,截至2008—2009年度,該比重進一步上升到64%。煤炭、鐵礦石、精礦以及黃金一直以來就是澳大利亞的主要出口產品。

再其次,製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呈上升趨勢。1950—1951年度,澳大利亞工業製成品在出口總額中的比重僅為3%,到20世紀80年代初,這一比重上升到11%,截至2008—2009年度,該比重達15,4%,其中,精密加工品約占澳大利亞製成品出口的65%左右。

最後,服務業在出口總額中的地位也穩步上升。1950年—1951年度,澳大利亞服務出口的比重約為5%,20世紀80年代初該比重上升為16%。1988年—1989年度到2008~2009年度的20年中,服務業出口增長迅速,出口額年均增長率約為7.8%,出口量年均增長率也達到了5.6%。截至2008—2009財年,澳大利亞服務品出口進一步擴大,比重達到18.7%。盡管如此,由於資源產品尤其是煤炭、鐵礦石及精礦價格上升,2009年,服務業占總出口的比重同比有少許下降。服務業出口在這10年中一直呈現穩定的上升趨勢。1998—2008年,服務出口的增長主要是因為該時期旅遊業發展導致的個人旅遊量(Private Travel,不包含教育)增加。1998年以前的10年中,隨著外國學生到澳就學人數激增,與教育相關的旅遊業在服務業中占主導地位。到目前為止,教育已成為澳大利亞最大的服務出口項目。2008年約有543898名外國學生前往澳大利亞注冊入學,美國、日本和中國是最主要的學生來源國。

2.進口商品結構變化

與出口商品結構相比,澳大利亞進口商品結構相對穩定,並沒有明顯的變動。

首先,製成品在澳大利亞進口中一直處於主導地位,近年來仍有進一步增強的趨勢。1950—1951年度,製成品進口占澳大利亞進口總額的比重為62%,1965年上升至78%,2007-2008年度是75%,2008—2009年度製成品占貨物進口總額的比重達72%,盡管相比上年略有下降,但仍比19個市場經濟工業國家2009年製成品進口占進口總額的平均比重要高許多。

其次,初級產品的進口相對減少,呈下降趨勢。澳大利亞1965年和2009年初級產品進口占總進口的比重分別僅為23%和19.8%,遠低於市場經濟工業國同期初級產品進口的平均比重。

最後,服務進口有了很大發展。20世紀90年代初期,澳大利亞服務進口占進口總額的比重約為25%,遠高於1950—1951年度的16%,但近兩年來該比重有所下降,2008—2009年度約為20%。

3.進出口商品結構存在巨大反差

與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進出口商品結構相比,尤其是與其他市場經濟發達工業國相比,澳大利亞進出口結構有其自身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第一,澳大利亞出口對初級產品的依賴程度遠高於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平均水平,對初級產品進口則明顯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第二,澳大利亞對製成品的進口需求程度遠遠高於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平均水平,出口則大大低於世界平均水平。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澳大利亞的產業構成和工業發展情況。

從上述對進口結構與出口結構的分析可以看出,澳大利亞出口貿易一直以初級產品為主,20世紀50年代,初級產品在澳大利亞出口總額中的比重達90%以上。製成品出口的地位雖在21世紀初有所上升,但對比來看仍居次要地位。

澳大利亞進口貿易一直以製成品為主,進口結構與出口結構形成鮮明對比。20世紀50—90年代,製成品進口在澳進口中的比重一直徘徊在60%~70%之間,而對初級產品的進口則相對有限。

4.進口來源地和出口市場均發生很大變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澳大利亞對外經濟關係及其發展的重要轉變之一是澳大利亞的主要對外貿易地區由歐洲市場轉為亞太地區。

20世紀50年代以前,澳大利亞的貿易夥伴國主要是歐洲國家,尤其是英國,是澳大利亞最主要的出口市場和進口來源地,北美和日本等國家和地區處於次要地位。由於曆史的原因,澳大利亞長時期受到英國的殖民開發、管理和控製,進而順理成章地成為英帝國的廉價原材料供應地和產品銷售市場,之後又成為其投資市場。這種狀況一直維持到20世紀初都沒有改變。隨後由於世界主要資本主義經濟政治力量發展的不平衡,20世紀30年代初,英帝國勢力受到美國的強有力挑戰,澳大利亞政府於1936年正式決定采取貿易轉向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實力進一步削弱,同時英聯邦對澳大利亞實施的特惠製的作用也隨之大打折扣。1951年,澳大利亞、美國和新西蘭三國簽訂共同防禦協定——《澳新美同盟條約》(ANZUS Treaty,1951),加強了美國在澳大利亞的政治影響。此後,隨著澳大利亞與英國政治經濟關係的疏離,澳大利亞政府逐漸認識到與亞洲太平洋獨立國家建立聯係的重要性,並采取一係列麵向亞洲太平洋地區的策略,包括外交、貿易協定的簽署及限製條件的取消等。

1951—1952年度,澳大利亞對歐洲國家的進出口在其進出口總額中的比重分別為60%和63%,其中僅對英國一國的比重就占到了45%和36%,而同期對北美和日本的進出口分別隻有7%和18%。但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北美在澳大利亞對外貿易中的地位飛速上升,日本的地位也迅速提高,尤其是60年代後半期。1958年,澳日兩國的貿易額僅為1.27億美元,到1966—1967年度,日本占澳大利亞出口比重為19.4%,一躍成為澳大利亞出口的首位。截至1972—1973年度,澳大利亞出口中,日本、美國分別以31.1%和12.2%的比重居第一、第二位,英國位列第三,僅占9.7%。

進入20世紀80年代之後,澳、英兩國貿易進一步削減,1987年,澳大利亞從英國進口占其總進口的比重一直徘徊在6.5%~7.5%之間,2009年僅為4.3%,落後於中國、美國、日本等國,排名第七位;而澳大利亞對英國出口占出口總額的比例也僅為5.3%,落後於中國、日本、印度等國,排名第六位。日本作為澳大利亞戰後新崛起的貿易夥伴國家,澳日兩國貿易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經曆20世紀70年代滯脹、80年代低速增長,貿易發展速度減緩的形勢下仍然保持異常高速的發展。日本至今仍是澳大利亞對外貿易中極其重要的出口市場及進口來源地,這是澳大利亞與其他任何國家的貿易都無法比擬的。根據澳大利亞統計局數據,截至2009年,日本仍然是澳大利亞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國,而中國第一,美國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