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給孩子戰勝怯懦的方法

小卓的膽小特別小,上課不敢舉手發言,家裏來了客人,也不敢主動與陌生人談話、打招呼,更別提在生人麵前表現自己了。每天放學回來總是一個人玩,不敢與周圍的小朋友交往。

以上是孩子性格怯懦的表現。孩子的這種怯懦性格如果不加以矯正,對將來的發展十分不利。即使滿腹經綸,將來也可能因心理素質太差而難以有很大的出息。可以說,怯懦是製約孩子發展的巨大絆腳石。那麽,家長應怎樣教孩子戰勝怯懦呢?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要想讓孩子從內心戰勝怯懦,家長應教給孩子具體的方法。以下的這些方法家長可以參考:

(1)讓孩子徑直地迎向讓自己害怕的人或者物,同時輔之以積極的自我暗示、自我激勵。如“區區小事不值得害怕”,“別人能做到我也能做到”,從而為自己打氣,壯膽。在困難與阻力麵前要有一股敢鬥的勇氣和氣勢,從而戰勝自己的畏懼怯懦,迎著困難與壓力邁出關鍵的第一步,義無反顧地大膽往前走。

(2)引導孩子訓練自己盯住對方的鼻梁,讓人感到你在正視他的眼睛。

(3)開口時聲音洪亮,結束時也會強有力;相反,開始對軟弱,那麽閉嘴時也就軟弱。

(4)學會適時地保持沉默,以迫使對方講話。

(5)會見一位陌生人之前,先列一個話題單子。

(6)讓孩子多接觸比自己年紀大、比自己強的人。這樣、不僅會學到知識,同時還可以觀察、比較強者和弱者的優缺點,從而增強信心。

(7)如果自己都不知為什麽“難為情”,心中的忐忑不安來得莫明其妙,說明孩子的性格內向,社交經驗不豐富,為此,家長應該讓孩子有意識地多參加一些社交活動,多與人接觸;教孩子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盡量展示自己的優點,克服自己的缺點,這樣能幫助孩子變得自信。

(8)如果孩子因不愉快的交往經驗而將自己封閉起來,那就應該端正對社交的認識。一般來說在正常的社交中是不會出現嘲笑、冷落、暴力、爾虞我詐等極端現象的。所以,家長應該告訴孩子,不必“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而應該學會在新的,正常的交往中醫治過往的內心創傷。

(9)告訴孩子,不要將對方估計過高,將自己估計太低,即使對方名譽、地位較高,也不應妨礙自己與他大大方方地接觸。

(10)讓孩子大膽走出個人的小天地,模仿和學習泰然自若、活躍開朗的人的言談舉止,使自己養成鎮定、從容、落落大方的習慣。隻要能這樣做,在今後的各種社交場合裏,孩子才不會臉紅心跳、瞠目結舌、詞不達意了。

(11)讓孩子重新樹立信心。信心的力量就好像身體裏的腎上腺素,可以在危機中發揮出令人驚異的潛力來。恐懼之所以能打敗我們,使我們不敢前進,自覺虛弱渺小,那是因為我們的心智受到了恐懼的左右。一旦危機出現,信心就會使我們冒出一種以前一直隱藏著沒有發揮出的超級力量,使我們發揮出前所未有的潛力來。

(12)教孩子正視自己畏懼的事物,認清它的真麵目,並且堅定地抗拒它。采取堅強的行動,站直了麵對恐懼,下定決心,永遠不讓恐懼左右自己,即使平常的生活中,也不要受恐懼的罪惡感來支配。

(13)鼓勵孩子在感到畏懼的時候,隻有用勇往直前的行動,去攻擊恐懼。攻擊的力量愈大,畏懼消失得愈快。

(14)讓孩子時刻保持保持內心的平靜。心中不要有任何妄念和衝突,用正常自然的態度來處理問題。事先做一些準備和采取預防措施,相信自己,也相信別人,然後毫無畏懼地做自己該做的事。

(15)教孩子不要把憂慮和懼怕隱藏在心中。許多人有憂慮與不安時,總是深藏於心間,不肯坦白說出來,其實,這種辦法是很愚蠢的。內心有憂慮煩悶,應該盡量坦白講出來,這不但可以給自己理出一條出路,而且也有助於恢複頭腦的理智,把不必要的憂慮除去,同時找出消除憂慮,抵抗恐懼的方法。

(16)激勵孩子不要怕困難。人遇到困難,往往是成功的先兆,隻有不怕困難的人,才可以戰勝憂慮和恐懼。

(17)引導孩子把自己力所不及之事暫時擱置。因為每個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並且每個人的長處不同,不要相提並論,對於自己力所不及之事,何必去浪費精力呢?時時想去做暫時辦不到的事,就會憂慮不安,因此不妨先暫時地罷手,把它拋在一邊。

(18)告訴孩子,不要在別人麵前訴苦。當然心中有什麽苦悶,是可以向要好的親朋訴說的,可是過多地在別人麵前訴苦,博取同情,會覺得自己更加不幸。

總之,隻要掌握了以上的方法,孩子就能逐漸戰勝內心的怯懦,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