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寵愛”惹的禍

蛋蛋從小就喜歡黏著媽媽,無論是大小便,還是吃飯散步、穿衣洗澡都離不開媽媽。媽媽雖然累一點,但看到孩子這樣親近自己,感覺非常幸福。

後來,孩子漸漸大了,其他的孩子都能自己穿衣了,而他卻不能。有一次吃雞蛋,其他小朋友都吃得好好的,他竟然不知道如何下手,因為平時吃雞蛋,都是媽媽剝好蛋殼送到他嘴邊的。最後,幼兒園老師沒有辦法,隻好動手幫蛋蛋把雞蛋剝好了,送到他手裏。

幼兒園的老師向蛋蛋的媽媽反應這一情況,蛋蛋的媽媽很無奈,也很苦惱。

孩子年幼的時候因為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睡都需要成人的照料,對成人依賴是正常現象。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身心發育的日趨完善,如果孩子依然生活不能自理,什麽事情都靠家長,事態就不容樂觀了。如果說,蛋蛋因為年紀尚幼,他這種對媽媽的依賴屬於正常範圍之內的話,那麽,5年級的黃偉傑對媽媽的依賴就有些讓人擔憂了:

黃偉傑是小學5年級的學生,平常大小事情都是爸爸媽媽“包幹到底”,時間久了,黃偉傑對爸爸媽媽越發依賴。一個五年級的學生,放學後從來沒有獨自回家一次,更不用提獨自出門了。

有一天,媽媽跟往常一樣到學校接偉傑回家。經過一個十字路口的時候,媽媽頓住了腳步,可黃偉傑的眼睛也不往左右掃一下,隻管拉著媽媽的手往前走,差點兒撞上了飛馳而過的汽車,幸虧媽媽眼痰手快,一把拖住了他。氣急敗壞的媽媽厲聲質問他過馬路怎麽不注意左右看看再過。黃偉傑理直氣壯地說:“有你在,我還要看什麽!”一句話說得媽媽目瞪口呆。

其實,孩子從依賴別人到獨立,是成長必經的過程。依賴父母,是孩子安全感的基礎。但如果孩子對大人的信賴,演變成利用大人來做他自己該做的事,或者是用來避開接受失敗挫折的挑戰,那麽這種依賴就是負麵的,不健康的。生活中,類似於黃偉傑這樣的孩子並不在少數。有一些孩子,甚至上了大學,生活還不能自理。是這些孩子天生就懶惰、自理能力天生就比別人差,還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呢?

教育研究證明,一般情況下,除了智力低下的孩子外,正常孩子的依賴、懶惰心理的產生與其生活環境,也就是說與父母的教育以及家庭的環境有關。生活中,許多父母寧願自己吃苦,也決不讓孩子受累,他們把孩子應該幹或者能幹的活統統包攬到自己身上,即使孩子自己要幹,他們也覺著孩子笨手笨腳,幹不好反而添亂,還不如自己幫他幹了省事。

其實,別說是小孩子,大人也是這樣。當有人可以依賴的時候,總是懶得自己動手、動腦,變得越來越懶散。而一旦失去了可以依賴的對象,平時看似不行的事情,通過努力往往也能辦成。依賴使人懶惰,家長的寵愛與包辦隻會讓孩子從小養成了依賴心理,事事依靠大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勞動觀念。其結果是損害孩子獨立性的發展,讓孩子養成了懶惰和依賴等不良的生活習性。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

小壁虎被釘子紮住了尾巴,困在牆縫中長達十年。十多年來,壁虎媽媽一直捕捉蟲子來喂養自己的孩子。其實小壁虎在被紮住尾巴時,可以自然掙掉尾巴逃生,不久還會長出一條新尾巴來。但是,由於壁虎媽媽那無微不至的“愛”,不舍得孩子受斷尾的苦痛,最終使孩子忍受了數年的黑暗。

生活是孩子成長的搖籃,苦難是對孩子的磨煉,孩子本應該在生活的磨礪中成長,可家長過度的“愛護”,往往會讓孩子失去成長的機會。在家長的過度保護下,孩子“不良習慣的尾巴”,總是無法掙脫開,總是退化不下去。時間一久,孩子的“尾巴”漸漸地就阻礙了孩子的正常發展,甚至還會坑了孩子。我國古代就有這樣一則民間故事:

很早以前,有一對夫婦晚年得子,歡喜得不得了,把兒子視為掌上明珠,百般溺愛,生怕孩子有一點閃失。兒子在這種溺愛中長大成人後,連最起碼的生活都不能自理。

一天,夫婦倆要出遠門,需要半個月才能回來,他們怕把兒子餓著,就烙了一張大餅,套在兒子的脖子上,告訴兒子餓了就吃這張大餅。

半個月後,他們回到家時,發現自己的兒子還是餓死了。原因是這個依賴性過強的孩子隻知道吃前麵的餅,而不知道把後麵的餅轉過來吃。所以活活餓死了。

這則類似笑話的故事貌似有些誇張、荒誕、失實,可是認真探究故事的深意,我們不難理解編故事者的用心,他想通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家長:家長包辦過多,將會導致孩子缺失應有獨立性,使他們的生存能力越來越弱化。因為習慣了依賴別人,孩子會從心理到生理上變得越來越懶惰,最終就成為一個無用的“廢人”。

生活中,那些過分依賴大人的孩子通常會表現出許多不成熟的跡象:膽小怕事,遇事退縮、沒有主見,總是要別人幫助,屈從他人,逆來順受,無反抗精神,進取心差,意誌薄弱,害怕困難,在遇到問題的時候驚慌失措,經受不住挫折和失敗,人際交往能力差,孤僻、自我封閉。

過分依賴的孩子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也不愛獨立思考,隻等著大人講解,要麽就幹脆等同學做完後抄人家的。

過分依賴父母給孩子形成的特有生活環境,使孩子缺乏社會安全感,總是跟別人保持距離。他們一方麵需要別人提供意見,經常受外界的暗示或指使,好像自己沒有判斷能力;另一方麵潛藏著脆弱,沒有發展與機智應變的能力,更不會有創造性。

一個明智的家長應該像海明威的父親一樣:

美國作家海明威很小時,父親就經常帶著他外出,以鍛煉他的個人能力。在海明威4歲那年,父親就將一根漁竿甩給了海明威,並鼓勵他說:“自己去幹吧,你肯定行!”海明威在父親的鼓勵與指點下,開始了獨立活動,而且很快迷上了釣魚、打獵和探險。接著,他又速上了讀書。

中國父母望子成龍的想法非常強烈,但是,往往缺少海明威父親那種敢於讓孩子獨立生存的勇氣與眼光。有的家長認為孩子還小,“愛”他是為人父母的責任,所以嗬護有餘不舍得放手。這導致一些孩子依賴性過強,心理上的懶惰與生理上的懶惰也越來越明顯,離開了家長似乎什麽事情也不會做。

因此,作為家長,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真正成長起來,在今後的人生中有所作為,不妨從現在開始讓孩子丟掉手中依賴的“拐棍”,學會自己獨立行走。一個缺乏獨立行走能力的孩子,永遠都是思想上的“瘸子”,能力上的“踱子”,是不可能有成功的機會的。唯有獨立、勤奮的人,才能獲得成功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