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私的性格是怎麽養成的

一個家長苦惱的傾訴:

我們家的寶貝女兒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尤其在金錢和財物上特別小氣。有一次,我們帶她到鄉下姥姥家玩兒,發現女兒非常自私,她的玩具等東西,一律不準別的小朋友玩兒,哪怕摸一摸也不行。平時我和她爸也沒少教她要大方點,這可怎麽辦呢?

與這位家長有相同煩惱的家長很多,小周夫婦也屬於其中的一對。小周夫婦抱怨:

因為夫婦倆30多歲才有了東東,所以,夫婦倆對小東東嗬護備至,即便自己的生活不富裕,但總盡力滿足東東的需求。可是,他們發現,小東東竟然一點都不懂得體貼人,放學回家,如果發現家裏的飯還沒做,就大吵大鬧,責備媽媽做飯不及時:家裏有好吃的東西,他也從采不會問爸爸媽媽吃過了沒有,總是一個人獨自享受。

有一次,小周夫婦帶東東一起出外吃火鍋。火鍋餃子一上來,東東“啪”的一聲把餃子全倒到自己的鍋裏。當時,鄰桌的一對年輕夫婦目瞪口呆地看著這一幕,臉上盡是不可思議的神色,小周夫婦別提心裏有多難受了。為此,他們請教了教育專家,問這孩子到底是怎麽了?

小女孩與東東的問題,是許多獨生子女中間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麵的。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麵:

1.孩子衡量外界的標準發生偏差

孩子心理發展未達到成熟階段時,往往單純地認定“我即世界”,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雖然隨著時間和經驗的累積,逐漸變為接納他人和減少利己的行為,但易固執己見,不能接受公正、正確的意見。於是,孩子衡量外界的標準便是“是否有利於自我本身”。

2.家長過分寵愛孩子

現在大部分的家庭隻有一個孩子,家長對孩子關心過度、萬般寵愛、處處遷就,使孩子不自覺地加重了自我意識,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定勢,導致孩子形成一種隻顧自己、不考慮他人的錯誤思想和行為。於是產生過分的占有欲望以及自大、獨尊的心態,處處都要別人遷就,常常會提出一些無理要求。

3.家長的教育方式不當

一些家長對待孩子的方式反複無常、表裏不一,當孩子犯錯時,甚至令加以嘲諷、鄙視,使孩子產生畏懼心理,因此變得自我封閉,盡量不與他人接觸,躲到自己的小天地裏,結果必然導致孩子自私。

4.家長的忽視

家長很少花時間鼓勵孩子關心自身以外的人和事,雖然偶爾也會因為孩子不肯為自己倒杯水之類的事情責備孩子一兩句,但家長發現了這一現象,卻沒意識到這是個問題,因此,去糾正孩子這種問題的行為更無從談起。

5.周圍的不良影響

孩子自私心理的產生,與其周圍人們的不良影響也有很大關係。例如,有的父母或家庭成員自私自利,貪圖小便宜,或與人共事斤斤計較,過於“小氣”;有的父母或家庭成員常常叮囑孩子自己的東西不給別人吃,玩具不許別人玩等;還有的父母對孩子的自私行為不以為然,反以為樂事,認為孩子“從小護東西,長大不吃虧”。這些都會助長孩子的自私心理。

6.物質生活的優越助長了孩子的自私行為

社會愈進步,物質生活愈豐富,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成人在不斷滿足孩子需要中,助長了孩子的霸道、自私。例如,當孩子看到別人有好玩的,好吃的,而自己得不到分享時,成人會說:“別哭,咱們也買!”從而,滋長了孩子對物質的索取,幼兒不斷滋生的欲望是自私的根由,欲望無止境,自私便隨之而生。

當然,任何時候都不要把孩子的自私自利的小毛病作為一種很不得了的錯誤,孩子的這種行為與心態是可以糾正的。隻要家長循序漸進,因勢利導,就能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懂得關心他人的人。